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是老茶区,前不少一老、二稀、三矮小、四不成园、五跑土的低产茶园,因而全省平均单产较低。1985年3月在霍山县召开的低产茶园改造会上确定,全省180余万亩茶园中60%为待改造低产茶园,要求今后每年改造10%,并把改造低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列为全省茶叶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几年来,全省茶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东至、歙县、休宁、祁门等县以及一些国营茶场对低产茶园改造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但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低产茶园面积很大,以亩产干茶低于50斤为标准约50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30%左右。我省是老茶区,127万亩投产茶园平均单产仅70斤左右,低于三十年前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与国内江苏、浙江等省相比较,差距也不小。我省茶叶单产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产茶园占的面积大,据霍山县调查,低产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4%;名茶之乡、全国第一大产茶县一歙县,30万亩茶园平均单产长期稳定在60斤左右的低水平线上。山区  相似文献   

3.
池州地区的低产茶园改造季昆森(池州地委办公室)五年来池州地区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进行后已取得成效,对今后低产茶园方面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五年的回顾池州地区在1988年11月上旬,召开全区第一次农业会议,突出抓茶叶、蚕桑。抓全区的茶叶生产,从战略上...  相似文献   

4.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茶园面积达54万亩,采摘面积34万亩,茶叶产量占全省的百分之四十多;全区十一个县普遍产茶,有九个万担县。茶叶是我区的“拳头”商品,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几年来在各级党政加强领导下,茶叶生产有着很大发展,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更加快了茶叶发展的步伐,茶园面积从七六年45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4万亩,茶叶收购量从七六年14.7万担,增加到21万担,平均年增长7.1%,并且七九年至八一年三年时间内全区发展高标准茶园达十五万亩。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湖北五峰,已有2300年的产茶历史。为历代贡茶产区,是"宜红茶"的故乡。近年来茶叶生产呈迅速发展势头,跃人湖北省茶叶大县和"全国200个茶叶大县"的行列。全县茶园面积达到7·4万亩,产量2026吨,茶叶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农民人均茶叶收人150元,占人平纯收人的20%,茶叶税收占财政收人10.4%,全县5.4万农户中85%的农户种茶,256个村中有222个村种茶。从六十年代开始规模兴茶,发展千亩连片高标准茶园;七十年代兴建了精制茶厂等大茶厂,建起茶叶科研所和茶叶试验站;八十年代,推广科学种茶和低产茶园改造等典型,研制名优茶…  相似文献   

6.
戴志宏 《茶业通报》1998,20(1):18-20
由于茶叶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茶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几十年来,因各方面的影响,低产茶园面积越来越多,抛荒现象严重,若不加以重视,茶叶经济将产生严重恶果。一、低产茶园现状,特点及形成的原因(一)现状:黄山市现有可采茶园70万亩左右,1990~1994年的五年间,平均亩产量仅为31.85公斤。据对祁门、股县两地调查,两地可采茶园面积169215.6亩,其中亩产30公斤以下的茶园117757亩,占可采面积的69.6%,30.1~35公斤茶园22892.l亩,占可采面积的13.5%,35公斤以上的茶园28566.5亩,占可采面积的16.9%。(二)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7.
新联村民组现有68户,茶园总面积213亩。其中有条栽,也有丛栽,树势衰老,缺棵严重,土壤瘠薄,单产较低的中、低产茶园占全组茶园面积的68%,对全组茶叶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能改造得好,全组茶叶产量和效益就能显著增加。为此,我们先后召开干部会和农户会,通过协商,制定方案,决定进行连续五年的改造以提高全组茶叶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祁门县红茶山口商品基地范围现有六乡一场,茶园总面积36557亩,可采茶园面积32648亩。近两年来,基地建设一是每年春锄秋挖面积均在95%以上,亩施化肥13.2公斤,家园茶还施了农家肥,平均亩产干茶33.4公斤;二是茶园基本建设步伐快,质量好。近两年,共开辟新茶园1529亩,比前两年增加6.25倍,改造低产茶园2155亩,通过检查验收,合格率达80%。并发展了一批茶树良种母穗园和苗圃;三是茶叶加工初步实现了初精  相似文献   

9.
歙县现有茶园30多万亩,低产茶园约占70%,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严重衰退型解放前栽植的老茶园,约4万亩,其主要特点为:茶园零星分散,茶树丛栽稀植(每亩100—300丛),树势十分衰老,布满苔藓地衣,茶园土层浅薄,管理粗放,多间作,单产在20公斤/亩以下。 2、衰退型 50—60年代建园。种植方式有丛栽稀植、条栽密植,缺棵缺行严重。由  相似文献   

