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中国玫瑰品种资源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我国37个玫瑰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根据穿孔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条纹的有无,可以将玫瑰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穴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3个类型;玫瑰品种间花粉形态类似,但外壁纹饰、穿孔形态和数量等有较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2.
十二个李品种的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12个李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花粉均属于中等大小的花粉(25~50 μm),花粉粒两端均为圆弧状.一些李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差异明显,赤道面观分别呈长球形和扁球形之分,扁球形花粉的萌发孔在赤道面凸出角端;极面观有三裂片圆形和三角形之分;均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条纹孔穴型,具平行分叉条纹或平行条纹呈皱波状,脊表面有或少或多的孔穴.不同李品种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形态上均表现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李品种的区分、引种、选育和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梨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梨属的9个种,52个品种、类型进行了花粉形态研究,根据花粉特征及其遗传表现,结合植物形态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对部分梨属植物的亲缘远近、相互关系作了推测。观察结果表明:1.梨属植物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近球形,不同种、品种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孢壁纹饰等性状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可作为梨属植物分类的参考,但确定种质分类地位,尚需结合植物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等多方面的研究。2.木梨、褐梨、杜梨、豆梨、秋子梨、砂梨、白梨等东方梨孢壁纹饰较为相似,说明其间亲缘关系较近;西洋梨与东方梨孢壁纹饰区别甚大,说明其间亲缘关系较远。3.通过花粉纹饰及其遗传表现,进一步证实了新疆梨以及西洋梨类中的客发梨、朝鲜洋梨、身不知梨等为东方梨与西洋梨的种间杂种。4.由花粉纹饰推测库尔勒香梨及南果梨可能含有西洋梨血缘。5.苹果梨花粉粒多为近球形,具沟桥,不同于其他种、品种,是较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湖南地方梨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润唐 《果树学报》2001,18(5):305-307
对湖南9个地方梨属植物的花粉在扫描电镜下进行了形态观察,其共同特征是,侧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或近圆形,具三拟孔沟,表面具条纹状饰纹和穿孔。9个试材的花粉外壁可大致分为五类:(1)麻塘梨花粉外壁饰纹横向弯曲,几乎见不到穿孔;②三锅梨、石梨、雪梨花粉外壁饰纹纵向分布,有分支,无回旋,穿孔少而小;③麻梨、阳冬梨、早骨梨花粉外壁饰纹纵向分支,有回旋,穿孔少而小;④青皮梨花粉外壁饰纹横向交叉弯曲,穿孔大而多;⑤早禾梨花粉外壁饰纹纵向排列有分支,条脊不明显,穿孔大而密。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对鉴别梨属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砂梨品种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对砂梨(P.pyrifolia Nakai)的79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砂梨品种花粉粒为近球形、扁球形、长球形,极面直径为22~34μm。2.花粉粒极面观多呈三角形或椭圆形,少数为近圆或方形(菱形);多数具3条萌发沟,少数有4条萌发沟。3.花粉表面雕纹(纹饰)多为条状纹,亦有网状纹、云片状纹、波浪状纹及瘤状纹,在条纹间有的无孔穴,有的有不同密度、不同大小的孔穴,条纹粗细亦存在着差别,证明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6种枇杷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扫描电镜,对1个栽培品种(早钟6号),5个野生类型(椭圆枇杷、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台湾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6种枇杷属植物的花粉粒均为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于N3P4C5型花粉。6种枇杷属植物的花粉外壁属于条纹-穴状纹饰类型,外壁均具条嵴,嵴洼处散生有覆盖层穿孔,但条嵴及穿孔的形态和分布差异明显。最后,结合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对大渡河枇杷的系统学位置及枇杷属植物的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苹果梨、朝鲜洋梨、早酥梨、锦丰四个梨品种的枝芽进行不同剂量的(?)Co—γ射线处理,经过分离、培育,获得了5782支营养后代,又经过4年选择初选了一批优良性状突变体,“朝辐一号”短枝型即为其中之一。试验过程中並就促使突变体的显现与分离的方法,辐射后代的变异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树莓部分野生种及栽培品种花粉亚显微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树莓属有育种潜力的分属于空心莓组和木莓组8个野生种及从国外引进的分属于黑莓种群和树莓种群的17个栽培品种共25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所观察树莓花粉均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P/E为1.67~2.26),大小多为25.52 μm × 15.37 μm ~50.06 μm × 25.65 μm。花粉外壁纹饰在组内和栽培种群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变异丰富,在不同种之间、甚至在不同品种之间区别明显。空心莓组的5个种和树莓种群的品种的外壁纹饰以条纹—穿孔状为主,黑莓种群的品种主为条纹状和条纹—穿孔状,与木莓组的3个种的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基本反映树莓属下组及栽培种群的划分,树莓种群品种与空心莓组的插田泡和茅莓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黑莓种群与木莓组的3个有果用育种潜力的任一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
果梅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0个果梅品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果梅的花粉一般为椭圆形,具三孔沟。各品种间花粉粒的大小差异较大。另外,果梅花粉在赤道面观的条纹状、条纹脊宽、条纹脊间距、条纹孔的有无及出现频度均表现出差异,作者认为花粉形态特征可以作为果梅分类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7.
以文冠果初花期及盛花期花瓣为试材,用薄层层析色谱法(T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花瓣中的色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文冠果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文冠果花瓣内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物质,开花过程中色素组成及含量均存在变化使其花瓣呈现变色现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类黄酮含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在盛花期时检测到初花期花瓣中未检测到的2种花青苷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其花瓣基部呈现红色的重要原因,其含量分别为3.61mg·g^-1和9.95mg·g^-1。  相似文献   

18.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9.
槭树科植物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大多极具观赏价值。我国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云南是槭树科种类最多的省份,有61种。通过对昆明地区主要公园的绿地调查,表明槭树科植物在昆明绿地中应用品种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槭树科植物的应用提出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开发保护并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种植养护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香菇多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不同方面对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香菇颗粒的粒径为 2 - 3mm ,原料 /水 (W /W) =1:2 0~ 1:2 5时 ,乙醇终浓度在 70 %左右时效果最佳 ,可以得到较多的多糖粗品。BECM法脱蛋白的结果表明 ,杂蛋白的去除率为 99 98%。甲醇分级沉淀后的多糖分为L1,L2 ,L3三个级分 ,分别测其比旋 ,并用酸完全水解L1,L2 ,L3,作纸层析结合苯酚—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表明 ,L1,L2 ,L3的葡聚糖含量分别为6 8 0 9%,79 2 5 %,10 0 %。比较自然干燥法 ,高温烘干法 ,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的干燥结果发现 ,自然干燥法耗时太长且干燥不彻底。而高温烘干法则会使多糖严重降解。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虽然能耗较多 ,但条件温和 ,应是制备有活性生化制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