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杜峰 《四川草原》1998,(3):41-48
以草坪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 ryegrass和草地早熟禾Meadow bluegrass为材料,通过测定在三种低温胁迫强度和不同的胁迫时间下植物体活性氧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脯氨酸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相对电导度等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确定其胁变程度,研究两种草坪草抗低温胁迫的形式,途径和大小及其抗性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抗坏血酸对高氮条件下高羊茅草坪草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猎狗5号”为材料,研究了抗坏血酸对高氮条件下草坪草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显著提高了高羊茅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了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而增加了植株含水量、单蘖干重、绿叶比和单株分蘖数,增强高羊茅耐热性和延缓植株衰老,有利于其安全越夏。  相似文献   

3.
5种冷季型草坪草的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彦  张芸芸 《草业科学》2011,28(11):1909-1914
通过生化培养箱模拟北京地区的高温高湿环境,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粗茎早熟禾(P.trivialis)这5种冷季型草坪草在热胁迫过程中的外观质量指标每株绿叶数、生长高度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昼夜35 ℃/30 ℃的高温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草坪草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叶片叶绿素含量在高温环境中变化趋势不一致,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匍匐剪股颖和粗茎早熟禾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草坪草的SOD、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下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POD和CAT活性下降的幅度增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5种草坪草每株绿叶数和植株生长高度降低。 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种草坪草大致聚为3个耐热级别:1级(相对耐热)高羊茅;2级(中等耐热)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匍匐剪股颖;3级(相对敏感)粗茎早熟禾。  相似文献   

4.
草坪草在冬季的时候常常面临着干旱和低温的双重胁迫,严重影响着春季返青时草坪草的质量。为了探讨多年生黑麦草的干旱-低温胁迫交叉适应的生理机制,以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Accent)”为植物材料,设置3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30%(重度胁迫)、60%(中度胁迫)、100%(良好浇水)。处理5 d后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2℃)15 d。低温胁迫使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电解质渗漏、脯氨酸、可溶性总糖、抗氧化酶的含量增加。3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经过中度干旱处理后的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减小,但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的含量增加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对干旱-低温胁迫具有交叉适应能力。适当地进行干旱处理有利于提高多年生黑麦草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干旱处理会造成过度伤害,致使植株更快死亡。  相似文献   

5.
周瑞莲  王刚 《草业学报》1997,6(4):39-43
对不同抗旱力豌豆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及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豌豆抗旱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力豌豆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加,叶RWC下降,CAT和POD活力上升。抗旱性强品种SOD活力上升,抗旱性弱品种SOD活力下降,脯氨酸积累。复水后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下降,RWC上升,CAT和POD活力下降。水分胁迫下,抗旱性强品种抗脱水力强,其保护酶对缺水的快速反应以及保护酶间协同作用分解氧自由基防止膜脂过氧化,增强膜的柔韧性及脯氨酸的渗透调节作用是抗旱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梁慧敏  夏阳  杜峰  张普金 《草地学报》2001,9(4):283-286
研究低温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4h时出现最大值,之后活性逐渐下降。当温度为0℃与-6℃时,两种酶的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接近于零,温度越低,下降越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肋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温度越低下降越快。5℃对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在0℃与-6℃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则明显增加。5℃和0℃低温胁迫对质膜相对透性无明显影响,-6℃时,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供试指标对低温胁迫敏感性的顺序是: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叶绿素>质膜相对透性。  相似文献   

7.
温度胁迫下几种冷季型草坪草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55  
王代军  温洋 《草业学报》1998,7(1):75-80
研究了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5个品种在不同温度下地上部分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化的活化,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经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草坏草抗寒性和耐热性的关系,同时用综合评定法判定了它们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结果表明,5℃的低温胁迫下,草坪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NR活性增加,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和POD、SOD活性增强;33℃的高温下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  相似文献   

8.
Na2CO3胁迫下星星草胁变反应与时间及胁强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用0~200mmol/L的碱性盐Na2CO3对星星草进行胁迫处理,跟踪调查星星草体内脯氨酸含量,柠檬酸含量等主要胁变指标随胁迫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a2CO3胁迫处理后星星草植株体内的有机酸、柠檬酸、脯氨酸、Na^+等物质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迅速上升,含水量、K^+含量、Na^+等物质含产随胁迫时间延长而迅速上升,含水量、K^+含量、K^+/Na^+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各项胁变反应多持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下冷地型草坪草几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8,自引:8,他引:50  
赵昕  李玉霖 《草业学报》2001,10(4):85-91
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5种冷地型草坪草的几项生理指标,探讨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半致死温度、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以及叶片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Finelawn V,Suffolk,Amoson,Topcat和Gator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54.5,53.3,52.1,51.7和50.4℃;高温胁迫下,5种冷地型草坪草随着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都表现出相对含水量迅速下降,质膜透性增大,游离脯氨酸积累显著增加,且随温度梯度上升,其含量持续增长。5种冷地型草坪草受高温胁迫时伤害的程序随高温胁迫的强度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同草种间存在差异,高羊茅耐受力最强,草地早熟禾次之,黑麦草较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2+浓度(1,50,100,150mg/kg)胁迫对4种草坪草(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白三叶)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胁迫下4种草坪草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d2+对草地早熟禾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均较大;Cd2+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白三叶抗氧化酶系统表现出低浓度影响较小,高浓度影响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结缕草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纬度来源结缕草(Zoysia Willd)对低温的响应,本研究以两份结缕草种质LT-40(高纬度)和LT-22(低纬度)为材料,分析了适温(30℃/25℃)、亚适温(18℃/12℃)、冷害(8℃/2℃)和冻害(2℃/-4℃)4种温度对叶片电导率(Electrolyte leakage,EL)、叶绿素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片脂肪酸含量及不饱和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EL增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在LT-22中变化更大;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升高,且在LT-40中表现更为显著;低温下叶片中棕榈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硬脂酸含量只在LT-40叶片中显著下降,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在LT-40叶片中显著低于对照,而亚麻酸含量在LT-40叶片中却显著高于对照,不饱和指数在LT-40叶片中显著高于对照。高纬度来源的结缕草在低温胁迫下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较好的质膜稳定性,因而其耐寒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13.
杨丹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2019,27(1):163-169
为研究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新品系(R)的耐低温性,本试验以岷山红三叶(CK1)和甘红1号红三叶(CK2)品种为对照,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测定了各参试材料的叶片含水量(Content of leaf water,LWC),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CHL),可溶性糖含量(Soluble Sugar,SS),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MDA),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3个红三叶材料叶片的LWC和CHL含量逐渐降低,MDA含量和SS含量则逐渐升高,POD,SOD和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参试材料中,R的LWC和SS含量最低,CHL,MDA含量及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最高;从红三叶材料×低温胁迫天数交互作用而言,R的LWC下降幅度较大,CHL含量显著高于CK2(P<0.05),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2对照材料(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红三叶材料的耐低温性综合评价表明,3个红三叶材料耐低温性强弱依次为R > CK1 > CK2。  相似文献   

