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犬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案,本研究旨在从健康泌乳金毛犬的乳汁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接种于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后传代培养,探讨不同培养基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提供犬乳腺上皮细胞简单便捷的分离措施及适宜的培养方法。选取泌乳一周的金毛犬在无菌条件下收集乳汁,离心处理后得到乳腺上皮细胞,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形态学对比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角蛋白8(Cytokeratin 8)表达情况,绘制两种培养基培养下的第3代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探讨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第6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复苏活力。结果表明:1)乳汁分离可得到大量细胞团块,分别接种两种培养基后都会出现“煎蛋样”贴壁细胞,消化传代后两者均有Cytokeratin 8的高度表达;2)接种于基础培养基的细胞前期以聚集在一起的圆形单克隆细胞团块为主,传至第4代仅有少量细胞存活,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状态变差,死亡细胞增多;接种于完全培养基的细胞整体呈“鹅卵石铺路样”成片生长,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细胞状态稳定,细胞生长曲线呈现“S”形;3)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第6代乳腺上皮细胞冻存复苏后能快速贴壁并分裂增殖。综上,乳汁分离法成功分离犬乳腺上皮细胞,且与基础培养基相比,完全培养基可以更好地维持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分裂,且不影响细胞冻存后复苏的活力,为后期快速分离犬乳腺上皮细胞提供较优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麦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及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从麦洼牦牛乳腺组织中成功分离并获得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并利用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染色对乳腺上皮细胞进行鉴定。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细胞接种存活率、细胞活力等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建立并鉴定麦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结果显示,乳腺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接种存活率达91%,群体倍增时间26.97h,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S"型,细胞传至25代以上仍保持旺盛的增殖活力。可见,通过对细胞传代及反复冻存和复苏已成功建立麦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系,获得大量的乳腺上皮细胞,使麦洼牦牛物种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为建立牦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及泌乳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收集对数生长后期细胞,采用不同配方及浓度的玻璃化冻存液以及不同的冻存步骤对胶网藻HE01和小球藻HE07进行冷冻保存试验,通过复苏后的细胞存活率判断适合的冻存液和冻存步骤。结果发现,不同的微藻所需的冻存液不同。对HE01和HE07海洋微藻分别使用5%DMSO+15%乙二醇+25%蔗糖溶液和15%DMSO+15%乙二醇+25%蔗糖溶液做为冻存剂,4℃条件下30 min后,转入-20℃预冻存2 h,再-80℃过夜后投入液氮中保存,胶网藻HE01和小球藻HE07的冻存率分别为70.2%、70.59%。复苏后微藻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冻存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增殖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探讨内皮生长晕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可行性。方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扩增内皮生长晕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法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扩增后的细胞采用浓度为650μmol/L(体积比为50mL/L)和1040μmol/L(体积比为80mL/L)二甲基亚砜的培养基冻存至液氮中,24h后复苏并观察冻存细胞的复苏率、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的改变。结果采用贴壁法培养的细胞具有多种内皮细胞特性。细胞采用含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50mL/L和80mL/L)的培养基冻存后,其复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复苏后36h内50mL/L、80mL/L二甲基亚砜组均较未冻存组减弱(P<0.05),72h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苏后6h内成血管速率较未冻存组减弱(P<0.05),但30h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生长晕细胞可以进行冻存和复苏。  相似文献   

5.
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可为奶牛瘤胃生理功能和吸收机制研究和永生化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奠定基础。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从奶牛瘤胃组织中分离出瘤胃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CK-8检测细胞生长曲线,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细胞的衰老以及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来鉴定瘤胃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可以稳定的培养出瘤胃上皮细胞并且能够在体外传代大约5代;2)通过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呈单层"岛屿状";3)在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角蛋白抗原能够发出绿色荧光;4)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传至第5代,β-半乳糖苷酶被染成蓝色,同时,细胞出现衰老和停滞生长;5)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奶牛瘤胃上皮细胞的染色体数为60条。研究发现通过酶消化奶牛瘤胃组织能够获得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但只能传至5代。  相似文献   

6.
