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椰子第一次作为可可的荫蔽树,在马来西亚是1968年,在苏门答腊是1975年。如果严格地坚持一定的种植形式和合理施肥,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都好。在印度,椰子荫蔽的可可也增加产量,原因是可可落叶形成的有机物质促使固氮菌及磷溶菌的生长。椰子作为可可的荫蔽树@ANWAR S. @HUTOMO T. @李维锐~~  相似文献   

2.
<正> 可可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饮料之一。我所从1960年开始少量引种试种,生长良好,一般种植后第3年可正常开花结果。为进一步系统观察可可在西双版纳地区的生长适应性,1979年又从海南兴隆试验站引种试种,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供试种苗是1979年从海南兴隆热作试验站引进的四个可可果实,经剥壳取出种子洗去果肉,用沙床催芽,出苗后移栽到塑料营养袋培育一年生苗做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省1975年引种兰考泡桐.川中丘陵缺材区一个县在四旁种植数百万株.大面积育苗和造林其生长速度都比原产地快.如一年生平茬苗高达10.38米为全国之冠;造林后的直径年生长量,最优单株达8厘米.初期年直径生长量达3—5厘米,但立地条件对生长量的影响很大.本文拟重点讨论土壤条件与兰考泡桐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是原产美州赤道区的一种热带作物,可可豆可制可可粉、可可油和巧克力。在印度可可种植面积超过13250公顷,其中喀拉拉帮占10500公顷。自从这种作物在我国(印度)成为大有盈利的作物以来,近几年很多农民都种植可可。目前印度可可干豆的产量在300—500公吨之间。虽然已报道的可可病害种类很多,但在印度只有少数几种。1977年在特里凡得琅市的卡拉库仓观察到一种造成荚果腐烂的病害。经鉴定,此病是由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引起的可可荚果黑腐病。该病于1982年由Patouillard第一次报道。1972年Nambiar和Nair报道该病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的Vittal区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 关于生根量对于针叶树容器苗早期生长的影响问题,安迪(Endean)和卡尔松(Carlson)先生早在1975年曾经论述过。在容器苗生产的培育阶段,生根量很少严重地阻碍到针叶树苗的生长。但随着育苗容器容积的增大,象美国黑松(Pinus Contorta Dougl)、白云杉(Picea glauca Voss)、加拿大短叶松(Pinus banksiana Lamb.)等苗木的干  相似文献   

6.
红锥大苗移栽装袋技术及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锥大苗移栽装袋后不同培育时间的袋苗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锥大苗移栽装袋对提高红锥种植存活率和生长效果明显,且移栽装袋培育时间对红锥袋苗种植存活率和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装袋移栽1~2 a的效果最好,种植存活率高达96%以上,当年抽梢可达50 cm以上,第2年树高生长量。平均达85. 21~93. 45 cm,胸径生长量平均达1. 52~1. 63 cm。袋苗移栽各项生长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同苗龄的裸根地苗。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省东莞市丘陵片中心区盆架子、小叶榕、秋枫和桃花心木4种行道树中苗和大苗的8 a生长表现进行比较,4个树种的中苗胸径增长量均极显著大于大苗。生长表现及种植成本等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行道树种植采用中苗的做法是科学可行的。建议行道树种植不用或少用成本高、生长慢的大苗,多用中苗。  相似文献   

8.
<正>可可(TheobromacacaoL·)在印度南部喀拉拉、卡纳塔克和泰米尔那德各邦广泛种植,由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Palmivora)引起的黑果病有较大的经济上的重要性。可可不同品系类型对棕榈疫霉菌侵染的感病性是不同的。本研究是棕搁疫霉菌对十九个可可品种荚果伤侵染的反应。对可可树上接近成熟的果上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了七天的棕榈疫霉菌的菌园块,接种后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草珊瑚植株剪顶与不剪顶、容器苗和裸根苗种植对其在松树林的生长影响,分别测定种植1年后草珊瑚的分株数、基径、高度、地上部分质量,结果表明:剪顶与不剪顶处理对草珊瑚的分株数、基径、高度和地上部分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裸根苗与容器苗相比,其分株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裸根苗种植的基径、高度、地上质量与容器苗种植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裸根苗种植比容器苗种植的平均基径生长高出17.11%,平均苗高高出26.38%,平均地上质量高出17.50%。因此,草珊瑚种植选取剪顶的裸根苗移栽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复合肥、N肥、透光率对1年生高地省藤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因素对苗木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种植密度是最关键因素,其次为复合肥,影响因素最小的为透光率;筛选出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植株密度15 cm×15 cm、透光率50%、不施N肥和复合肥时藤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沙打旺原产豫东、冀南、苏北,大量生长于黄河故道滩地。自1961年以来引入我区,先在农田种植,成效甚佳,表现为适应性强,产草量高,生长期长,用途广。1974~1975年在我所榆林红石峡试验区流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种植试验,初获成功。  相似文献   

