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2个菜豆品种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强对收集的菜豆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筛选出适合弱光照、高降雨量地区栽培的菜豆品种,对32个菜豆品种进行栽培学实验,从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含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紫花品种11份,白花品种15份。矮生品种6份,蔓生品种26份。单株产量超过0.25 kg的有7份,不足0.15 kg的有7份。鲜荚蛋白质含量超过5 g/100 g的有9份,维生素C在26 mg/100 g以上的有8份,可溶性固形物超过4.3%的有9份,总糖含量在2 g/100 g以上的有4份。‘新选白不老架豆’、‘红花四季豆’、‘架豆1’等几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好,营养价值及产量较高,适合在光照弱、降雨量较大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优质农家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4份农家菜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对适应性、生态特征、植物学性状、嫩荚的性状、产量的试验调查分析,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种质资源提供生产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露地栽培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收集到的8个菜豆品种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进行比较,共筛选出95-6-7菜豆、春丰四号、泰国架豆王3个适宜在太原及其周边地区露地栽培的品种,为当地菜豆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杞麓湖临湖周边种植的早熟鲜食蚕豆品种,引进9个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长、百荚鲜重、单株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提高3个性状中的任何1个均对产量有促进的作用。不同蚕豆品种表现出开花期和结荚期生长的不一致性,‘云豆早6’和‘云豆早7’开花、结荚均比其他品种早,采荚期也最长;‘云豆早6’和‘玉豆3号’在研究区域种植有很好的产量潜力,但是年度间和地区间的高产稳产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淄博地区早春栽培的品种,笔者以30个西葫芦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试验,测定了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抗病性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16号‘冬丽’和19号‘东葫2号’2个品种适合在本地区进行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常用25个菜豆品种为试材,在旱作模式下对各菜豆品种的产量、植株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及相关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山西省旱作条件的优良高产菜豆品种。结果表明,极早皇后、红玉架豆和早鲜嫩的产量较高,分别为51 119.75、57 398.35、57 081.05 kg/hm~2;不同植株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茎粗、叶片数、地上鲜质量及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极早皇后、红玉架豆和早鲜嫩可作为旱作主栽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6个蔓生菜豆品种的生育期、豆荚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性状,筛选出适合德州地区露地栽培的蔓生芸豆品种。结果表明,盛优1号熟性适宜、品质较优、产量较高以及抗病性较强,较适宜德州地区露地栽培,金龙王架豆和富友928次之。  相似文献   

8.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亟待拓宽的问题,利用54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查,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13.347,平均相似系数为3.761,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大于平均值有211个品种。此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较窄,相似程度较高,大豆品种选育需要拓宽。对大豆8个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单株粒重和单株荚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58),其次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粒重(0.274)>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0.218)>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0.198)>油分含量和百粒重(0.18)>蛋白质含量与单株荚数(0.142)=百粒重与单株粒重(0.142)>有效分枝数与株高(0.103)>有效分枝数与油分含量(0.1)>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粒重(0.083)>单株荚数与株高(0.077),其他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的主要大豆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单株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以及有效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所决定。对供试540个品种6个重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有单株荚数和百粒重2个性状,单株荚数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有效分枝数增加而提高,而百粒重的增加,则是通过株高的减少实现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单株荚数(0.814)>百粒重(0.367)>油分含量(-0.117)>株高(0.032)>有效分枝数(-0.022)>蛋白质含量(0.008)。根据对照品种表现,对54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育种价值进行了评价。产量性状较突出的种质:黑农19、龙黑大豆2号和龙品黑09-518;百粒重较大的种质:‘九农14号’、‘长农15号’、‘岭引2号’和‘嫩良6号’;油分含量较高的种质:‘垦农18’、‘长农17’、‘垦丰6号’、‘九丰10号’和‘垦鉴豆15’;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质:‘永吉紫花猪眼豆’、‘白秣食豆’、‘小粒秣食豆’、‘绿瓤黑豆’、‘宾县黑豆’和‘吉林27号’。  相似文献   

9.
<正> 菜豆(俗称芸豆)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为掌握山东地方菜豆品种的质量性状,便于选种和生产利用,我们在“七五”期间对已收集到的172份菜豆品种资源进行了嫩荚产品干物质、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测定,筛选出一批质量性状较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芸豆又称菜豆、架豆、四季豆、芸扁豆、芸架豆、泥鳅豆或龙骨豆。它是豆科菜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豆类蔬菜。以荚果供食用,为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芸豆按食用部位分为英用类型和豆粒用类型,按豆荚质地分为硬荚和软荚两种类型,其中硬英类型采收豆粒,软英类型以采收嫩豆英为主。  相似文献   

11.
201 5年引进三个架豆品种在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产量和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箭特嫩架豆、大民棵六斤、特优特架豆王。  相似文献   