10.
祁门县是“祁红”的主要产区。1988年全县出口“祁红”2858吨,创汇447.5万美元,茶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38.9%。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茶叶单产很低,增产潜力很大。因此,加强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对持续稳定地发展茶叶生产,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孝感市凤凰山茶场一九七三年建园于凤凰山南麓的山坡上,现有投产面积250亩,但由于建园的质地较差,标准不高,茶树长势瘦弱,到一九八三年,平均亩产只有21公斤。为了改造低产茶园,发挥壮年茶园的生产潜力,一九八四年以来,我们因地制宜,对这个场进行了低产茶园改造,使茶叶产量连年上升。一九八五年生产干茶160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罗新民 《茶业通报》1998,20(1):21-22
宁国市园艺场1991年拥有茶园415亩,由于多年重采轻管,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主采春茶,轻采夏茶,不采秋茶,茶树形成"二层楼"现象,没有像样的树冠采摘面,芽叶密度小,重量轻,经济效益差。1991~1992年,连续两年对220亩低产茶园分期分批实施综合技术改造,主要抓了更新树冠,加强肥培,适时轻修剪,早采多产名优茶几个重要环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一)改造树冠为了尽量减少当年茶叶经济效益的损失,同时保证茶树改造后的恢复,1991年5~6月分两批改造了120亩低产茶园。5月中下旬,对20亩树冠和骨干校都已…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益阳地区的一大传统优势,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史载:早在宋神熙宁五年安化县就有种植,现在全区山丘区几乎乡乡有茶场,组组有茶园。1988年全区采摘茶园仍达2e8.9万亩,比建国初期翻了两番。茶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税收1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金额1400多万元,占全区外贸出口创汇总额的10%以上,其产量与产值占到全省的1/3和全国的1/5。由此可见,茶叶不仅是益阳地区的传统产品,而且是山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拳头、本文试从分析茶叶生产萎缩的原因入手,进一步探求发挥茶叶传统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潜山县现有茶园总面积3万面,其中60年代前后发展的茶园约占15%,这部分茶园由于当时建园基础差,栽培管理粗放,树势减退,单产水平低。而七十年代后期发展的部分茶园,树势也在衰退,使低产茶园面积比重扩大。据统计,全县2.5万亩成龄茶园中,亩产低于25公斤的茶园约达8000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3。在这些茶园中,多数树龄不算太大,骨架基本完好,但由于不修剪或修剪不当,采摘过度致使树势衰退,有的树冠形成“两层楼”,叶层薄,叶面积指数低,鸡爪枝也大量出现,茶叶单产明显下降。根据目前  相似文献   

15.
张启利 《茶业通报》1995,17(3):23-23
控制名优绿茶色泽的制作技术要点张启利(池州地区农技推广中心)池州地区是安徽省茶叶的重要产地,采摘茶园面积24万亩,年产茶叶6千余吨,近两年受市场经济的引导,名优茶生产发展很快,全区名优茶产量由1992年的78.21吨,占总产的1.3%,产值331.5...  相似文献   

16.
临安县地处浙江省的西部王目山区。全县有茶园13.5万亩(投产12万亩),1982年曾产茶7000吨,供销社收购6000吨。茶叶是临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9.8%,工农业总产值的9.5%,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7.12%,占供销社收购总额的40%,茶叶在临安县和供销社的经营中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7.
龙成仁 《茶业通报》1990,12(3):14-16
湖南省洣江茶场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6°49′之间,东径113°33′—113°34′之间,地势西南高中间开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场现有茶园面积3220亩,其中有丘陵红壤3056亩9要5厘,占耕性土壤97.97%,有省内外优良茶树品种18个,受益茶园656.78亩,占全场茶园面积的21.05%。槠叶齐已发展到310.1亩,占良种茶树面积的47.31%。我场二大队一中队1978年发展槠叶齐24亩,1989年已进入高产优质茶区范围,亩产茶青2198斤,折合干毛茶549.5斤。同时一、二、三级茶青占了总数的65%,1988年占82%。我场二大队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主要原因及其改良后获高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场建于1954年,现有茶园20570亩,年产干毛茶2600吨。建场三十多年我场已形成一个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农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的大型农垦企业。近几年,我场从实际出发,在发展机械化茶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发展机械化茶园,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次革命。八十年代,我场依靠科技进步,茶叶生产经营先后完成了四项系统工程。一是八十年代初采取以封养为主、配合改园改土的低产茶园改造,奠定了茶叶生产的茶园基础,茶叶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茶叶产销的基本状况世界上有五十多个产茶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0万亩(折合267.7万公顷),其中茶园面积居前几位的国家有中国(1,592.52万亩),印度(822.25万亩),斯里兰卡(331.86万亩),印度尼西亚(178.68万亩),肯尼亚(130.69万亩)等。1990年世界茶叶生产总量为253万吨(折合5060万担),其中茶叶产量前几位的国家是印度(71.7万吨),中国(54.01万吨),斯里兰卡(23.3万吨),肯尼亚(19.6万吨)。就茶区分布,以亚洲(含苏联)的生产量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4.8%,其他依  相似文献   

20.
盛产工夫红茶的东至县,几年来茶园包产到户的实践表明,这一重大改革,对于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85年表现的尤为突出,85年产茶45000担,占全区茶叶产量的44.1%,茶农收入858万元,比七八增产37.3%,增值9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