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种植苦瓜搭架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内栽培苦瓜,其搭架方式不同对苦瓜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表明:人字架搭架方式其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吊绳牵引搭架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667m^2增产761.5kg,增产率达24.2%。综合衡量,人字架为最佳的搭架方式。  相似文献   

2.
进行"1字架"不同搭架方式对早春大拱棚长豇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字架"搭架的早春大拱棚长豇豆产量及重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均极显著高于和优于传统的"人字架"。硬杆"1字架"处理的长豇豆产量最高,重要经济形状表现突出,但与硬杆"1字架"间隔吊绳"1字架"处理的产量及重要经济形状差异不显著。硬杆"1字架"处理架材费用比较高,硬杆"1字架"间隔吊绳"1字架"处理相对节省架材费用。建议生产上采用硬杆"1字架"间隔吊绳"1字架"。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早春大棚豇豆不同种植密度与搭架方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降低栽培成本,增加产量和效益,研究了4种不同种植密度与2种不同搭架方式对豇豆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性状与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字架搭架方式下豇豆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性状与抗病性均优于"人"字架搭架方式,随着种植密度株距增大,豇豆植株叶片、节间长增大,荚长与荚粗增加,产量反而下降;采用"一"字架、行距80 cm、株距20 cm的栽植模式,豇豆的产量与产值最高;采用"一"字架、行距80 cm、株距25 cm的栽植模式,可提高大棚早春豇豆种植通风透光能力,并且病害减少,种植成本较低,产量、产值次之,效益最高。可见,行距80 cm、株距25 cm、"一"字架的栽植模式最适宜早春大棚豇豆。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露地番茄制种方式出现的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进行番茄大棚制种试验研究,探寻适合番茄大棚杂交制种技术的方案。[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展开试验,研究植株定植密度、整枝方式、花序节位、授粉次数对番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番茄杂交制种最佳定植密度为49 500~52 500株/hm2;最佳整枝方式是双干整枝,双干整枝种子产量可比单干整枝增加25.90%,双干整枝以主干第2、侧枝第1花序的制种效果较好;从节约劳动成本考虑,以2次授粉为最佳重复授粉次数。[结论]该研究可为番茄大棚杂交种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藤茶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插方式、扦插密度、有机肥、覆膜、搭架对藤茶嫩茎叶、普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藤茶最佳栽培条件为扦插密度22 500株/hm2、有机肥7 500 kg/hm2、覆膜、搭架。  相似文献   

6.
刀豆(Leguminosae)是浙江青田县农民传统种植的一个蔬菜品种,但一直采用传统"直立架"搭架方式,"直立架"通风透光性差,易引起落花落荚,影响产量。为此,进行了不同搭架方式对刀豆产量的影响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宜刀豆栽培的最好搭架方法"x型架",这样的架式减轻了叶片相互遮荫的情况,改善了植株之间的光照环境,更容易采摘,通风和透气性变好,提高了植株光合作用强度,使产量增加,品质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厚皮甜瓜"海蜜10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进行了厚皮甜瓜"海蜜10号"母本种植密度、留果数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厚皮甜瓜"海蜜10号"制种时母本可适当密植,每667m2最佳种植密度为1 850株;母本留果数以留2个果为宜,并以在8~13节留1个果、在20节以上再留1个果的留果方式,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产业化基地中长豇豆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连年种植长豇豆的产业化基地中,在相同时间,按照同一方式施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长豇豆抗病性及产量影响较小,对长豇豆植株生长发育有较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种不同的搭架方式对苦瓜露地种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篱笆架搭架方式其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均比人字架搭架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其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667m2增产471.2kg,增产率达11.1%,综合考虑,篱笆架搭架方式为更优搭架方式。  相似文献   

10.
厚皮甜瓜品种"玉菇"由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培育,湖州市于1998年引进种植.经几年试种,该品种具有植株生长势强,较耐低温,抗病性好,叶片大,茎粗壮,侧枝发生多,果型中等,品质特优,产量高等特点.为进一步探索"玉菇"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早春栽培比较适宜的栽培方式,2002年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立架、爬地和小拱棚搭架等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大棚西瓜具有种植时间长、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通过开展大棚西瓜栽培密度试验,笔者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西瓜不同批次产量、品种、效益的影响。在不同种植季节,如大棚西瓜全年收获,以每667m2种植1520~1800株种植最佳;以春季采收为主,则以每667m2种植2128~2400株获得的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2.
甜瓜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甜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和杂交授粉方法对甜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均以单蔓双果的整枝方式为最佳;设施栽培条件下,秋季制种的种子产量明显高于春季;春季的杂交授粉时期以5月中下旬为宜;营期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种子产量,可广泛采用;坐果灵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但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杠板归规范化种植过程中搭架对其生育期、长势、产量及质量等的影响,对具有相同条件下的杠板归进行不搭架、搭散架、搭斜架、搭平架4种方式处理.观测记录不同处理方式的杠板归生育期和单株生长生物指标,检测不同处理方式的药材产量及有效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搭架处理对杠板归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药材槲皮素含量及产量有较大影响.杠板归药材种植中散架或平架为其理想的搭架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江科1号大顶苦瓜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大顶苦瓜在大棚杂交制种过程中单株坐果数对种子产量、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及探讨单瓜重对种子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坐果数为单株坐果2个瓜。  相似文献   

15.
藤三七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藤三七露地搭架(对照)、露地爬地、大棚搭架、大棚爬地、遮阳搭架、遮阳爬地等6种栽培模式试验.结果显示:大棚搭架栽培的藤三七生长势最强、地上部生物产量和地下块茎产量最高,露地爬地栽培的藤三七Vc含量和糖酸比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88%和269%;在大棚条件下搭架与爬地栽培的藤三七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相近,而在露地或遮阳条件下爬地栽培的藤三七Vc、粗蛋白含量和糖酸比均比搭架栽培高;6种模式的藤三七硝酸盐含量均低于3000 mg/kg,大棚内种植的藤三七硝酸盐含量低于露地和遮阳栽培;不论是大棚、露地还是遮阳条件下,搭架栽培的藤三七蛇眼病病情指数均高于爬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以春丝1号为材料,从制种季节、母本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普通丝瓜杂种一代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制种以春季制种效果最好,平均产量达866.4kg/hm2,且春季制种的种子百粒重较高;但春季制种不同年份间制种产量差异较大,可通过加强施肥水平和种株中后期田间管理,稳定种子质量。夏秋季制种产量较低,平均产量573.7kg/hm2,可通过覆盖遮阳网等降温措施来提高种子结实率,以增加制种产量。母本种植密度以1.0m×0.3m为宜,再增加密度没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隐性核不育油菜全不育系"沪118A"制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隔离条件和不同母本移栽密度下进行了全不育系“沪118A”制种产量试验,以探讨其制种纯度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网罩大棚+放蜂条件下制种产量为770.40kg/hm^2,纯度达98.0%以上;在母本移栽密度为24万株/hm^2条件下制种产量为816.67kg/hm^2。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整枝方式的不同坐果部位的茄子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整枝方式的不同坐果部位对茄子杂交制种种子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全不育系"ZWA"的母本"ZWAB"和临保系(父本)32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父母本行比、不同母本密度和不同隔离条件对全不育系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不育系"ZWA"制种的父母行比以1:(2~3)为宜;在一定行比条件下,母本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3.5万~15万株/hm2;在纱网大棚+放蜂条件下的制种产量最高,为604.5kg/hm2,经鉴定不育株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绿豇豆新品种“绿豇1号”的最适栽培株距和最佳的搭架方式,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绿豇豆不同株距和不同搭架方式的筛选试验,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