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钼锌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大白菜硝酸盐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钼锌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大白菜硝酸盐积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钼肥能明显降低大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单施钼肥对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最有利;钼锌与不同肥料配施还可以促进白菜生长发育、改善品质及提高产量;钼锌与复合生物肥配施对VC、铁、蛋白质、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的提高显著;在大白菜种植中最好是施用复合生物肥并根外追施钼锌等微肥。  相似文献   

2.
将预先调整氮、磷、钾含量后的沼渣作为肥料应用于珍珠岩与蛭石混合基质栽培苗用型大白菜,
研究2 种无机基质配比及3 个沼渣施肥水平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
比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有显著影响,沼渣施肥水平次之;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珍珠岩与蛭石为1V∶2V 的
基质处理的苗用型大白菜各形态指标、VC 和可溶性糖含量、单株干鲜质量及产量均高于2V∶1V 的基质
处理;在相同基质配比条件下,随着沼渣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苗用型大白菜的株高、最大真叶长、最
大真叶宽、真叶数、单株干鲜质量、产量及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但36.6 g 单株施肥量处理与44.0 g 单
株施肥量处理间除最大真叶宽、硝酸盐含量外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采用珍珠岩∶蛭石为1V∶2V
的混合无机基质、单株沼渣施肥量36.6 g 的栽培效果较好,苗用型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品
质好。  相似文献   

3.
<正>苗用型大白菜是上海地区夏季高温期间主要栽培的绿叶菜品种之一,但生产上耐热性好、抗病性强、商品性佳、品质优良、产量高的苗用型大白菜品种数量较少,主要以早熟5号为主。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抗性好、品质优良的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我们于2012年在上海田仔蔬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现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苗用型大白菜是指以鲜嫩的绿叶、叶柄为产品的速生型大白菜,近年来其生产及消费呈现增长趋势。未来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将向专用化、系列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栽培季节和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大白菜作为冬春季节市场上主要蔬菜产品之一,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而近年来,其栽培和消费模式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由以往要求的叶球大、产量高及秋季栽培为主,转为大型菜、微型菜、娃娃菜、苗用型大白菜及春、夏、秋多季节栽培,露地、设施多种形式栽培并存(张凤兰,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极易累积硝酸盐,美国学者White曾指出,人体摄人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蔬菜硝酸盐的积累,一方面与蔬菜种类、品种、器官组织等作物品种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施肥、光照、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中施肥是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肥料配比、不同氮肥用量以及施用生物肥、叶面肥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以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2种稳定性肥料添加剂Ⅰ、Ⅱ对大白菜硝酸盐积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性肥料添加剂,特别是稳定性添加剂Ⅱ能显著提高大白菜的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稳定性肥料添加剂Ⅰ、Ⅱ,收获期大白菜球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94%、10.12%,维生素C含量提高0.98%和7.45%.  相似文献   

7.
氮肥形态与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追肥用量增加,大白菜内叶硝酸盐含量增加,外叶则维持在一定水平,大白菜外叶硝酸盐,大白菜施用尿素比习惯用碳酸铵更有施利于获得高产,大颗粒尿素又优于普通尿素,且净菜产量高含量高于内叶.习惯种植的高施氮肥不仅产量低,净菜率低,而且使大白菜外叶硝酸盐累积水平高,并使土体中残留大量硝酸盐.  相似文献   

