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车辆转向节挤压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辆转向节的挤压成型属于镦挤和正挤压组成的复合挤压问题 ,本文应用刚塑性模型分析了镦头直径和圆角半径参数变化对挤压成型质量的影响 ,找出了挤压成型过程的最佳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2.
双粗糙面滑动摩擦过程应力与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具有分形特征的二维双粗糙表面滑动接触模型,考虑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滑动过程中损伤失效,运用有限元方法动态探讨相嵌微凸体在滑动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量发生在摩擦次表层的某一深度处;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大,导致材料表层下微观裂纹的萌生,在外载荷持续作用下,表面一定深度处存在着一交错的剪切应力区,这一应力区阻止了裂纹沿深度方向扩展,但却促使了裂纹沿平行于摩擦表面方向的延伸裂纹扩展乃至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3.
零件疲劳寿命由两部分组成——裂纹形成时间与裂纹扩展时间。由疲劳断口分析表明,裂纹总是在零件局部高应力区域先萌生。应力集中区(或称缺口)的金属产生大量的塑性变形,促成了疲劳裂纹核与微裂纹。因此引起疲劳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循环塑性变形,疲劳过程只是在局部区域而不是在整个零件机体各部分发生。分析零件缺口处的循环塑性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4.
环模是环模制粒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直接制约着物料的成型质量、产量以及环模的使用寿命。该文以苜蓿草粉为原料,应用POLYFLOW软件对不同结构的环模模孔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孔结构参数对流场压力、速度、温度、剪切速率和黏性生热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旨在为环模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直形孔内物料流动速度较低,物料在模孔内的挤压保型时间较长,成型草颗粒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直形孔内温升显著分布于全部孔长,物料受热变软,塑性和流动性增强,易于成型;直形孔中心区域剪切速率较大,利于物料的挤压流动;直形孔在全部挤压成型腔内沿径向从中心轴到外侧黏性生热逐渐升高,且中心轴附近黏性生热较大,促进物料的混合和塑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Moldflow的注塑成型充填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产品的注塑成型过程非常复杂,而充填过程的模拟计算机软件在预测型腔的流动行为方面已经比较准确。采用Moldflow充模模块,对手机外壳的充模流动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和讨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主传动器从动螺旋锥齿轮复动模轴向轧制成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在双锥辊轴向轧机上用复动模热轧成型、冷轧精整制造汽车、拖拉机主传动器从动螺旋锥齿轮齿型的新工艺。制订了工艺规程,设计了预制坯,根据分析判定双锥辊轴向轧制齿轮坯背面上金属流动趋势,设计并制造了浮动壁模具。在WGSHФ80型双锥辊轴向轧机上进行了铅试件轧制成型实验和网络实验,为大型螺旋锥齿轮的塑性成型制造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蔗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宿根切割质量对于甘蔗来年的长势有重要影响。本文探究甘蔗茎秆的切割机理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研究甘蔗裂纹的起裂与扩展过程,为提高宿根切割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根切器与茎秆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刀具切割茎秆的力学模型,探究切割力等影响因素并基于高速摄像技术观察茎秆切割过程;发现影响切割性能(弯矩、切割力等)的因素主要与甘蔗茎秆及根切器的机械力学特性(直径、密度及茎秆倾斜角度等)、根切器的运动参数(切割频率、切割深度)以及土壤情况等因素有关。高速摄像试验结果表明,多刀切割会增加甘蔗宿根破头、拔根的概率,其由于在一刀切割完成后,茎秆产生凹坑、裂纹等缺陷,在茎秆自身重力及外载的作用下缺陷发生扩展,导致宿根发生破坏。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从茎秆内部裂纹入手,分析裂纹起裂条件和影响断裂角的因素并探究裂纹参数对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以及扩展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纹角度及数量的改变导致裂纹的开裂类型为复合型裂纹,其中Ⅰ-Ⅱ复合型裂纹为主要开裂类型;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角度的改变有较大的波动以及裂纹开裂方向和扩展量的变化是由于裂纹角度的改变影响了最大主应力与裂纹扩展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验与数值模拟,从坯料体内部自由缺陷在坯料变形过程中发生移动的角度来分析某曲轴连杆轴颈分模面内侧及过渡圆角处的微米级裂纹产生机理.提出将连续的坯料体分为表层优质层和中心次优质层的包覆结构假设,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通过Deform 3D模拟出曲轴成形过程中这两层金属的流动与分布状态,获得了内部自由缺陷在锻件中的堆积趋势及原工艺下的成形速度场对优质层和次优质层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连杆轴颈分模面附近及过渡圆角处有中心次优质层金属分布并裸露在锻件表面,是自由缺陷富集的危险区;终锻成形过程中连杆轴颈横截面上金属的单方向流动加大了自由缺陷在危险区的聚集趋势.实验证明,出现的微米级裂纹是由从里层转移到表层的、化合物成分为MnS和MoS的夹杂物在锻件表层沿变形方向延伸而形成的一种发状纹.  相似文献   

9.
秸秆类生物质压力成型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秸秆类生物质作为原料,采用压力成型设备,试验研究原料在成型过程中含水率、成型压力与原料粒度等因素对成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成型压力与原料粒度等因素不仅影响成型产品的最终密度的大小,而且影响成型产品最终的成型效果,直接决定了成型产品的品质。经过综合分析可知:秸秆类生物质通过控制含水率在15%左右、粒径范围为0~20mm、成型压力控制为15~25MPa时,可以使成型产品的成型密度与成型效果达到最优值,为秸秆类生物质成型提供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蜂窝状生物质燃料固化成型有限元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生物质可压缩性以及成型物具有一定硬度等特点,将生物质成型过程看成非线性有限元问题.建立力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析成型过程中的静水压应力、等效应变以及载荷与形变的关系,提出分段填料压缩可提高成型物的耐久性,采用缓慢压缩和提高物料的软化程度等方法可以防止成型物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11.
