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馥兰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农业》分册中将中国农业史归结为技术史,是对中国农业史的重新定位。通过分析白馥兰中国农业史研究中有关商周时期农业的定性问题、农业领域的李约瑟问题和不同类型农书的差异问题,可知其理论进路是是以技术为农业史研究的起点,借助社会的视野,集中探析技术与社会二者之间的互动,采用内外史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传统研究,从而达到新的境界。技术与社会的双重视域是理解白馥兰中国农业史研究乃至其技术史思想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农史研究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要想使农业史研究得到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就离不开农业史教育。美国建国的历史虽短,但它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农业史教育的国家之一。农业史的教学在今天的美国尽管仍不普遍,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中不无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对美国农业史教育的历史发展作了一般介绍,并以衣阿华州立大学农史研究生计划为范例,详细描述了美国农业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运作的各个环节。希望能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间农业史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口述科技史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研究中的新兴研究领域。结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两位农业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与研究的实践,对口述资料采集的前期准备、开展过程、资料整理进行总结,提出口述资料考辨利用的“多重史料互证”思路,进而初步阐释了口述农业科技史研究目的、内容和过程,以期推动农业科技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研究我国农业历史传统,察古知今,绸缪未来,对指导当代农业发展,坚持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不可或缺的史鉴作用。我国农史研究是个有成就的领域,五十年代起就组织古代农业遗产整理,大规模收集农史资料。文革之后农史研究全面兴起,全国性大型农史著作相继面世,有关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和农学各专业史的论作大量涌现。近年来又根据农业地域性特点,开辟出地区农史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宽了农史领域,使农史学科更显得生机盎然。西北农业大学的同志在地区杞史领域动意早,开发意识强,立题规划先行一步,已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而张波同志编写的《西北农牧史》,则是一部系统的宏观性的西北农史著作,更能反映他们在这一大课题中已获取的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南亚历史与文化》杂志1982年11期发表了日本农业史学家渡部武的一篇评介性文章“中国农业史研究动向”,介绍了我国目前农业史研究的动向,并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将该文内容介绍如下。在该文章的开头部分里,渡部武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史当前研究的概况,他说:“最近在中国,由于清除了“四人帮”加给学术研究的迫害,故在各个学术领域里,研究成果有如决堤  相似文献   

6.
张苏 《古今农业》2007,(4):64-64
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7日至28日在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环境变迁”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农业文化传播”。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近80位农业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主要围绕上述主题,并就农业史研究的其它相关问题作了较深入细致的研讨。西部开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学者们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历史时期农…  相似文献   

7.
李祥 《农业考古》2006,(1):60-60
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倪根金教授主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罗桂环研究员副主编的《生物史与农史新探》一书,于2005年10月由台湾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该书是为了纪念2003年11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的“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而精选集结出版的论文集。全书近60万字,共收录论文50多篇。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史、农业史等领域,诸如生物与生态思想史、生物灾害史、畜禽史、园艺花卉史、地区农业史、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史、作物与耕种史、农史研究方法等等。其中许多论文考证严谨、立论正确、新意迭出;或利用新材料,引出新研究领…  相似文献   

8.
《世界农业》2008,(3):75
2007年9月,由中、日、韩农业历史学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杨凌农科城举行.近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对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环境变迁、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农业文化传播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古代农牧业开发、生态变迁、农田水利、西北区域开发、韩民族生活文化形成、日本农业自治村落建设等农史研究的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史问题点》是日本历史学家西(山鸟)定生代表作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部第一章。《中国经济史研究》全书共分三部,而这一章则可作为全书的绪论,因为全书各部分的主要观点都在本章中得到体现。文中主要概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发展历程,并就有关农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近日偶读此文,略有所思,仅就其中两个问题,在此略陈,不对之处,祈望指正。(一)关于农史研究的方法问题。西(山鸟)先生在总结中国农业史研究概况时提出了这一问题,此处不妨摘录文中一段:  相似文献   

10.
韩国对中国农业史的研究从1960年代就开始了。现代农学进入朝鲜半岛的时间是1900年左右,但是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时代后,全面在韩国进行历史研究的时间大概是在韩国战争时期,因此中国农业史的研究时间也不算太晚。  相似文献   

11.
农业灾害学与农业灾害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农业灾害史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为时久远,成果丰硕。但与现代灾害学有密切联系的灾害史研究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总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农业灾害学与农业灾害史研究之间的关系也许成为农业灾害史研究者颇感兴趣的话题。 一、农业灾害学研究进展 农业灾害研究与农业灾害问题的日趋严重是分不开的。 农业灾害是异常的自然变异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破坏,自然界处于永恒的变动发展之中,农业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自从有了农业生产,农业灾害就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业生产受灾害的影响很大,农林牧副渔各业不同程度地遭受…  相似文献   

