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柠条锦鸡儿上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柠条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caragana Xie.Wang)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揭示其幼虫的行为、习性、活动规律以及确定其在林间的适宜抽样调查方法。[方法]应用分布型指数法和回归模型法,对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柠条绿虎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Iwao m*-m关系的序贯抽样决策模型确定了幼虫的序贯抽样模型公式及最大理论抽样公式,建立了精度分别为0.1和0.2时的理论抽样数表,为野外抽样调查、密度估计及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在幼虫为1、2、3头/株时,累计虫口数的上下限分别为536和134、281和70、197和49。[结论]所建立的理论抽样公式可在天牛幼虫调查、预测预报和防治中推广应用,对生产防治指标的制定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星天牛是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属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探讨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对上海市松江区城区6个路段的二球悬铃木进行了抽样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法对星天牛幼虫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天牛幼虫在悬铃木上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以个体群为基本的组成成分,环境因素是导致其聚集的原因。建立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可为星天牛幼虫抽样调查、预测预报和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斑白条天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白蜡树,本研究应用聚集指标法、Taylor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对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种群卵、幼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均呈聚集分布,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运用Iwao m*-m回归中的两个参数αβ值,建立了在不同精度下以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为防治指标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及序贯抽样数公式,计算出了抽样调查时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查询表中数据确定调查样本数。  相似文献   

4.
云南锦斑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锦斑蛾是云南樱花的一个重要食叶害虫,为揭示其幼虫的行为、习性及活动规律以及确定其在林间的适宜抽样调查方法。应用聚集度指数法、线形回归方程检验法、频次分布检验研究探讨了云南锦斑蛾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表明,云南锦斑蛾的空间分布型属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在了解云南锦斑蛾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利用Iwao的m*-m回归方程,建立了精度为0.1和0.2时的理论抽样数表,在幼虫为1头/株、2头/株、4头/株时,其累计虫口数的上、下限分别为485和121,274和69,169和42。利用Iwao提出的序贯抽样模式制定列出序贯抽样表。为野外抽样调查、密度估计及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栗山天牛是危害我国东北柞树天然林的重要蛀干害虫,长期营隐蔽性生活,3 a发生1代,自然条件下栗山天牛世代发生非常整齐而且高度同步,幼虫共6龄,经历3次越冬。该文通过对栗山天牛幼虫期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方法研究,利用聚集指标I、C、CA指标和Iwao的方法,测定空间分布型,确定最佳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旨在进一步明确了栗山天牛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为生产上更有效地防治害虫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木质部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可用频次分布拟合或用聚集度指标确定,经研究呈负二项分布。运用 Lwao 回归和 Taylor 幂法则验证符合聚集型规律。由此,确定抽样调查的最适抽样数,编制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对花椒虎天牛初龄幼虫集团、初龄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初龄幼虫集团是负二项式分布;初龄幼虫个体呈聚集分布;所需最大抽样株数为:n=1.03+(516.24)/(?);序贯抽样的上限、下限方程式为:T_0(N)=2n±6.493n~(1/2)。  相似文献   

8.
油茶毒蛾在全国各地产茶区均有发生,也是福建油茶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其为害,本人对其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不同地段的油茶林中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得知油茶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呈聚集型分布,群集性强,在林间易于发现,根据其分布特点,我们可在其幼虫期采取折取虫叶、虫枝并予以杀死等生物防治方式进行防治。也可进一步将其空间分布型运用序贯抽样技术法,进行预测预报油茶林的受害程度、等级。  相似文献   

9.
星天牛在木麻黄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纪顺  孙薇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3):39-42,32
根据四年的调查资料,应用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平均拥挤度法,对木麻黄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星天牛幼虫属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并利用其空间格局参数m~*、K、α、β值,分析了幼虫在林间聚集的原因,应用x=K_C(P_O~(-1/Ke)-1)关系,由无虫株率来估计幼虫密度。其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1/D~2(1.2715/m+0.1147),如果防治指标为0.1条/株,序贯抽样的累积虫量界限为:T_0(N)=0.1N±0.3582N~(1/2)。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集度指标测定法、线形回归方程检验法和空间频次分布检验研究皱绿柄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皱绿柄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属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Iwao的M*-m回归方程分别计算出了0.05、0.1及0.2允许误差水平下皱绿柄天牛幼虫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1.
在大量取样的基础上,利用若干聚集度指标法、频次分布卡方检验法对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在落叶松种子园内,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种群扩散为聚集扩散。在序贯抽样中应用Iwao的序贯抽样公式确定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抽样调查与几种聚集度指标检验法相结合 ,说明杨尺蛾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用Iwao的方法 ,确定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检索表 ,为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杨天牛是三北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法测定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幼虫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排斥,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子造成的;通过相关系数法检验分布型,认为用威布尔分布描述更合适;对该虫在树冠上不同方位、不同层次的聚集强度也进行了测定;同时也探讨了空间分布型在资料代换,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技术中的应用。为青杨天牛的调查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桦树林抽样调查与几种聚集度指标检验法相结合,说明花尺蛾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用1wa 0的方法,确定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检索表.为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回归分析法在检验马尾松球果害虫空间分布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黄平横坡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球果害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系昆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回归分析检验中,La—m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根据分布型的测定结果,计算出了用于林间调查的序贯抽样方程和最适抽样单元数的确定公式,制作了用于指导抽样调查的序贯抽样表和序贯分析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聚集指标法对宁夏银北地区二代林网中主要发生的枝梢害虫,光肩星天牛幼虫,木蠹蛾幼虫三类害虫进行测定,得知该三类害虫均呈聚集分布。通过M-X回归法,确定出理论抽样数和量大抽样量公式。并列出了天牛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参数估计原理,提出了昆虫空间分布型:正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的估值序贯抽样新模型,推导了不同分布的估值序贯抽样方程、最大数量抽样公式,讨论了序贯分析图的绘制方法。新模型具有计算简便、易于应用的优点,能将不同分布型的有关信息应用于抽样过程。在野外调查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昆虫种群密度是否达到防治指标,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方法也为其它概率分布的估值序贯抽样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栗瘿蜂瘿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栗瘿蜂瘿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用泊松、奈曼、负二项分布 3种公式进行拟合表明 ,瘿瘤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通过对抽样技术的研究 ,得出在不同允许误差下的理论抽样数表及不同防治阈值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分布型指数法、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对园林植物害虫桂花网蝽Eteoneus sigillatus在昆明市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桂花网蝽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上呈聚集分布,频次测定中负二项分布(似然法)卡方值为244.3291,其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产生原因可能与环境因子有关。采用Iwao的方法确定桂花网蝽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为野外抽样调查、密度估计及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通过空间分布型参数Kuno指数、聚集指标I、m/指数、扩散型指标Iσ及α、β值分析结果,滞育期幼虫呈聚集分布、个体群。应用空间分布型参数得抽样公式;序贯抽样累积虫量界限林间90%抽样可靠性指标;50条/m2需样地42块,200条/m2需样地22块,350条/m2需样地19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