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为乳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及乳腺表达载体的检测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建立了正常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利用胶原酶和透明质酸消化法从奶山羊乳腺组织中分离并获得了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利用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染色对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了鉴定。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细胞接种存活率、细胞活力检测等生物学性状的检测建立并鉴定了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结果表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铁蛋白-硒钠、10%胎牛血清的DF12培养液中生长状态良好,细胞传至30代时仍保持旺盛的增殖活力。通过细胞传代及反复冻存和复苏实现了细胞系的长期保存,建立了乳腺上皮细胞系,获得了大量的乳腺上皮细胞。从而为开展奶山羊、奶牛等产奶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及泌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主要阐述了在以二甲亚砜为抗冻剂,不同的4℃平衡时间对PCK细胞低温保存的影响。把第24代PCK细胞悬浮于含10%二甲亚砜(DMSO)的冻存保护液,置于4℃冰箱,按不同的时间间隔取出细胞,重新培养,用来研究不同的平衡时间对细胞的贴壁率及生长的影响。将19代PCK细胞,按40min、1h、2h三种不同的4℃平衡时间进行-700℃冻存,再以较低的细胞密度(2×10~4个/mL)复苏细胞,用以研究不同的平衡时间对细胞冻存的复苏率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长时间放置在4℃,DMSO的毒副作用明显,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同直接传代的细胞相比,放置24h以上明显影响细胞的贴壁率及单层形成时间。在PCK细胞的-70℃保存中,4℃下平衡40min,DMSO不能对细胞形成充分的保护,细胞碎片较多;平衡2h以上,DMSO有影响了细胞对低温伤害的抵御能力,同样不利于细胞的冻存;平衡1h,细胞复苏及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在以二甲亚砜为抗冻剂,不同的4℃平衡时间对PCK细胞低温保存的影响。把第24代PCK细胞悬浮于含10%二甲亚砜(DMSO)的冻存保护液,置于4℃冰箱,按不同的时间间隔取出细胞,重新培养,用来研究不同的平衡时间对细胞的贴壁率及生长的影响。将19代PCK细胞,按40min、1h、2h三种不同的4℃平衡时间进行-700℃冻存,再以较低的细胞密度(2×10~4个/mL)复苏细胞,用以研究不同的平衡时间对细胞冻存的复苏率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长时间放置在4℃,DMSO的毒副作用明显,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同直接传代的细胞相比,放置24h以上明显影响细胞的贴壁率及单层形成时间。在PCK细胞的-70℃保存中,4℃下平衡40min,DMSO不能对细胞形成充分的保护,细胞碎片较多;平衡2h以上,DMSO有影响了细胞对低温伤害的抵御能力,同样不利于细胞的冻存;平衡1h,细胞复苏及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鱼类种质资源保存的目的出发,一方面以鲫鱼尾鳍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胞培养,并对所获得的原代和传代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另一方面以传代细胞为材料,采用逐步降温法和悬于液氮罐口两种方法冻存细胞,每种方法均以甘油和DMSO为冻存剂,通过计算复苏率,找到最适宜的冻存方法与冻存剂。实验结果:成功培养了鲫鱼尾鳍细胞,现已传至第7代;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呈成纤维细胞增多的趋势;采用逐步降温法和使用DMSO为冻存剂细胞复苏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鸡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分别分离培养鸡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细胞生长速率及冻存复苏率。[结果]酶消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原代生长较快,约5 d便可形成单层;2种方法传代细胞的生长速度相似,仅需2~3 d就可形成单层;使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经3~4代后,可获得纯化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经冷冻复苏后有75%~80%存活;分离纯化的胚胎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均正常,可传至12代,传代后染色体数目不变。[结论]采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培养鸡成纤维细胞均可获得ES细胞建系所需的饲养层细胞。该研究为ES细胞系的成功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肽转运蛋白对小肽转运和吸收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在体外建立原代奶牛小肠上皮细胞分离的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混合消化液对奶牛小肠组织进行消化,通过2%山梨醇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去除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肌细胞;用刮除法、相差消化法和96孔板单克隆方法来纯化奶牛小肠上皮细胞,从细胞形态学、细胞角蛋白18免疫荧光染色和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来鉴定奶牛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奶牛小肠组织,通过2%山梨醇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胞团且48h发生贴壁,但是细胞贴壁不牢。2)48h之后细胞团进一步向外辐射生长出细胞,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上皮细胞和铺路石形态。5~7d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大量增值,一部分成纤维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夹杂生长。3)通过96孔板能够单克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呈现均一的铺路石形态。4)奶牛小肠上皮细胞角蛋白18鉴定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5)通过RT-PCR能够检测到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肠肽酶的表达,成功建立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庆侠  董海龙  芮亚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85-11087,11110
[目的]建立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分离、纯化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结果]组织块培养约8d细胞可汇合成片,经胰蛋白酶分次消化,可得到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2g/L的胶原酶Ⅱ消化2.5h,更换新鲜消化液继续消化2.5h,消化悬液经74斗“滤网过滤,400r/rain离心5min,收集沉淀,重悬后自然沉降,可得到纯净的腺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所得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阳性率达到95%以上。[结论]2种方法均可得到纯净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周传丽  刘铮铸  俞英  张勤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1):4516-4524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 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皮细胞分离效率对比表明,后一种消化方式更为有效。进而取出生12 h内未吃初乳的大白仔猪,剖腹剪取其小肠段,使用联酶混合液灌注消化分离得到形态完整、容易贴壁生长的小肠绒毛细胞团。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经纯化处理,最后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两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培养周期显示,7代前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形态为典型的上皮细胞样,单层细胞呈铺路石排列,培养至第9代,细胞出现生长停滞、胞体空泡化等现象。【结论】最终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建立了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为后续的细胞建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与原代培养的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应用气管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于胶原覆盖的盖玻片上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以对数生长期不同Hps含量的菌液感染上皮细胞和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作用1、2、34、h后,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Hps对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表明,Hps可黏附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Hps对气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致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Hps对细胞的黏附力与其在菌液中含量和作用时间有关,以菌落形成单位计,当含量为1.0×108mL-1且感染4 h后,黏附效果最好。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大量Hps黏附于猪气管上皮细胞,只有个别Hps黏附于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说明Hps对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远强于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利用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黏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5.
