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从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一些项目论证以及村民权益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出发,对于更深层次农村土地亨利过程中的症结进行分析探究,寻求能够快速解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在整理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途径,促使能够更为规范的进行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帮助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保证农村经济整体提升并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生产、生活、乡风、管理以及村容五个方面出发,以农村建设用地为主体,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的主要手段是进行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它能够很好的缓解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很好的进行农村土地资源的良好配置,有效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本文在研究土地整理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土地整体问题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完善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农村土地整理为平台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出了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新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土地整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的安排、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农业技术创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土地经历了很多次的开发整理。在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应该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想要顺利进行农村土地的开发整理工作,必须明确农村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如果盲目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势必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土地归属权纠纷。本文具体研究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细节,对提高我国农村土地的利用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项目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理区域中的农业经济系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土地整理项目是推动农村改革、健全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简述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其对整理区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挂钩政策的内涵、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挂钩政策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内容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费县土地整理,对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土地整理情况及其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春  杨海娟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65-17467,1747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宝鸡市千阳县为例,论述了千阳县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特点,对11个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预测、分级,并对千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农村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提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整理中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道路建设的低碳生态影响和我国农村道路土地整理过程中现存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基于气候变化的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弹性规划原则、地域特色的低碳文化原则、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西省稷山县太阳乡的103户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模型对问卷的数据从农户基本家庭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农户整理意愿调查3个方面12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城镇的距离、年龄、房屋修建年数、闲置房屋数量、政策了解程度和自筹资金6个因素对农户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显著。农户是农村土地的使用主体,对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以农户意愿为切入点,提出了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土地资源将不断减少。为了保证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迫切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但是在农村土地整改的过程中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及挑战。对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易舟  段建南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47-51,76
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工作公正、平等、有效的实施,是保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参与主体利益博弈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参与主体、收益函数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并用长沙市宁乡县关山村宅基地整理实例予以论证,提出了逐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立法体系、适当放宽农村土地政策、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燕翔 《河北农业》2011,(7):56-58
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统称.搞好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三增",即增耕地、增产能、增价值,这是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基础;加强了资源基础建设,能够帮助实现农村的"三增",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加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改善"三生",即生产发展、生活富...  相似文献   

14.
覃炼  张坤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121-122,22
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整治的片面性和基本农田整理的局限性,得出现阶段的基本农田整理方式对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和耕地质量逐渐下降的现状改变不大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农村宅基地整治的基本农田整理的新方式,即在基本农田整理过程中将位于基本农田周边和内部以及侵占耕地建房的宅基地拆迁,空出的土地开垦成新耕地。经过分析发现该模式能够很好的改善农村宅基地用地粗放以及基本农田质量偏低的现状,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农村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阜康市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建设和工业化推进不可避免地征收农村土地。阜康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居民点用地粗放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保护面临着形势严峻的挑战。农村居民点整理将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对加快阜康市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原则和思路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提出了适合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关于推进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建议,为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以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协调好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阜康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缓解城镇用地矛盾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不少学者对其进行驱动力、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总结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运作模式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7.
蒋梓淳  柳健 《北京农业》2013,(18):214-215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尤为关键的是如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法。基于此,结合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的现状,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归纳为四种,并提出基于自然、社会经济限制条件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构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相关建议,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农村土地资源短缺情况严重。要通过加强对于农村土地整理,最终维持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该文就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探讨分析可知,实施农村土地整理可以有效缓减人地矛盾,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提升土地质量,优化用途。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分类、功能规划,产权改革以及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机制等途径,进一步优化现有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韩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07-6808,6812
农户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基本决策主体,农户的支持和配合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以此为出发点,该研究基于对南京市、徐州市的问卷调查结果,利用Probit回归模型对两市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影响作用和程度大小,并对两市农户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提出应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明晰宅基地产权等建议,推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王国章 《吉林农业》2010,(12):58-59
我国是人均占有耕地量很少的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土地整理的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内容、关系,以及农地整理产业化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农地整理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快农地整理产业化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