12.
以 1年生南酸枣和湿地松为试验材料 ,于沿海岩质典型岸段分别就种植穴大小和磷肥蘸根、ABT生根粉沾根、选用容器苗、覆草、集团造林等共 12个技术组合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明 ,有利于提高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分别是集团造林、选用容器苗及磷肥蘸根 ;而有利于提高南酸枣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其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为截干和ABT生根粉沾根处理。试验结果同时表明 ,种植穴大小对南酸枣和湿地松的成活率及其 3年生幼树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扦插苗种植后的生长动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结果表明:蚬木是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蚬木扦插苗种植后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树高一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地径一年有1个生长高峰期;据生长模型将蚬木扦插苗种植后年生长进程划分为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始盛期和盛末期较短,高峰期较长;树高与地径年生长阶段表现出非同步性,地径生长起始点较树高推迟23 d,而高峰日较树高提前86 d;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高峰持续时间分别为308 d和197 d,高峰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84.94%和70.87%。因此,在蚬木生长高峰期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肥料的管理,促进其生长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正> 云研一号有性系在西双版纳垦区种植面积达二万亩,早期种植的近几年来已陆续投产。现将我们三个单位云研一号的初割产量及有关的一些性状报告如下: 1、开割年限 云研一号生长速度较其亲本快,通常定植后6至8年就可以达到开割标准。热作所4队1968年定植的,于1975年开割;勐养农场6队1974年定植的,于1982年开  相似文献   

15.
<正> 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是典型的热带树种。我所自1960年以来曾多次进行引种试种,但由于寒害未获成功,我省其它垦区也未有成片栽培。1979年再次从海南岛引种,于1980年7月定植于新标本园,面积约3.6亩,采用不同芭蕉和银合欢作荫蔽遮荫。通过八年试种表明,可可在景洪冬季气温正常的年份,不仅生长迅速而且结果正常,现将1986年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生长量观测:1.全国原来定植可可156株,经过1982年/83年偏冷冬(最低温度5℃)和1986年3月倒春寒两次考验,现保留134株,保苗率85.9%。据1986年年终观测,全园可可平均株高344.47厘米,平均围径30.2厘米。比1985年平均株高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栓皮栎种子虫蛀率的年际变化,及虫蛀率对林木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于2010年和2011年秋季,在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收集成熟栓皮栎种子,调查两年的虫蛀率;于2010年9月,分别种植完好和虫蛀的栓皮栎种子各50枚,定期观察记录其发芽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栓皮栎的虫蛀率在2010年为47%,在2011为50%,二者差异不显著;2)虫蛀栓皮栎种子的发芽率为52%,完好栓皮栎种子的发芽率为88%,二者差异较为显著;3)虫蛀栓皮栎苗的生物量为1 968±400 mg,而完好栓皮栎苗的生物量为2 920±300 mg,二者差异较为显著。由此可见,栓皮栎种子虫蛀率的年际变化不大,但虫蛀对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采用种子直播造林时,应尽可能选择完好种子,以减少虫蛀对建苗的影响,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佛山方竹母竹分株单株蔸苗、1年生营养袋实生苗、1年生实生裸根苗造林,对造林后竹苗的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笋)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木对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新发苗(笋)数量的影响为: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母竹分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18.
我县于1972年开始从辽宁昭乌达盟引种文冠果,在山地、丘陵和平地进行育苗栽植试验,生长良好,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王莽寨林场于1973年育苗,当年形成花芽,第二年开花结果,其中有一株疏果后留果2个。果形大,果壳三裂,籽粒饱满,一个果有种籽22粒左右,计16.7克。1975年高生长达1.76米,地径1.45厘米。现将培育文冠果大苗壮苗的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泡桐是我国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兰考泡桐在泡桐属中突出的特点是生长快,栽种易。为探讨兰考泡桐在滇中地区的引种推广价值,陆良县林业局继1975年播种育苗失败之后,又于1977年引进种根30根,进行埋根育苗试验。试验结果为:第一年苗高3米,第2年作切干处理,优良植株当年高生长达7米,地径11厘米;一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加勒比松采脂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的和意义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分别原产于北美东南部和加勒比海地区,都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和松脂产量高的特点。我省阳江县于1964年开始引种,1975年后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已发展至34万余亩。按规划要求,阳江县国外松松林面积今后若干年内将以每年种植七万亩的速度增加。为了做好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