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耕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出发,分析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介绍各环节的主要作业机具和作业模式,并提出目前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些制约问题及对策。基于现有种植模式和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出黄淮海东部地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组配模式,并推荐适于黄淮海东部地区机械化籽粒收获的优选玉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
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介绍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阐述该技术的先进性、品种要求及配套技术设备,分析辽宁省发展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的条件,以期为推动辽宁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瓶颈和难点存在于玉米收获后的烘干流程环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充分实现我旗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当务之急,作者以一线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视角,介绍了这一问题成因及解决之法,呼吁相关部门、各级领导给予足够种重视,以利于尽早实现我旗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已达0.367亿hm^2左右,是第一大饲料作物,也是重要食品、医药、淀粉、酒精等工业原料,被称为能源作物。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麦等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玉米生产先后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摘穗、机械化病虫害防治,而直接收获籽粒一直是未被攻克的"难关",伴随着玉米收获所产生的大量玉米穗和籽粒晾晒、秸秆焚烧等问题也成为环保部门、交通部门及各级政府头痛的大问题。玉米全程机械化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相关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的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针对此现状,分析制约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玉米收获机械推广、应用的有效措施,以加快玉米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进程.推动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谈如何推进辽宁玉米收获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辽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同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速度相比,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缓慢。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媒体对这方面的宣传有一定的局限,农民迫切需求的玉米收获机械得不到有效的认同。二是农机推广的力度不够。小麦和水稻已初步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玉米收获环节始终是一大难  相似文献   

7.
阜新市玉米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阐述阜新市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意义,分析阜新市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具备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阜新市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主要措施,以推进全市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玉米机械化、智能化收获方式是全面实现玉米产业转型、提质增产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与小麦、水稻等技术差距较大,正处于玉米机械化果穗收获向玉米籽粒直收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玉米机械装备全面转型的重要阶段。以玉米果穗收获及籽粒直收为研究重点,详细阐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中割台高度调节、自动对行、产量检测等智能收获技术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玉米生产应加强在线检测技术,同时全面发展高效可靠的玉米收获装备,研究结果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玉米智能化收获装备的研制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从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深松、植保、灌溉)、收获等作业环节,介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内容及特点,探讨相关机械的分类及作用,为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在玉米的全部环节中,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中耕、收获、脱粒都使用机械作业。从我县特点来看,主要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深施肥、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收获和机械脱粒几个环节,重点以耕、播、收作业为主,综合计算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一般单项作业平均水平达到85%~90%以上称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1.
小麦、玉米是山东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通过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区粮食产量、栽培方式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小麦、玉米轮作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种植方式、农艺环节、配套机械种类、收获方式、良种质量等相互关联问题,探讨影响小麦、玉米主要粮食生产机艺融合的历史、经济、传统观点、经营模式、科技体制等障碍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旨在推动建设持续稳定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山东省丹参种植中机械化的作用与应用情况,对山东省丹参种植产业现状和丹参生产全程机械化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分析可得,山东省丹参全程机械化主要在种植和收获两个环节比较薄弱。这两个环节目前程度也不同,栽植环节处于“无机可用”,而收获环节中种子采收处于“无机可用”,地下根茎收获处于“无良机可用”。其他环节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在于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和田块是否宜机化方面。分析了丹参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山东省丹参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及机械直收破碎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的发展。根据山东玉米籽粒直收的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机具,按照有关标准制定了验证办法,进行了经济、适用、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具的经济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但籽粒含水率和玉米品种对籽粒机械化收获破碎率指标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了选择玉米品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以及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推广玉米、冬小麦适当晚收晚种等加快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技术的发展对策,对提高玉米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膜双垄沟相关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精量播种、种植作物收获及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特点及典型机具。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艺、农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发经济高效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全膜双垄沟生产系统高效、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盖艳芬 《湖南农机》2011,38(3):28-29
朝阳县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县城,实行机械化的种植和收割玉米已势在必行,但玉米的机械收获是制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因素.此现状不改变将会影响玉米在本县城的长远发展.文章首先分析玉米收获机械化在朝阳县的状况,并指出在朝阳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贺俊林  佟金 《农机化研究》2006,(2):29-31,36
玉米作为我国第三大种植作物,其机械化收获技术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今后几年玉米机械化收获规模和技术水平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需要工艺与农艺的相结合,需要致力于作业性能的不断改善,因地制宜地发展玉米收获机械。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大力实施,有力促进了阜新地区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但玉米机械化收获始终是制约当地玉米全程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就阜新地区玉米机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7年,重庆市永川区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各项建设任务,达到预期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水稻生产在耕地、播种、植保、机收、烘干和秸杆处理关键环节实行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示范区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5%,形成了一套适合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及农机装备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20.
韭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且经济效益好,但其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亟需实现机械化生产。结合韭菜栽培模式,分析施肥整地、开沟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处理等环节,明确韭菜生产状态及用工情况。基于机械化生产现状,论述韭菜播种及收获环节存在的问题,归纳机械化播种及收获技术特征,指出规范种植模式、改变生产观念、增加技术投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