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及其对种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06-2011年每年4、7、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在该研究区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性253只,雄性249只,其平均雌雄性比为1.02±0.22、平均怀孕率为(37.63±14.70)%、平均胎仔数为(5.64±1.5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3.07±34.29)%、平均繁殖指数为0.77±0.17。小毛足鼠捕获数量与平均雌雄性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与平均睾丸下降率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5)。【结论】在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参数中,雌雄性比和雄性睾丸下降率对其种群调节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省印鼠客蚤的地域分布,并研究其是否与鼠疫分布一致。[方法]在云南省的22个县(市)进行现场抽样调查,采集小兽体表的印鼠客蚤并现场鉴定所获宿主,分析印鼠客蚤的地域分布、蚤指数、染蚤率。[结果]所捕获的60种小兽中,黄胸鼠的总染蚤率最高(13.04%),体表所采集的印鼠客蚤(1268)最多;褐家鼠有最高的蚤指数(0.83)。4个动物地理小区中,滇东高原小区的蚤指数(0.9)和染蚤率(21.73%)最高。[结论]印鼠客蚤主要分布在滇东高原小区,蚤指数、染蚤率和鼠疫发病率三者在云南省分布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曲江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寄生蚤的种类及病原学调查,确定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方法:采用逐日捕鼠法及密度调查方法。研究其种群结构及所携带的体表寄生蚤种类。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15991-1995)执行。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10种共1118只.其中野外生境捕获2目6种,以板齿鼠、青毛鼠为常见种;室内生境捕获2目4种共1049只,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共捡获蚤类3种,家鼠体蚤染蚤率85%,以印鼠客蚤为主,其中印鼠客蚤指数为3.90。鼠疫痛原学.血清学调壹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广东省曲江地区野外生境鼠形动物种群丰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室内生境啮齿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较高。由于构成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主要宿主、媒介及地理景观等条件在当地存在,虽然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阴性,但不排除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存在可能。为此必须制定长期的鼠类种群监测和灭鼠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状况,以及为相关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于2013年7—8月选取贵州省都匀、龙里、贵阳、安顺、织金5个县(市)进行了大绒鼠体表寄生虫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5个县(市)共捕获到大绒鼠185只,其中175只感染体表寄生虫,感染率高达94.6%;采集到体表寄生虫62种,包括17种恙螨、33种革螨、3种吸虱和9种蚤。密点纤恙螨为优势恙螨种,占恙螨总数的38.3%;金氏厉螨为优势革螨种,占革螨总数的93.3%;缺齿甲胁虱为优势吸虱种,占吸虱总数的96.3%;宽突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占蚤总数的35.0%。恙螨、吸虱、蚤的数量和物种数雌雄大绒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雄性大绒鼠体表的革螨感染率(97.96%)、种类数(30种)和个体数量(2 339只)均显著高于雌性大绒鼠。恙螨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与大绒鼠体重呈轻度负相关;革螨、吸虱、蚤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与大绒鼠体重、体长间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荒漠区在不同干扰下植物因子与啮齿动物优势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研究西北某干旱地区轮牧与过牧干扰下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的生物量和植物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及回归分析。[结果]优势物种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和小毛足鼠均与灌木植物有较高的关联度,植物因子对该地区优势鼠种生物量的作用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相互适应、长期共存的格局。[结论]揭示了植物生物量与啮齿动物生物量的变化关系,为研究该荒漠区啮齿动物优势物种群落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荒漠植被类型和条件与啮齿动物的关系,是多年来干旱区动植物关系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为较为全面的了解荒漠啮齿类数量与栖息环境间的关联度,明确荒漠啮齿动物与其栖息环境中植物因子的关系,2005~ 2007年,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过牧干扰下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的密度和植物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全年分析发现,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和三趾跳鼠(Dipu s sagitta)均为优势种,平均捕获量比例分别为(38.82±4.34)%和(38.44±4.27)%;同时小毛足鼠密度与沙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密度显著正相关,三趾跳鼠密度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密度显著负相关.在春、夏和秋不同季节,小毛足鼠密度分别与沙木蓼密度、霸王(Zygophyllum pterocarpum)密度和红砂(Reaumures soongorica)密度均显著正相关;三趾跳鼠密度在春季与白刺高度正相关,在夏季与藏锦鸡儿(Caragana spinifera)高度显著负相关,在秋季与藏锦鸡儿密度显著正相关.植物因子对阿拉善荒漠区过牧干扰下优势鼠种密度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同时优势鼠种对微生境中植物的利用也显著不同,从而形成相互适应、长期共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201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布信地区向日葵田发现向日葵花蚤,为更有效防治,文章简述了向日葵化蚤的生物学习性、危害特点、寄主种类和发生环境;明确在该地区的防治措施为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1000倍液田间施药,每7d喷一次,共3—4次;同时,结合处理越冬寄主的方法,选用抗虫和耐虫品种等措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14C方法分别测定了20,25,30,33℃下不同体长蒙古裸腹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该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均增加,但在25℃以上,升温对氵蚤摄食影响的幅度趋小;各温度下体长对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都有显著影响,体长增加,氵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升高,而日粮降低,氵蚤体长与其滤水率均呈显著相关;20~33℃下,幼氵蚤的日粮为67.74%~102.04%,成氵蚤的日粮为60.00%~109.88%。据此试验及以往工作推断25~30℃应为蒙古裸腹氵蚤摄食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9.
1986 ̄1993年间,对分布于长春市的河流、池塘、水库和人工湖等17个典型水体的枝角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共鉴定出枝角类23种,其中出现率高、平均密度较大的主要种类为长肢秀体蚤、隆线蚤、蚤状蚤、大型蚤、老年低额蚤、微型裸腹蚤、多刺裸腹蚤、长额象鼻蚤、方形尖额蚤和圆形盘肠蚤。讨论枝角类种类组成、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RT-PCR扩增获得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的衣壳纤突蛋白基因vp27,并将其克隆至pCold-SUMO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pCold-vp27经过测序和双酶切验证正确后,转化到感受态细胞Rosetta。挑取阳性克隆子,利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鹅星状病毒衣壳纤突重组蛋白,使用镍柱纯化衣壳纤突蛋白VP27,将定量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IFA鉴定鼠抗衣壳纤突蛋白VP27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鼠抗衣壳纤突蛋白VP27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大于1∶64 000,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证明了鼠抗衣壳纤突蛋白VP27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IFA试验结果证明鼠抗衣壳纤突蛋白VP27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天然的鹅星状病毒衣壳纤突蛋白VP27。  相似文献   

