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荞麦秸秆经不同酶活纤维素酶处理对其发酵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以及滩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酶处理试验,第2部分为饲养试验.酶处理试验共设计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每组3个重复....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秸秆采用4种不同程度的粉碎处理,研究粉碎对玉米秸秆干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粉碎处理对玉米秸秆干发酵效果影响显著。其中,粉碎粒度为0.5cm的秸秆粉末,发酵前后纤维素变化差异显著,最终产气量最高;1cm粒度的玉米秸秆发酵后纤维成分变化和最终产气量低于0.5cm粒度,但显著高于5cm、10cm粒度处理组。本研究为玉米秸秆干发酵技术的完善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碱处理对玉米秸秆干发酵效果的影响,对玉米秸秆采用2%、4%、6%、8%4种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干发酵效果影响显著。其中,4%-6%NaOH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发酵前后纤维素变化差异显著,最终产气量和混合气体中甲烷比例最高。因此,4%-6%NaOH预处理是玉米秸秆干发酵较优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的结构和品质特点,并在该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对秸秆饲料的影响及优缺,点.根据秸秆饲料密度低的缺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秸秆挤压成型技术和目前常用的颗粒化处理方法,并综述了颗粒化混合全日粮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技术简介 该成果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它研究提出了秸秆处理新方法3种,秸秆规模化生产工艺2套,使用复合青贮工艺技术4套,制订并颁布了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1项,研制成功青贮专用酶制剂1种,研制成功新型秸秆加工处理设备1种。 二、关键技术 研究探索了利用纤维素和高产SCP菌种的混合菌发酵秸秆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平菇和孢蘑菇将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的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作物秸秆与多汁饲料、块根饲料、鸡粪等复合青贮的技术,获得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殖技术》2004,(6):37-38
如何开发利用好秸秆是当今各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初以来,国内外秸秆的饲料转化和加工利用技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前两种方法最新的成果也只能做到改善秸秆的适口性,少部分能改善纤维素的品质,均不能有效地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从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畜牧业的角度来看,秸秆综合生物处理技术是个极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同时又是个技术难度很大的科研课题。  由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刘翠然负责的研究小组,在总结国内外秸秆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数年科技攻关,研制成一种高科技生…  相似文献   

7.
常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酸化、碱化、氨化、氧化及它们相互结合后的复合处理等。现主要介绍碱化、氨化两种方法,1碱化处理碱化处理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碱溶液,促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提高膨胀力与渗透性,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提高秸秆中含氮物质和潜在碱度,从而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效果。一般来说,各种农作物秸秆均可作碱化处理。最常用的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大豆秸秆等。经过碱化处理的秸秆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可直接饲喂牛…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膜和秸秆两种覆盖材料,设置地膜、秸秆和秸秆 地膜三种覆盖处理,研究其对梨园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的活性降低。覆盖地膜降低了土壤中脲酶、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与清耕对照差异不明显。秸秆覆盖和秸秆 地膜覆盖两种处理与对照相比,除对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影响外,对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温度、p H值、接种量以及秸秆中的水分含量等优化指标,研究白腐真菌发酵秸秆前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试验发现,在秸秆含水量为60%,温度在30℃,接种量为0.25g/kg,酸度控制在p H为5.0的条件下发酵7天的效果比较显著。本试验研究为白腐真菌处理秸秆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三种不同的玉米秸秆加工调制方法对肉牛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化"复合处理方法可明显改善秸秆纤维结构,提高秸秆的可消化率、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6,38(11):23-24
选用5~8月龄,体重35~40 kg,健康无病的小尾寒羊30只(公羊15只,母羊15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根据青贮处理方法不同,试验分3组,添加尿素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1组;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2组;自然玉米秸秆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尿素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小尾寒羊平均日增重比一般青贮秸秆提高了33.33%,比自然玉米秸秆提高了101.03%;日获利则分别提高了0.32元和0.60元。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P<0.01)。秸秆青贮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添加尿素提高了饲料中非蛋白氮的含量。两种青贮均可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但以尿素青贮处理秸秆后饲料报酬最好,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概略养分分析和体外消化批次培养2种方法对3种不同处理的玉米秸饲料的养分含量和干物质消失率进行了研究,并描绘了体外消化干物质消失速度的动态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提早收割和去掉玉米秸外皮两种处理均有利于提高秸秆饲料中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秸干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干物质消失速度的峰值提高,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有利于秸秆饲料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消化。如将两种方法结合利用,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1秸秆氨化饲料的优点秸秆饲料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尿素或尿素溶液等,以改变秸秆的结构形态,提高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秸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它是目前最经济简便而又实用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进行处理。氨化秸秆具有以  相似文献   

14.
