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小麦再生分子机制、给建立高效的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奠定基础,通过电子拼接、RT-PCR及RACE等方法在小麦品种郑麦7698中分离到一个与小麦愈伤组织再生相关的候选基因TaTCP-1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163bp,其中包含了一个1 62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40个氨基酸。q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愈伤组织形成阶段,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上升,当诱导11d时表达量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此外,TaTCP-1A基因在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基因沉默结果表明,转TaTCP-1A RNAi小麦植株的再生率比对照降低了85.09%,这一结果初步证明该基因对小麦愈伤组织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种子愈伤组织培养研究15个籼稻和硬稻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还测定了选择性培养基不同氯化钠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不同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能力差异显著。在不加酵母及酪旦白提取物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从32%至85%。但当加入上述物质时,使诱导频率提高至将近100%。植株再生频率从IR8、IR26、IR30、IR36以及“Koshihikari”的0%至“台中65”的62%。植株再生频率随着愈伤组织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过,“台中65”及“Nona Bokra”培养27周的愈伤组织还保持30%-40%的再生能力。“台中65“的愈伤组织即使生长了47周还能再生成植株。选择性培养基加进氯化钠对愈伤组织生长及随后的植株再生有显著影响。在氯化钠浓度为2%时,只有少数愈伤组织略有生长:氯化钠浓度低于1%时,愈伤组织生长良好。1.5%的氯化钠浓度抑制愈伤组织生长,但在第一筛选阶段仍然保持中等的生长速度。所有供试的品种,用培养11周的愈伤组织在氯化钠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植株再生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3.
小麦遗传转化中潮霉素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小麦遗传转化中高效的潮霉素筛选体系,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探讨了潮霉素浓度、处理时间、恢复培养与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再生的影响,并对基因枪转化的郑麦9023、邯6172、龙麦30、龙麦31的愈伤组织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基因枪遗传转化后的筛选以50mg·L-1潮霉素处理30d为宜;恢复培养不能提高筛选阶段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和分化率,但能提高转化后期的成苗率。经过筛选发现郑麦9023抗性愈伤和T0代抗性植株根系及花器官中均有GUS基因的表达;4个小麦品种抗性植株中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和候选基因PCR阳性率分别为78.95%和73.68%以上;龙麦30、龙麦31的T1代植株的候选基因PCR阳性率分别在33.33%和73.33%以上,T2代阳性率分别在71.43%和75.0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农杆菌介导的小麦幼胚转化体系,通过对4个小麦品种河农827、石新828、河农825、良星99的幼胚组织培养及再生系统的研究表明,在改良培养基MSW1和MSW2中,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MSW0培养基相比分别提高了6.0%和5.4%,并且显著提高了植株再生能力。采用混合正交试验设计,对农杆菌遗传转化过程中小麦幼胚的诱导培养基、诱导时间、农杆菌侵染浓度、侵染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MSW2,诱导培养6d,OD660=1,侵染时间3h时,愈伤GUS瞬时表达率及抗性愈伤成活率最高,对河农827成活的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获得了候选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2个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和品系,分离出形态遗传的愈伤组织诱变频率高和有正常育性的再生植株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Wen  FS 张华 《杂粮作物》1992,(4):14-16
小麦、水稻、玉米及木本植物的花药培养诱导花粉植株已经取得了成功,而高粱的花粉或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的方法、培养基及程序还不完善,基因型和培养基对高粱再生植株的影响也没有报道。Rose 等(1985)用栽培品种(Advance)从1000多个花药形成的愈伤组织中仅得到4株不知倍数的白化苗。利用高粱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如未成熟的胚、芽尖和叶圆片来诱导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已经成功,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成熟胚转化的影响因素,以6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以EHA105和LBA4404农杆菌为供体(含有pCAMBIA1305双元载体)材料,研究了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农杆菌菌株、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小麦品种小偃22的成熟胚为材料,获得最佳的诱导培养基方案(MS+2mg.L-1 2,4-D+0.5mg.L-1 KT+500mg.L-1水解酪蛋白+150mg.L-1天门冬酰胺)和分化培养基方案(MS+2mg.L-1 ZT+0.5mg.L-1 KT);(2)6个小麦品种中,洛阳8176和张掖春小麦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筛选培养后较多的愈伤组织分化出小绿点;(3)洛阳8716和张掖春小麦的成熟胚,经愈伤组织诱导培养6-7d,农杆菌侵染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强;(4)农杆菌侵染后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与农杆菌菌株的关系不明显,而与小麦品种基因型、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有较明显的关系;(5)以小麦洛阳8716和张掖春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黑暗条件下诱导培养6-7d,在24±1℃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d和500mg.L-1羧苄青霉素(Cb)除菌及10mg.L-1潮霉素筛选处理后,共得到分化植株23株,其中以洛阳8716为受体材料,由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转化得到的植株分别为11株和4株,植株分化率分别为3.57%和1.31%;以张掖春小麦为受体材料,由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转化得到的植株分别为5株和3株,植株分化率分别为1.57%和1.14%。