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储藏的粮食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其中运用较多的储藏技术是机械通风控温技术。这项技术是由原始的自然通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粮食在仓储过程中出现霉变、陈化等现象。基于此,本研究对机械通风控温技术在粮食仓储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分析,旨在达到安全储粮、延缓粮食品质沉降和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控温气调储粮在浅圆仓储粮中的运用项目成果简介该项目在于研究控温气调储粮在浅圆仓储粮中的运用。经过三年的努力,从科技研发到示范应用层面,全面系统研究了应用理论、技术工艺、充氮技术设备等,通过示范应用获得了实仓应用关键技术参数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推广。该项目研究了浅圆仓控温氮气气调储粮上冲下排工艺、上冲上排工艺、尾气回收利用工艺等应用研究,摸索出了浅圆仓氮气气调储粮成套工艺,  相似文献   

3.
绿色储粮     
张红 《云南农业》2005,(3):14-14
实现绿色储粮,减少粮食污染,延缓粮食劣变最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即机械通风、低温储粮、气调储粮、惰性粉储粮。1.机械通风即一定条件的外界气体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差作用下沿着粮堆中的空隙穿过粮层,从而改变粮堆内气体介质的参数,调整粮堆温度、湿度等,达到使粮食安全储藏或改善加工工艺品质的目的。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是近代工程技术对粮食储藏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储粮保护工作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熏蒸剂和保护剂抗药性、代用药剂的开发以及提高粮仓气密性和隔热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新建了一大批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开展了以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储粮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试点和推广,提高了我国国家储备粮库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为确保新建仓房的安全使用和粮食的安全储藏奠定了  相似文献   

5.
在高大房式仓中,用常规的粮面施药方法结合环流熏蒸中的间歇熏蒸、补药熏蒸,使粮堆内较长时间保持药剂的有效浓度,能有效地防治储粮害虫。具有杀虫效果好、经济实用、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阶段的储粮工作当中,很好地运用相关的磷化铝缓释环流熏蒸操作,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详细地分析了磷化铝缓释环流熏蒸在储粮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操作,分析了实际使用效果,力求为相关技术和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成安县是河北省集中产粮县之一,采用机械化通风科学储粮技术比较普遍,安全效果明显。在机械通风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检测粮情的变化。笔者通过对大气、仓内、粮堆三者温度、湿度相关数据的记载、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安全储藏粮食的一些经验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连日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雁湖粮库克服高温、停电、雷阵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早开秤、晚关仓,科学调度人力与设备,加快收储进度,保管好入仓粮食,综合应用通风降水、环流熏蒸、低温储粮等先进储粮技术,确保粮食安全。截至7月31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雁湖粮库已收储小麦1.2万吨。龙亢农场充分发挥粮食烘干线及3万吨仓储功能,构建了收购、烘干、收储、贸易一条龙的粮贸格局,进  相似文献   

9.
低温储藏是现代储藏技术中较常用的一种,主要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素,使粮食处于低温状态,进而增加粮食的稳定性,延缓粮食陈化,更好地保持粮食的品质和新鲜度。低温储藏作为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可靠、合理和最为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防护保鲜技术,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中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是当前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的首选方法。文章以稻谷为研究对象,在低温与常温下对同一品种的稻谷脂肪酸值作比较,结果认为,低温储藏对稻谷储藏品质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低温安全环保储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广泛应用的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对于特殊情况采取全仓薰蒸比较浪费。主要论述局部生虫时的薰蒸,表面薰蒸,有明显死角时的薰蒸,大型仓房有明显冷心时的薰蒸及储粮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粮食仓储监测技术与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仓储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储粮技术与装备信息化,避免储粮损失便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系统以PC机为主机,以8051系列单片机和温度、湿度、水分3种参数信号通道构成的测量电路为分机来构成粮食仓储监测系统,对仓储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实现智能化判断,管理粮食仓储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储粮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获得粮食储存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粮食仓储企业的重要工作目标。该文介绍了粮食储存企业的主要工作措施,以提高储粮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储粮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获得粮食储存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粮食仓储企业的重要工作目标。该文介绍了粮食储存企业的主要工作措施,以提高储粮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98-8299
在平房仓散装储藏高水分晚粳稻谷,可利用冬季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采取机械通风降温、粮堆薄膜封面、砻糠包压盖、密闭隔热控温以及内环流通风技术来保证粮食安全度夏。结果表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存粮的影响,明显控制粮温,存粮可较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防止储藏粮食变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含量、降温、熏蒸和施放化学药剂来控制害虫、微生物和霉菌。近年来,由于对粮食和食物中化学药剂含量的限制,气密和气控等储粮方法也较普遍地得到应用。谷物和食品加工技术人员一直在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储粮技术,能够安全储粮而使食用的粮食不含有任何药剂和真菌毒素。 一种通过改变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平衡而实现安全储粮和食品的方法已在巴西研制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储藏的渊源十分深远,早在新石器早期即已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粮食储藏量不断扩大,储粮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提高,成为世界上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概括我国古代储粮技术主要经验有:一、防止霉烂史载“积谷在仓,第一怕地湿房漏。”我国古代对粮技术认识和掌握最早的是防止粮食霉烂变质。约当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出土的储粮窖穴,先民们就已初步应用了防潮技术,如对窖壁用火进行烘烤。清代《授时通考》详细总结了房式仓通风散湿、防漏防潮的经验:一是仓库要修建在高燥向阳的“高阜之处”,“四面…  相似文献   

17.
农户安全储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和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农户储粮已成为粮食储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储粮分散在干家万户,由于缺乏安全储粮技术,损失十分惊人。据调查,一般农户储粮损失为10%,个别地区高达30%。农户储粮大多为原粮,主要是小麦、玉米和稻谷。储存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该课题首次对我国储粮生态区域进行了划分,为不同储粮生态区域仓型的选择、装备的配置及储粮技术的选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的经济运行方案,对优化储粮技术,提高储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首次提出了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食安全储藏评价体系,并在不同区域进行了实仓验证,为储粮技术和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全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高大平房仓内粮面采取压盖密闭,再辅以一些相应的基础措施开展粮食储藏,是控制粮温回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有效地隔温、保温,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是一项实用成熟的技术;能有效控制害虫、霉菌的发生,符合绿色储粮的要求。结合实践经验,对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采取的3种压盖密闭储粮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简明快讯     
<正>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粮食储藏的应用技术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中国粮食储藏数量大,周期长,地域辽阔的储藏需求,生态储粮技术和7个储粮区域研究正在深化;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为标志的粮油食品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较快发展;生物杀虫剂、气调储粮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粮情检测和调控技术研究即将取得突破。(曹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