8.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春秋王大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硼微肥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锌、硼微肥均能提高V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同时降低硝态氮、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叶面喷施0.3%锌、0.3%硼微量元素肥料时.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株型紧凑,单球质量和产量最高,分别...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对菜心可食部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微生物肥料、鸡粪、猪粪以及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对蔗渣基质栽培菜心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等氮量的无机肥(对照)相比,鸡粪、猪粪及微生物有机肥的菜心,其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为517.6~725.1 mg/kg FW,比对照低47.7%~66.9%,达到国家规定的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标准(≤3 000 mg/kg)(GB-15401)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标准(≤750 mg/kg);微生物肥料显著增加可食部分的产量,有机肥处理及有机肥+微生物肥的处理的产量相当于对照的85.1%~106.7%;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均能提高菜心可食部分的VC及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微生物肥料与鸡粪的配合施用的菜心可食部分产量较高,而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品种、不同灌溉方式及保水剂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相同时,早熟北京新三号比北京新三号大白菜的产量高,水分生产效率也提高;采用隔行交替灌溉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保水剂处理可以促进大白菜生长,提高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对品质影响不大.因此,建议采用早熟北京新三号品种、隔行交替灌溉,配合施用保水剂的大白菜综合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滇池北岸韭黄生产基地52份韭黄和109份韭菜样品硝酸盐含量分析并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韭黄硝酸盐累积规律以及光照、氮肥、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和硫磺)对韭黄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韭黄硝酸盐含量为379.2~1 354.6 mg·kg-1(均值774.1 mg·kg-1),而韭菜为258.2~3 878.0 mg·kg-1(均值1 615.7 mg·kg-1)。韭黄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为:黄绿叶>叶鞘>叶片。早上6:00韭黄揭棚见光后,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12:00后又逐渐升高,下午2:00达最大,随后又下降。田间试验证实,减施20%的氮肥用量,韭黄硝酸盐含量下降13.6%,产量没有影响;双氰胺的施用使韭黄硝酸盐含量下降12.9%,并提高其产量11.1%;硫磺的施用可以增加韭黄产量13.5%,减少硝酸盐的含量8.6%。早上韭黄揭棚见光也能显著减少其硝酸盐含量。可见,上述措施能有效减少韭黄硝酸盐含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不同品种对硝酸盐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正平 《园艺学报》2005,32(4):698-700
 将17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浓度氮素水平下营养液栽培, 分析各品种不同时期硝酸盐含量, 发现不同品种之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 最高和最低者相差两倍以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同硝酸盐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负相关, 但是也有硝酸盐含量低, 同时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低的品种, 通过分析认为可以通过育种途径培育出硝酸盐低积累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施用尿素、硫酸钾、复合肥、过磷酸钙和烘干鸡粪等不同配比的有机肥与无机肥,共设计了8组处理。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大白菜品质及产量;有机氮与无机氮质量比为3∶1时,其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佳。8组处理中大白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肥料品种对胡萝卜中硝酸盐含量影响试验表明,有机肥对降低胡萝卜中硝酸盐含量有良好的作用,有机与无机合理搭配,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胡萝卜中硝酸盐的含量;合理使用优质生物肥、叶面肥能明显降低胡萝卜中硝酸盐含量;化学氮肥的用量与胡萝卜中硝酸盐含量密切相关,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胡萝卜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时期对叶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钾肥种类(氯化钾和硫酸钾)和施肥方式对莴笋和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各处理莴笋和大白菜产量均以分期施钾更高,第1茬莴笋氯化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硫酸钾处理,第2茬大白菜硫酸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高于氯化钾处理;第1茬各处理莴笋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第2茬各处理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硝酸盐含量均下降,除基施硫酸钾外其余处理均使大白菜氨基酸含量提高;第2茬各处理蔬菜全氮含量变化均不大,第1茬莴笋全磷、全钾和全氯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除K1-3处理外,其余处理莴笋叶全硫含量均提高,硫酸钾各处理(除K2-4处理外)均使莴笋茎全硫含量提高,第2茬K1-4处理使大白菜全磷含量提高15.6%,其余处理均降低,各处理大白菜全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硫酸钾各处理的全钾含量明显高于氯化钾各处理;各处理两季钾素利用率以K1-4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6.
钾肥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酸性土壤上两种钾肥不同用量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钾肥均明显提高了大白菜和莴苣的产量,分别增产9.0 %~20.0 %和8.7 %~52.0 %,增产作用最大的处理均为高钾处理〔30 kg?(667 m2)-1〕。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K2S+M)处理较单施硫酸钾处理使大白菜和莴苣显著增产,分别增产14.6 %和12.1 %。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但对莴苣硝酸盐含量以提高作用为主,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施用钾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砷和铅含量,明显降低了莴苣铬含量,对其余重金属的作用不一致。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处理明显降低了大白菜和莴苣的重金属含量(大白菜汞和莴苣镉除外),提高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氮抑制剂对蔬菜产量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种氮抑制剂,研究其对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咪唑和双氰胺3种氮抑制剂的施用对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明显,降低幅度为9.6%~31.1%,而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不大;各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很低;氢醌、儿茶酚两种氮抑制剂的施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东南沿海地区有机基质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引进5个甜瓜品种,研究其基质栽培的生育期、植株长势、净光合速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5个厚皮甜瓜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生长良好,果实发育期46~63d,净光合速率19.4~23.3μmol/m2·s,667m2产量1396.8~1922.4kg,品质佳,适合在东南沿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十字花科4种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十字花科大白菜、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贮藏时间的硝酸盐、亚硝酸盐、VC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4种蔬菜以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最高,花椰菜最低;同种蔬菜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硝酸盐、亚硝酸盐、VC含量均存在很大差异。大白菜和甘蓝的硝酸盐含量为外叶>中叶>内叶,叶柄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叶片;VC含量为内叶>外叶>中叶,大白菜叶片中VC含量显著高于叶柄。不同部位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明显规律可循,但外叶的亚硝酸盐含量均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与V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亚硝酸盐含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20.
氮素对辣椒产量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施等量有机肥的前提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营养生长旺盛,株高株幅增加;辣椒产量在一定范围的施氮量内逐步增加,超过一定施氮量反而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果实和叶片的硝酸盐含量均随之上升,其中以叶片中积累量最高,其次是果皮,果肉中硝酸盐的含量最低;各处理对辣椒亚硝酸盐的积累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