秸秆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娇蕊  陈玉香 《江西饲料》2007,100(2):15-18,25
综述了处理秸秆、提高其饲用价值的几种微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单菌种微生物处理技术和常用的多菌种微生物处理方法。着重综述了微生物处理秸秆、提高其饲用价值的机制,针对秸秆各组成结构化学成分的不同,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高效降解秸秆的菌株及其培养条件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青玉米秸秆为原料,开展切碎和揉丝两种处理对其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p H均低于4.2,揉丝处理组(p H3.51)低于切碎处理组(p H3.89);两个处理组乳酸含量占总酸的比例均在80%以上,揉丝处理组乳酸含量达9.42%,比切碎处理组高出31.56%;干物质含量比切碎组高13.51%;粗蛋白含量比切碎组高4.98%;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比切碎组低20.50%和17.13%。综合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考虑,在西昌地区开展青玉米秸秆青贮采用切碎和揉丝处理都可以,经揉丝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更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荞麦秸秆经不同酶活纤维素酶处理对其发酵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以及滩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酶处理试验,第2部分为饲养试验。酶处理试验共设计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每组3个重复。荞麦秸秆在发酵罐中密封贮存30 d后取样,然后测定其处理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饲养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宁夏滩羊24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8只。日粮精粗比为30∶70,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未经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正饲期结束后,每组选择5只体重接近的羊只禁食24 h后屠宰,测定羊肉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细胞壁结构完整,经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细胞壁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2)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中荞麦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8.71%和13.78%,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9.75%和17.81%(P0.05);3)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荞麦秸秆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4)纤维素酶Ⅱ处理荞麦秸秆能够显著提高肌肉熟肉率(P0.05),纤维素酶I和纤维素酶Ⅱ处理荞麦秸秆后使得羊肉剪切力分别显著降低9.31%和11.84%(P0.05);5)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的羊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22%和14.2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纤维素酶处理荞麦秸秆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细胞壁结构,改善秸秆营养成分,提高秸秆饲料品质和肉品质。在本试验日粮条件下,纤维素酶I处理荞麦秸秆的饲喂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不同牧草种类及不同青贮处理方法对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种牧草(皇竹草、油菜秸秆、墨西哥玉米草和高丹草),测定不同牧草发酵前后的常规养分变化对牧草种类及青贮处理进行评定,结果显示青贮处理后墨西哥玉米草和高丹草粗蛋白成分占比分别提高17.5%和27.8%,青贮效果要优于皇竹草和油菜秸秆,皇竹草和高丹草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8.9%和18.8%,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23.4%和24.9%。根据牧草营养成分和贮存品质等方面评估选择适用于丽水地区种植的最佳牧草品种为墨西哥玉米草和高丹草,为该地区黄牛养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龙 《饲料工业》1991,12(10):14-15
<正> 近百年来,已有各种物理和化学分解秸秆的处理方法,但在诸多方法中,因为成本太高,或处理太复杂,不能大批量连续工业化生产,而且往往分解不充分,影响动物健康,所以大都不能用于饲料工业。实际上只有碱化和氨化分解秸秆的方法得到应用。本文讨论这两种方法,并研究通过添加其他饲料原料生产反刍动物全价饲料的可能性。一、碱化秸秆生产配合饲料1.用 NaoH 工业化分解这里是指大批量地(5~20吨/时)碱化秸秆的方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它与用物理方法如切碎、蒸煮、热喷,或用化学方法如氮化、碱化等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能略微提高半纤维素消化率,但纤维素和木质素变化不大,对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根本改变秸秆作为饲料的缺陷,从而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国内外已作了大量工作。现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微生物处理秸秆技术——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 一、技术来源及效益 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生产的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近几亿吨,是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资源,但秸秆的饲用率只有30%左右,开发利用秸秆资源仍是今后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农作物秸秆蛋白质含量低,适口性差,利用率低.通过生物学处理可以提高营养价值.生物学处理包括青贮、微贮和生物-化学复合处理等.青贮方法在我国技术成熟、成效良好.微贮方法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应用.此外,还有一种生物-化学复合处理秸秆的新方法,具有氨化和微贮的双重作用,据张卫宪等人研究表明,复合处理可提高饲喂效益134%,氨化处理提高103%,微贮处理提高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