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鱼类新的育种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性反转和遗传工程,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或解决一些用常规育种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分子标记的发展,比较了共显性标记和显性标记用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优缺点.介绍了开展分子标记育种研究的基础研究--连锁图谱和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同时还对国内外已开展的标记辅助的家系育种和QTL研究为基础的性状选择育种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着重探讨了分子育种理论及作者建立的有关鲤的3种分子标记指导的育种技术.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及分子育种的实例介绍,旨在加快分子选择手段与常规表型选择的结合,从而推进分子育种技术在中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1 现代生物技术在水产业的应用 生物技术是解决传统技术无法或很难解决的生产上或技术上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生物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设计、构建生物新品种的可能性,这是常规育种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用生物技术培育水产养殖新品种,一是周期短,速度快;二是成效大,可快速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等优良品种;三是定向性强,可控性程度高,可避免盲目探索。  相似文献   

4.
养殖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养殖对虾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将传统的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加快培育优质、抗逆对虾养殖新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现代鱼类育种技术,包括常规育种技术(即杂交和选育),鱼类性反转技术,染色体组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五个技术领域。鱼类的常规育种,在1871年以前是自发的,无计划的。1871年,俄国科学家进行鲟×闪光鲟杂交,并指出了鱼类杂交育种的前景。此后,鱼类的杂交育种才进入有计划的轨道。本世纪三十年代,Kirpitchinckov发现鲤鱼品种间杂交存在杂交优势,并在生产上实际应用。五十年代以来,鱼类常规育种发展迅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鲤鱼、虹鳟、沟鲶和罗非鱼。选育出一些品种,品系和杂优组合,同时,在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鱼类的常规育种仍然是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建鲤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其品种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常规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作者详细介绍了建鲤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建鲤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往,杂交育种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育种手段,六十年代以来,一些新的育种技术应运而生,现就杂交、雌核发育和多倍体等育种方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是分子育种手段中的一种,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育种过程中形态学标记数目少、受环境影响大、选择准确性较低的不足,而且可以进行早期选择,大大提高育种效率。鲟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鲟鱼浑身上下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83,(2):75-78
鱼类的常规育种,是指用杂交加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鱼类人工杂交是育种的基本手段。目前世界上人工培育的新养殖对象,大多是通过杂交的途径育成的,通过杂交,改变鱼类的遗传特性,将两亲本的优点集中于杂种,以提高生长速度和抗逆性,甚至改变性比例。  相似文献   

10.
超级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是农业部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和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科技人员运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采用同种远缘避免近亲的方法,历经多年的试验研究,现已初步育成超生长的鲤鱼新品种。因其生长速率超快,故名超级鲤。笔者于2009年在东辽县营场水库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乌龙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十几年的试验,育成我国首个食用与观赏为一体的乌龙鲫(黑色鲫)新品种。从多年养殖实践看,其种质独特,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金鲫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杂交新品种,2014年连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该县隔川乡松洋村3468m~2的标准化池塘进行池塘主养黄金鲫试验,取得单产1392kg/667m~2,利润4478元/667m~2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芦台鲌鱼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8年试验育成的杂交新品种.其体侧高,头后背部稍隆起,头小、眼大、吻尖,口亚下位,口裂斜,下颌突出,比上颌略长.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任何一个农业物种而言,现代种业核心技术包括3个方而:收集与创制最优良的种质资源、建立先进实用的育种技术、方便的可最大化利用上述资源的数据库及网站。针对鲤这个水产养殖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及合作单位经过3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创制了抗寒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三大系列种质,在此基础七已经培育出6个水产新品种;构建了基于亲本遗传距离的分子育种技术,并在常规育种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增加了统计分析和染色体操作技术,如BLUP技术、雌核发育技术等,将现代育种技术充分地运用于鲤的品种培育之中;同时建瓿了涵盖表型、生物学特征、一般遗传参数的鲤种质数据库和涵盖基因、标记及经济性状QTLs的鲤基因组数据库,使鲤具备了现代种业需要的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的完整数据库。综上所述,初步构建了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承担,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省嫩江水产研究所参加的“八五”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鲤鱼当家品种培育研究”课题,在育种专家沈俊宝研究员主持下,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用了15年的时间,通过杂交(单交、复合杂交)、回交,建立三杂交种的  相似文献   

16.
郭红会  胡振  张金刚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6-019606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长期以来致力于翘嘴鲌良种选育工作,现已构建了两个翘嘴鲌育种基础群体。本文通过比较此两个育种基础群体与未经选育的常规群体的生长性能,为进一步开展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鱼为翘嘴鲌南方群体、北方群体和常规群体,其中南方群体和北方群体为育种基础群体,常规群体为未经选育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正金边鲤(暂定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联合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和融水苗族自治县融荣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单位,以融水田鲤野生群体为选育基础群体,以典型背部金边性状和生长性状选育方向,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选育出的适合稻田养殖的鲤新品种。2020年5-9月,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荣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金边鲤、建鲤与福瑞鲤的稻田养殖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樊铮 《内陆水产》1996,21(6):17-18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草鱼饲料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但草鱼育种成活率低,规格小,一直制约着草鱼种的产量提高,是多年来生产草鱼种存在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高草鱼种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探索草鱼育种技术,1991—1994年,我们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本州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多次失利的原因,特将州内试验规模大、情况又复杂的大山水库1982年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生产的全部数据加以系统整理,试图通过分析,找出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影响网箱育种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为长白山北麓大中型养殖水域网箱育种生产方案和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