山核桃破壳机加载锤头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有的山核桃破壳机多采用点、线等单一的加载接触形式进行破壳,使得工作过程中山核桃受力大小分布不均,从而导致低破壳率、高果仁损伤率的现象,设计了多种不同加载接触形式的锤头类型,以山核桃破壳后破壳率、果仁损伤率、露仁率、裂纹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探究了不同加载接触形式下的破壳效果。通过有限元分析探究了不同窝眼个数的锤头对破壳过程中裂纹分布和扩展的影响,并以锤头结构参数和加载方向为试验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锤头结构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凹槽式锤头结构能够降低加载方向因素对破壳效果影响的显著性;凹槽中附加的窝眼能够使破壳后的果壳产生大量局部裂纹点,并沿窝眼棱线扩展产生裂纹,具有裂纹引导作用;窝眼个数增加,山核桃破壳后的裂纹数增加且裂纹分布均匀、范围广,有效提高了山核桃的破壳质量;当凹槽直径为28 mm,窝眼个数为7时,破壳效果最理想,破壳率、一露仁率、二露仁率、果仁损伤率的均值分别为98.88%、37.05%、57.24%、5.7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检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弹簧垫圈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垫圈热处理时产生淬火裂纹,镀锌时氢原子在裂纹尖端偏聚,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弹簧垫圈在装配预紧过程中发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3.
纪嘉明  吴晶 《排灌机械》2004,22(5):20-22
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对发动机冷却水水泵泵轴淬火后出现的裂纹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分析。探讨了裂纹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淬火过程中产生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工件的尺寸、带状碳化物和集中及分散分布的脆性非金属夹杂物是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上述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选材及确定正确的热处理工艺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农田干燥收缩产生的裂隙影响土壤水力-物理结构特征,并为农田灌溉水或污染物运移产生优先通道。为揭示农田裂隙形态和基质收缩等演化特征,并对土壤裂隙率进行预测,基于室内土壤收缩及裂隙发育模拟试验,采用图像处理及形态学算法分析了裂隙几何特征,选取非侵入性局部收缩分析方法量化基质域收缩特性;根据脱湿过程中土壤孔隙由基质域向沉降域和裂隙域中的转换机理,结合收缩特征曲线VG-PENG模型、收缩几何因子Logistic函数2个子模型,提出土壤裂隙率预测模型,并对不同厚度土壤试样的裂隙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厚度在土壤开裂过程中对裂隙形态影响显著,表现为随着土壤厚度加大,土壤表面大裂隙宽度总体加大,且裂隙骨架密度减小,土壤收缩开裂进程放缓;土壤在干燥过程中,基质收缩呈现非均匀特征,并向块区型芯聚集,裂隙边壁区域呈现出局部集中变形区,且收缩量随土壤厚度增加而增大。裂隙率预测模型结合土壤收缩非均匀性特征,从土壤物理角度预测了裂隙率关于含水率的演化过程,有效模拟了裂隙率随含水率演化规律(模型决定系数R2>0.91)。模型弥补了以往裂隙模型未考虑收缩各向异性的不足,可为裂隙流模型构建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稻干燥和缓苏过程中稻谷爆腰产生的玻璃化转变分析,确定稻谷在玻璃态下干燥时对爆腰增殖无影响。建议采用2种措施:一是使稻谷在玻璃态下干燥,抑制爆腰产生;二是使稻谷在较高温度下干燥一定时间后,给稻谷缓苏足够时间以降低内部水分梯度,使内部水分均匀,有效地降低稻谷裂纹率和提高产米率。  相似文献   

16.
在MTS上完成平衡梁全尺寸疲劳试验后,研究了试验断口上疲劳裂纹萌生、发展的原因、过程和特点;获得箱形焊接结构的3种寿命预测模型;对选择异材设计的平衡梁,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外界载荷和构件内部材料特性的共同作用下,机械构件的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往往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内伴随不同的行为特性。为了研究这种阶段性并对这种阶段性进行预测,对曲轴疲劳试验过程中谐振台架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录,并采用经典时序方法对这一监测信号进行建模,计算了其在各个时间段中的异常度曲线。与曲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时序方法对裂纹扩展模式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驱动轴的最大静扭强度和表面淬硬层状态具有直接关系,并进而直接影响驱动轴的疲劳强度。表面淬硬层不连续会使驱动轴的疲劳强度大幅降低而造成驱动轴早期断裂、失效;驱动轴表面淬硬层不连续会使其最大静扭强度降低30%以上;表面淬硬层过浅也会降低最大静扭强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款车型中碳罐固定支架初始结构设计所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碳罐固定支架留在空间中的悬臂过长和在碳罐固定支架上的安装点连接强度相对较弱),进行结构、装配关系等原因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原因问题进行结构优化改进。相应的结构改进包括:首先,通过缩短碳罐固定支架的悬臂长度用以减少其受力弯矩;其次,通过在碳罐固定支架周边增加翻边,来增加支架的强度,进而避免在支架折弯处产生变形或开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灌区建筑物完好率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建筑物完好率评估标准,是通过对混凝土现有强度、现有刚度、裂缝渗漏、钢筋锈蚀、沉陷变形、结构破坏、渗透破坏、冻融破坏、气蚀、冲刷和磨损、温度影响、水质分析、风化和碳化深度、氯离子含量测定、建筑物上下游及周边连接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和特性分析,选择混凝土现有强度、混凝土内钢筋锈蚀、混凝土结构老化炭化程度、结构剩余承载能力计算等主要指标估算灌区建筑物完好率,构建科学的评估标准体系,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以便国家制定灌区管理规范和区分行政管理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