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规模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少、覆盖带动面小。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覆盖农户、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的比例都不高,特别是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土地不连片、不适合大机械作业,更谈不到规模经营,与我县农业大县的地位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有限,实体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  相似文献   

2.
赵梦丽  刘守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21-11523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目前合作社正在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大量的不规范问题。该研究基于对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如成立及发展过程不够规范、组织管理制度不规范、分配机制不够合理、财务管理系统不够规范、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政府对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支持不足等。结合案例分析及实际情况提出了7点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印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我国合作社发展迅速,在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生产、衔接产销、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合作社数量不实、质量不高的问题,有不少合作社有其名无其实,沦为“空壳社”,给合作社整体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为加强合作社规范管理,提升整体素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蒙阴县工商局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工作,重点落实指导和服务。一是积极指导合作社加强合同管理,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合法的涉农合同主体做强、做大。蒙阴县文友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之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这为新时期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河南省偃师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指导下,在优势产业带动和政府引导扶持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一批示范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较快,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规模小、覆盖面不广、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扶持力度不够、法律地位不明确等,发展农业合作社,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1.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专业化合作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但总体上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合作领域窄、资金薄弱、辐射带动小、管理不健全、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摸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少、覆盖带动面小.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覆盖农户、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的比例都不高,特别是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土地不连片、不适合大机械作业,更谈不到规模经营,与我县农业大县的地位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有限,实体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真正联合起来合作经营的农户少,由成员共同投资搞加工、仓储、包装等项目的合作社就更少,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农民协会、研究分那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层面上,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还比较弱.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也不平衡,多数地区明显滞后.其原因在于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美国同属农业大国,存在数量不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美国农社历经180年发展已经形成覆盖面广、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合作组织。中国农社起步晚、发展缓慢,带动能力弱。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农社发展情况,对于中国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农业信息化在“十五”我国落后农业大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和实施超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方略。“十五”期间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 ,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  相似文献   

11.
张喆 《农民致富之友》2014,(21):112-112
<正>近年来,肇源县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将其作为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目前,肇源县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05个,吸收入社成员2.2万户,带动农户2.6万户,吸纳股金6500万元。各类合作组织成功创建24个"农字号"品牌,其中获得了16个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主体,但其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对长沙县农业局有关人员、部分合作社的访谈调查以及对100个入社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的辐射带动面、资金、管理机制、相关人员科技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自身优势在促进农技进步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长兴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5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推进了农业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更好地培育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仙居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这些以“合作社 农户”模式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发展农村合作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刘婷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48-3651
近年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河南省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连年位于全国前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独特的产业优势.在分析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空间、产业分布及其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带动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对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舟曲县农业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带动性强、参与度深的特点,但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不平衡、内部机制不健全、人才和资金缺乏等困境,提出加强规范化提升、联合发展、优化政策扶持和创新金融保险等推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制约,带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按照“运作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要求,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扶持,农业大户牵头,龙头企业带动,农技人员引导”的良好格局,有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央、省、市各项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的出台,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如雨后春笋,成为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的有效载体。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80个,居全省第一。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模式是“三依托、三依靠、一联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加强科技服务、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更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哈尔滨市作为全国农业大市和国家粮食主产区,如何充分利用“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优惠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其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方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