安淮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得到安淮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成功构建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材料。以安淮山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为材料,采取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结合的二步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对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特异性基因Pax7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PCR扩增加以鉴定。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其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密度增大,细胞呈梭型。所得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具有较为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经免疫荧光染色法以及PCR鉴定发现细胞系中有Pax7基因的表达。通过上述材料和方法,可获得较纯的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并稳定传代。  相似文献   

16.
Isolated ruminal epithelia from caudal blind sacs of dairy goats were incubated with butyrat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Proportions of ruminal epithelium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cell division cycle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The proportion of epithelial cells in S phase and G2-M phase (PS&G2-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whereas the proportion of epithelial cells in G0-G1 phase (PG0-G1) decreased after incubation with IGF-1. PS&G2-M decreased whereas PG0-G1 increased markedly (P<0.01) after incubation with sodium butyrate. PS&G2-M incubated with IGF-1 and butyrate sodium together increased more than that incubated with IGF-1 alone; PG0-G1, howev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GF-1 enhances whereas sodium butyrat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rumen epithelial cells. Furthermore, butyrate and IGF-1, together, have a synergic effec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rumen epithelium.  相似文献   

17.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猪肌肉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选取1日龄仔猪背最长肌为材料,无菌状态下将背最长肌剪碎为肉糜状。此后采用浓度为0.2%的Ⅰ型胶原酶消化90 min,再加入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37 ℃联合消化30 min。经终止消化、过滤、重悬后将分离得到的细胞置于37 ℃、5% 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选用反复差速贴壁法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纯化,第一次纯化选择在细胞接种2 h后,将未贴壁细胞转移至新培养皿。上清液继续培养18 h后,对卫星细胞进行第二次差速贴壁纯化。当细胞密度达70%—80%时可对细胞进行传代或冻存处理。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2代卫星细胞标志基因Pax7MyoD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绘制卫星细胞生长曲线。分别添加不同诱导分化液使卫星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检测成肌分化标志基因MHC的免疫荧光,鉴定卫星细胞肌管形成情况;油红O染色及油红O定量鉴定卫星细胞诱导成脂分化效果;茜素红染色鉴定卫星细胞成骨分化能力,qRT-PCR检测成肌、成脂、成骨进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卫星细胞,刚分离的细胞折光性强,贴壁后呈梭形或纺锤形,此后细胞延展并开始快速增殖。卫星细胞特异标志蛋白Pax7、MyoD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呈阳性,表明分离细胞为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过程经潜伏期、生长期最终达到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当细胞生长至90%密度时,卫星细胞会出现自融合现象。对分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分化后,可见邻近卫星细胞融合形成大量粗长肌管,多核肌管呈方向性排列,成肌标志蛋白MHC染色呈阳性。qRT-PCR结果显示标志基因MyoD、MyoG在成肌诱导分化过程中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成脂诱导后细胞形态变为三角形,连续诱导发现脂滴出现并聚集成大脂滴,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红色葡萄样脂滴。油红O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成脂诱导过程中甘油三酯含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各时间点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qRT-PCR结果显示,PPARγ基因表达量在诱导中后期高表达;FABP4在诱导分化第6天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点(P<0.01);CEBP/βHSL表达趋势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诱导成骨分化后,发现细胞形态变为不规则状,诱导后期细胞复层生长形成骨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可见圆形不透明钙化结节,数量和密度较未诱导时期都明显增加,结果表明细胞出现成骨向分化。成骨标志基因BGLAPRUNX2的表达量也随诱导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相比未诱导细胞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联合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实现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所得细胞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未来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pH和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SCFAs转运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表达影响,设计6组试验,每组3个重复,培养24h之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结果表明:在添加SCFAs条件下,pH 6.2、6.8和7.4之间的MCT1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pH 6.8且添加SCFAs条件下,MCT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缺乏SCFAs pH 6.8和7.4试验组(P0.05);pH 6.2的MCT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H 6.8和7.4(P0.01),MCT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缺乏SCFAs(P0.01),NHE1、NHE2和NHE3表达量显著高于缺乏SCFAs时的表达量(P0.01);随着pH的降低,NHE1、NHE2和NHE3的表达量逐渐上调,而在缺乏SCFAs条件下,GPR41不表达;在添加SCFAs之后,显著激活了GPR41的表达。研究发现SCFAs能够显著加强奶牛瘤胃上皮细胞SCFAs转运蛋白和GPR41的表达量,从而证明细胞对SCFAs的吸收主要依赖于SCFAs转运蛋白和GPR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