12.
荆三林先生是中国生产工具史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他较早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创中国生产工具史学科,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荆先生以农具史为主线,逐渐扩大生产工具史研究领域,出版《中国生产工具发达简史》和《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原则,提出中国...  相似文献   

13.
作物史是科技史和农业史重点关注的问题,五谷之一的粟的历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古代粟作史》一书在丰富的历史文献基础上就粟的起源、传播、演进、名实、品种、生产、利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是首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粟作历史与文化,构建了一部体系完整的中国古代粟作史,在谋篇布局、研究方法、内容见解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是近年来该领域难得一见的学术力作。结合该著,最后又提出了作物史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兽医(动物医学)史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兽医学与历史学相互交融形成的边缘学科,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观点研究兽医学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国兽医史主要是研究和阐述中国境内中西兽医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国兽医史研究,伴随中兽医史研究而逐步发展,20世纪是其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借鉴中国医学史研究形式的同时,汲取了兽医学(马政)、农业史研究成果,基本具备了中国兽医史学科的雏形.本文就此研究作一总结,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以期实现中国兽医史研究的再度辉煌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Ⅰ前言1987年的5月至9月,我作为交换研究员居住在与我所在单位东海大学有合作关系的上海复旦大学,从事中国农业史研究现状的考察活动。其概要,已以“中国农业史研究现况——中国农业史研究机关访问记”为题写出了报告,刊登在《东海史学》第22号(1987年刊)。该报告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实际上直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博物馆、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等研究机关,并记述了几位农业科技史研究者。报告对我在中国见闻做了恰如其份的叙述。但那报告还有一些遗漏处,其遗漏主要有二点。第一,各农史研  相似文献   

16.
弄清农业科学技术史的对象、范围内容、分期和结构体系,是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史,揭示其发展规律的重要问题。农业科学技术史是研究农业生产手段方法及农业知识理论的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农业技术属于农业生产力范畴,它应该包括农业劳动者的技能,农业劳动工具设备和农业劳动对象——农业生物。农业科学知识是人对农业生产技术中物的属性、特点与其生存环境中自然现象相互联系的规律的认识。农业技术是农业科学知识的物化和应用。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虽然包括着相同的因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技术占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技术与生物技术占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农业科技史的研究中不仅要注意生产工具的演进和变革,同时要注意生物技术的发展变化。农业科学技术的范围包括生产力的三要素,它的具体内容是:(一)农业生物的种类和品种,(二)农用工具设备,(三)农用土地。(四)栽培饲养技术方法。它与劳动者的操作活动相结合。农业技术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符合客观规律运用着物质手段和方法体系,它在历史上形成并不断的变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史的分期,以农业技术的总体特征和技术体系各部分完善程度作为标准。分为原始农业,经验农业和科学农业三个大阶段。大阶段中还应划分小的阶段。农业科学技术史的体系结构不应以农业生产部门划分,应以构成农业技术本身的四大部分来划分。按时间顺序,分类叙述其历史上的变化形态及其相互制约关系。研究方法应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克服单纯历史材料的描述和堆积。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系统的完整的农业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农业科学技术史发展的规律,有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现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来研究农业历史,这一概念使得农业生产与销售、分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许多从事农业史的学者将自己限制在农业生产之中,以至于他们不能有效地把握农业因素与其它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因为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农业的地位越来越变得相对下降,特别是在研究者将农业孤立于社会和经济生活之外的时候,越来越少的学者有兴趣来研究农业史.由于强烈地受到由诺贝尔奖得主威斯利·里昂提夫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特别是戴维斯和高登博格将其运用于农业史研究中的影响,作者展示了系统的概念,提供了大量的例子说明如何将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实际之中,忠告从事农业史研究的学者遵循.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写出更加准确的农业史,而且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界,其中包括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贡献。他的学生罗伯特·坦普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佼佼者,他的著作《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家》,以通俗的文学、扎实的考据、令人信服的论证,介绍了中国100个“世界第一”。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农史有极力的参考价值,引起了注意。坦普尔对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发现与发明考证不但精湛,而且比较广泛。为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古今农业》2005,(2):29-29
(本刊讯)为了促进中国畜牧兽医历史研究,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局、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台湾中华传统兽医学会协办,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华畜牧兽医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畜牧兽医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将于2005年10月25—28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同时还举行中华畜牧兽医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20.
牛伟 《农业考古》2016,(1):58-6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代东北农业史研究异军突起,并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崭露头角,研究队伍建设和史料编纂工作取得显著进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相对集中在农业近代化、农作物发展变迁、土地屯垦、农田水利、近代移民、农产品商品化等领域。同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可研究的空间和领域。近代东北农业史下一步的发展应当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史料的整理编纂工作;二是创新研究领域,大胆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三是农史的研究要与现阶段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