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五种基因型的普通大麦未成熟胚在离体培养下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和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初步结果表明:0.5—1.5毫米大小的未成熟胚为合适的培养材料,只要诱导培养基合适,各基因型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达到较高的诱导率。但愈伤组织的质量在各基因型中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再生植株诱导频率主要决定于愈伤组织的质量,而愈伤组织的质量直接由基因型和诱导培养基决定。不同的分化培养基在分化再生植株的作用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提高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能力几种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提高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能力的几种方法,对3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品系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比较.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再生能力的衰退难以避免,但不同品种间的衰退速度存在差异;选用的几种方法中,除了添加亚精氨的处理没有效果外,其它处理均能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而两步分化培养法的效果远远优于其它方法,可优先考虑应用于诱导经过长期继代创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小麦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对6个小麦品种的幼胚、幼穗以及成熟胚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外植体以及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幼胚、幼穗以及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在90%以上,且差异不大,而分化率和再生率却表现出很大差异.总体来说,供试外植体幼胚再生率最高,幼穗次之,成熟胚最低.绵阳19幼胚再生率最高,为54%,其最佳激素培养基为MS KT 1.0 mg/L IAA 1.0 mg/L;其次为小偃107和小偃22的幼胚愈伤组织.幼穗愈伤组织中绵阳19愈伤组织再生率最高,为27.5%,其次为洛阳8716.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中陕354再生率最高,为25.1%,优于其幼穗愈伤组织,其次为绵阳19的成熟胚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棉花体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对棉花遗传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其它植物相比,棉花再生植株的频率很低,且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难以获得有活力的愈伤组织,并使其继续生长。本试验的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不同转基因受体材料的植株再生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转基因受体材料,通过不同取材和预处理,发现小麦幼胚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其愈伤组织形成与芽分化能力优于幼穗。幼胚在枪击前的预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抗轰击损伤和恢复生长能力都有明显影响,预培养2周的幼胚愈伤组织作为受体的再生率较高。在轰击前6h到轰击后18h用0.4mol·L-1甘露醇处理,能增加分化率。小麦基因型不同,基因转化与植株再生的效果也有明显差别,本研究中豫麦18-64是较理想的受体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亚麻花药培养的诱导培养基组成成份的效果,目的是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效率.花药接种于改良的MS培养基上(培养基添加了五种不同配比的植物激素).培养基中含有2mg/L2.4-D和1mg/LBAP比相同成分培养基中含有1mg/LNAA和2mg/L6-BA(CK),愈伤组织再生苗的百分率及总的植株再生频率有显著提高.在五个处理的盐酸硫胺素的实验中,改良的MS培养基含有10mg/L盐酸硫胺素比含有2.4mg/L盐酸硫胺素愈伤组织再生苗的百分率及总的植株再生频率显著提高.在麦芽糖的五个处理中以培养基中含有6%或9%的麦芽糖,总的植株再生频率最高.蔗糖的浓度主要影响愈伤组织再生苗的百分率,总的植株再生效率、花粉植株的频率以及花粉植株染色体自然加倍的频率.本研究获得的单倍体品系已被应用于育种程序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优良小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以扬麦158和郑麦9023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了Dicamba和2,4-D及KT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Dicamba和2,4-D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88.7%,最高可达95.1%,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激素诱导的愈伤组织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分化时,再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基因型小麦用Dicamba诱导的愈伤组织比2,4-D诱导的愈伤组织具有更高的再生率。在分化培养时,培养基中添加5mg·L-1 KT比添加3mg·L-1的分化效果更好,但不同浓度KT对愈伤组织分化的效果因诱导激素的配比和基因型而异。扬麦158的综合指标更优,平均再生率可达20.1%,比郑麦9023高6.6%;采用4mg·L-1 Dicam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配合5mg·L-1KT分化培养更有利于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尽快获得有价值的抗病材料,近年来日益广泛地采用植物细胞选择的方法.这是一种用细胞和原生质体大量再生植株的最有效的培养技术.其育种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胚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导致嵌合植株的再生.为缩小愈伤组织用量,有时将其安排在选择性的原生质体培养基上.将原生质体放在含有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和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滤液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终于研制出了烟草品种CaMcyH的愈伤组织.用这种选择到的愈伤组织曾获得了抗某些病原体的嵌合植株,经研究,证实其确系愈伤组织的后代.  相似文献   

16.