14.
肇东苜蓿对高温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温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生伤害,使其生长缓慢,易生病害,以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zhaodong)为材料,研究在0℃高温胁迫条件下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高温时间的延长,肇东苜蓿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高,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系统以及叶绿素荧光Fv/Fm、Fv/Fo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高温下生理指标的改变,可为高温地区肇东苜蓿栽培管理和抗热苜蓿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俄罗斯杂花苜蓿和3个紫花苜蓿抗寒品系为试验对象,通过0℃,4℃低温胁迫处理,以22℃(室温)为对照,测定3个紫花苜蓿抗寒品系茎、叶的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FP)、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梅(CAT)、抗坏血酸地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明确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的生理影响,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有效作用阈值与紫花苜蓿抗寒耐受能力的相关程度,筛选出了对紫花苜蓿抗寒性指示作用较敏感的生理指标及其有效作用阈值。结果表明:温度阈值上限SS为0℃,FP为4℃,SP为0℃,MDA为4℃,SOD、CAT、APX及GPX活性低温处理下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表明这些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时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熊雪  周禾  高伟平 《草地学报》2012,20(2):331-335
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遮荫胁迫下的2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探讨外源NO对遮荫胁迫下其叶绿素含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可以显著提高遮荫胁迫下高羊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0.05),减弱质膜相对透性的增加,减缓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升高,促进Pro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遮荫胁迫下高羊茅品种踏火二号的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CAT活性和Pro含量的变化显著(P<0.05),NO的作用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NO对遮荫胁迫下的高羊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存在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气CO2浓度及温度逐年上升是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两大气候特征,但不断升高的大气CO2浓度可以缓解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探究高浓度CO2在多年生禾草生长和抗氧化系统方面对热胁迫的响应,本试验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cv. ‘Barlexas’)为材料,进行CO2[当前浓度(400 μmol/mol)和高浓度(800 μmol/mol)]和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5/20 ℃)和热胁迫温度(35/30 ℃)]处理。结果表明,高温导致高羊茅的生长速率(Gr)、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效率(Fv/Fm)、绿叶数、活性氧清除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显著下降,叶片黄绿比、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活性氧[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显著上升;热胁迫处理28 d时,高浓度CO2较正常CO2浓度使细胞膜稳定性增强(EL、MDA分别降低72%和39%),光合能力提高(Pn、Fv/Fm、绿叶数分别升高174%、17%和165%),活性氧积累减少(H2O2、O2含量分别下降46%和31%)。以上结果说明:高浓度CO2通过提高高羊茅在热胁迫下的光合能力,维持细胞膜的稳定以及减少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减弱了热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提高了高羊茅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试验以1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设置了100 g·L-1和200 g·L-1两个胁迫梯度,分别测定叶片、茎、根颈、根系4个器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植株根冠比,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植株各器官生理指标在抗旱性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结合抗旱系数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100 g·L-1和200 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株高、叶面积、根长均减小,根冠比增加;各器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在所有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器官生理调节物质的抗旱系数存在差异,叶片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小于茎和根系,根颈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大于叶片、茎和根系。在评价品种抗旱性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根颈脯氨酸含量、根颈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占权重较大。综合分析得出,100 g·L-1 PEG处理时,‘公农1号’、‘中苜1号’和‘前景’的抗旱性比较强;200 g·L-1PEG处理时,‘骑士2’、‘东苜1号’、‘巨能2’和‘斯贝德’的抗旱性较强,可作为苜蓿抗旱栽培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高羊茅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志  王世发  徐洪国  刘敏 《草业科学》2009,26(5):185-188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坪草为材料,设置3种低温处理:-6、5和0 ℃处理8 h,并以室温为对照,然后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5 ℃下, CAT的活性在胁迫4 h时活性最大;当温度为0与-6 ℃时,酶的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温度越低,下降越快。叶绿素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温度越低下降越快。脯氨酸含量在0与-6 ℃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则明显增加。在-6 ℃时, 电解质渗透率明显增大。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上升,-6 ℃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上升,低温抗寒锻炼能有效增强高羊茅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