11.
It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infected fleas do not pass on Rickettsia mooseri, or indeed any other known pathogen, to their progeny. It is reported here that such 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does occur in laboratory-infected Xenopsylla cheopis fleas. By means of the 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Rickettsia mooseri was observed in cells of the hemolymph of infected fleas. As many as 11 percent of the adults and 2.9 percent of the larvae of the generation reared therefrom, had demonstrable rickettsiae. Moreover, batches of the F1 fleas we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the infection to more than 18 percent of the rats they infested. The data support the contention that Xenopsylla cheopis fle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murine typhus in rats in nature.  相似文献   

12.
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时空分布与产卵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100m)没有诱到成虫,其他不同监测带的诱捕虫数也没有显著差异;柑橘大实蝇产卵时对果实的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其中果腰处的产卵痕数量分别是果蒂和果脐处的7倍和4倍,而且果实阴面的产卵痕数量显著高于阳面,是阳面的7倍;柑橘大实蝇对柑橘果实所处的空间位置没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可用于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种群遗传研究的微卫星标记。【方法】选取33对柑橘大实蝇同属种柑橘小实蝇(B. dorsalis)、木瓜实蝇(B. papayae)、瓜实蝇(B. cucurbita)、东澳番茄实蝇(B. cacuminata)中多态性较好微卫星引物,通过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初筛选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再筛选,并对其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数进行分析。【结果】33对微卫星引物中有12对引物对柑橘大实蝇有扩增条带,其同源率为36.4%。6个微卫星位点在柑橘大实蝇上共检测到 2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3 个;6对微卫星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248,最高为0.4105,最低为0.0869。【结论】所筛选出的6对微卫星引物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可用于后续对柑橘大实蝇的种群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柑橘大实蝇果园覆盖防治技术,设置了5种不同材料对柑橘果园进行覆盖。结果表明,用无纺布覆盖防治柑橘大实蝇效果好,防治效果90%以上,而且成本低,果农易接受,利于推广应用,但应尽量选择柑橘大实蝇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推广应用,全园覆盖。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解决化学农药灭杀和农药残留所引起的二次污染,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虫害,采用单片机STC89C52为控制核心,运用红外检测和激光灭杀技术,基于特定的检测计数算法,研制了能自动检测和灭杀柑橘实蝇成虫的太阳能激光灭杀系统.同时,构建了样机对设计原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实蝇成虫数目实际值与系统检测值之间较接近,最小误差3.5%,最大误差8.6%,实蝇成虫进入时能及时开启激光器照射和灭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柑橘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人工饲养的最适配方,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蜂蜜水、糖醋液、啤酒酵母蔗糖水以及蛋白胨蔗糖水等4种人工饲料对柑橘大实蝇成虫寿命、交配次数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人工饲料均能满足柑橘大实蝇成虫存活和繁殖的营养需求.以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可存活23~45 d,期间交配3~5次,且4种配方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显示,以蛋白胨蔗糖水喂食的成虫单雌产卵量最高,约为20粒,与其他3种配方间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柑橘大实蝇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可持续治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通过不同示范点、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悬挂密度以及悬挂时间对该诱捕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球形诱捕器能有效控制不同示范点柑橘大实蝇的为害,脐橙园和蜜橘园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和100%。此外,球形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及悬挂时间与其防治效果密切相关。在5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以及6月初成虫大量返回柑橘园期间,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能达到最佳防效。根据果园中果树密度及柑橘大实蝇危害程度不同,建议每666.7m2柑橘园悬挂诱捕器15个左右。该球形诱捕器不仅能够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动态,而且能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  相似文献   

18.
双峰骆驼阴道蝇蛆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左旗地区双峰骆驼阴道蝇蛆病的高峰季节是6、7、8三个月,其中7月份是最高峰,平均感染率为25.05%,平均感染强度为每峰骆驼176.62个蝇蛆。目前引起当地蝇蛆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