小麦近缘野生种抗除草剂Dalapon变异体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发掘小麦近缘野生种抗除草剂资源,用在培养基中添加除草剂的方法对几个小麦近缘野生种细胞系进行了变异体筛选。结果表明,从黑麦草T ove中筛选到了抗4.32 mm ol.L-1D alapon的愈伤组织,该浓度下愈伤组织存活率为0.56%;从长穗偃麦草R 123中筛选到了抗2.88 mm ol.L-1D alapon的愈伤组织,存活率为0.59%;从黑麦草N apoleon和卵穗山羊草Y 100中均筛选到了抗1.44 mm ol.L-1D alapon的愈伤组织,存活率分别为0.49%和0.56%;方穗山羊草A e42的抗性水平最低,为0.72 mm ol.L-1,愈伤组织存活率为0.33%。对存活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水平上的鉴定表明,其仍然保持对D alapon的抗耐性;从不同浓度D alapon下筛选到的存活愈伤组织均得到了有抗性的再生植株。在种子水平上对纤毛鹅观草进行筛选,得到了0.195%的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并从优良小麦品种中筛选出高再生率基因型,选用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4种胚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成熟胚脱分化率及形成愈伤组织质量的影响,6种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再生的影响及2种生根培养基的生根效果;并对参试品种中的高再生率基因型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用纵半切的全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质量最好;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在以下3种激素配比,即:B.IAA 1.0 mg.L-1+ZT 2 mg.L-1;E.2,4-D 0.1 mg.L-1+ZT 10 mg.L-1;F.6-BA 1 mg.L-1+NAA 0.3 mg.L-1+KT 4 mg.L-1的培养基上分化再生成苗率较高;再生苗在不加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很好。在供试的20个小麦品种中,有12个小麦品种的再生成苗率达到20%以上,其中西农928、宁春16和西农889的再生成苗率分别高达77.6%、52.7%和36.9%。B分化培养基对大部分基因型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具有比较好的通用性。本研究从黄淮麦区推广的小麦品种中筛选出的一些高再生率的基因型可以用作该地区小麦转基因研究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亚麻花药培养高频率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亚麻花药培养的诱导培养基组成成份的效果,目的是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效率。花药接种于改良的MS培养基上(培养基添加了五种不同配比的植物激素)。培养基中含有2mg/L2.4-D和1mg/LBAP比相同成分培养基中含有1mg/LNAA和2mg/L6-BA(CK),愈伤组织再生苗的百分率及总的植株再生频率有显著提高。在五个处理的盐酸硫胺素的实验中,改良的MS培养基含有10mg/L盐酸硫胺素比含有2.4mg/L盐酸硫胺素愈伤组织再生苗的百分率及总的植株再生频率显著提高。在麦芽糖的五个处理中以培养基中含有6%或9%的麦芽糖,总的植株再生频率最高。蔗糖的浓度主要影响愈伤组织再生苗的百分率,总的植株再生效率、花粉植株的频率以及花粉植株染色体自然加倍的频率。本研究获得的单倍体品系已被应用于育种程序中。  相似文献   

19.
两个栽培大豆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即提高植物生长激素浓度和蔗糖浓度,发展了一种再生频率较高的大豆植株再生的方法。从栽培大豆品种幼胚中诱导形成的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可以进一步分化出芽和根,发育成完整植株,中黄4号植株再生频率最高可达39%,早熟18号仅得到了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利用卡那霉素筛选的小麦遗传转化的有效体系,采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小麦品种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处理,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同诱导培养时间下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筛选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小麦品种河农827在N培养基上诱导培养14d得到的愈伤组织在含有15mg.L-1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筛选,效果较好。基因枪介导转化河农827的愈伤组织,用卡那霉素筛选得到的抗性再生苗经PCR检测,检测出12.5%的阳性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