12.
海岛棉品种区域试验是进行生产试验和新品种审定的基础。为了克服传统品种评价的局限性,增强海岛棉新品种在筛选、推广、示范、利用方面的竞争力,为制定育种目标,挖掘高产优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异分析法,对27个海岛棉品种(系)的14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H3549’的综合同一度最大,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好,14个性状中有96.79%的性状达到了育种目标的要求,其次为‘33687’,这2个品种产量与其品质性状都具有相对优势,综合性状较好,为优先考虑推广品种。‘K-379’、‘X-2038’、‘H5161’、‘TH-314’、‘DJ10149’、‘G-92’、‘JSH12-3’、‘元龙10号’、‘塔09-164’等品种(系)的伸长率、比强度、产量、株铃数低,马克隆值略高,并提出今后改良的方向。‘DJ09-172’、‘长丰2号’、‘塔08-362’、‘塔09-324’、‘塔10-280’、‘11-616’6个品种(系)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较低,需进一步试验观察或给予淘汰。同异分析方法运算简便,易于掌握,在海岛棉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应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迁菜豆1号’是宿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菜豆新品种,是由农家品种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生育期83 d左右,株高约3.5 m,植株蔓生,花紫色,第一花序着生在6~7节上,每序4~8朵花,单株结荚41个左右,荚长17~22 cm,横径0.9~1.2 cm,荚单重12.3 g左右。该品种产量高,鲜荚总产量在21 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范君华  刘明 《农学学报》2016,6(10):16-23
海岛棉品种区域试验是进行生产试验和新品种审定的基础。为了克服传统品种评价的局限性,增强海岛棉新品种在筛选、推广、示范、利用方面的竞争力,为制定育种目标,挖掘高产优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异分析法,对27 个海岛棉品种(系)的14 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H3549’的综合同一度最大,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好,14 个性状中有96.79%的性状达到了育种目标的要求,其次为‘33687’,这2 个品种产量与其品质性状都具有相对优势,综合性状较好,为优先考虑推广品种。‘K-379’、‘X-038’、‘H5161’、‘TH-314’、‘DJ10149’、‘G-92’、‘JSH12-3’、‘元龙10 号’、‘塔09-164’等品种(系)的伸长率、比强度、产量、株铃数低,马克隆值略高,并提出今后改良的方向。‘DJ09-172’、‘长丰2 号’、‘塔08-362’、‘塔09-324’、‘塔10-280’、‘11-616’6 个品种(系)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较低,需进一步试验观察或给予淘汰。同异分析方法运算简便,易于掌握,在海岛棉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应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合密云地区栽培的高品质优质,口感好,并受市场欢迎的日光温室秋冬茬高品质番茄,选取了‘京采6号’‘原味1号’‘草莓味番茄’‘光辉101’4个品种在温室内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京采6号’从植株生长势、坐果率、果实性状、抗病能力、产量各方面都表现较好,产量可达4890.15 kg/667 m2、糖度(可溶性固形物)9.6,是符合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的优质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在早春茬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菜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科架豆王、天科架豆王和长城架豆王折合产量分别为62200.00kg/hm^2、59343.33kg/hm^2和58350.00kg/hm^2,比对照品种特长无筋架豆王分别增产11.23%、6.12%和4.35%,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好等特性,适宜天水市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豆新品种,筛选适应山西晋南地区的新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晋南8个绿豆品种,从产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等8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绿1号’‘、18罗汉’‘、晋绿豆6号’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7422、0.7288、0.6642,与理想品种较接近,综合评价好,且具有较高的产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晋绿豆1号’和‘晋绿豆4号’灰色关联度低,分别为0.5405、0.5122,综合评价差,且各项评价指标均低于平均值。该评判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一致,可以作为品种推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浙江省秋季露地栽培的菜豆品种,选择了目前在浙江省有一定栽培面积的8个菜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从生长、抗性、产量及商品特性方面考查比较,红花黑籽四季豆、红花黄褐籽四季豆、浙芸4号、杭州高温架豆和浙芸3号品种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在黄荚菜豆育种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诱变获得遗传物质变异进行黄荚菜豆新品种(材料)选育研究的结果表明,用20g/kg秋水仙素溶液较长时间于室温下处理平凉黄荚菜豆萌动的种子,从其变异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的单株豆荚色仍为黄色,荚长和单荚重明显优于原平凉黄荚菜豆,经过3代系选,从中选出了主要性状(黄色豆荚、肉质半透明、荚长、单荚重)均能稳定遗传的褐-圆、褐-扁、白-圆、白-扁4个株系,其产量均高于原平凉黄荚菜豆,荚色、品质、商品性等均能保持原平凉黄荚菜豆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宜江苏省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菜豆新品种,于2019年进行了春季菜豆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菜豆品种中,"苏菜豆2号"的产量和综合性状均表现较好,值得在江苏省推广种植。"架豆王3号"和"天马荷兰巨龙王"在本试验中高感根腐病,感病原因需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