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为提高深松机作业质量,明确气爆技术在深松作业中的工作效果,设计了气压深松机,优化了深松铲结构,并进行作业效果田间试验.深松机应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周期性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传送至深松铲出气口处,从而完成气压深松作业.以土壤扰动系数、膨松度与碎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松机作业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压深松机深松作业后,土壤膨松...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一般是指超过正常犁耕深度的松土作业,土壤通过深松可形成“天然土壤水库”。深松作业时,土壤只松不翻,可保持上下土层不乱;深松对地表覆盖破坏小,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防止风蚀水蚀,利于保墒。深松作业机械有全方位深松机、凿式深松机、V型深松机、鼠道式深松机、振动式深松机等。  相似文献   

3.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破除土壤犁底层,促进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重要手段.我省通过201 1年大力推广深松整地项目,有效提高了农民购买和使用深松机的积极性,为深松机的普及应用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又值春耕之际,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成为农民普遍欢迎的作业形式. 1春季深松作业的优点 在我省重点推广的深松作业项目中,以秋季小麦播前深松整地作业为主.其实,农机深松作业可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前四个季节进行,春季深松作业做为秋季深松作业的有效补充,还可充分接纳夏季雨水,防止形成土壤表面径流,达到抗旱或排涝效果,达到夏季深松作业的部分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农机深松作业技术是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作业,从而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的农机技术。农机深松作业技术与深耕和旋耕作业技术不同,深耕技术主要是用深耕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作业,同时起到碎土和翻转土层的作用,耕深在25~  相似文献   

5.
深松机的应用能显著改善传统农业机械化耕整地造成的犁底层深厚问题,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逐渐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随着深松机技术的发展,深松机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凸显,在分析深松作业实际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深松机的结构与特征,说明了深松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地表状况和对深松作业的要求,对比单柱凿铲式和可调翼铲式深松机的工作性能,并在玉米和小麦地进行了7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可调翼铲式深松机在间隔深松底层土壤的同时,能够全面疏松表层土壤,而且不需使用大功率拖拉机。对于旱地小麦,利用可调翼铲式深松机深松后,可以增加播种前土壤含水量,改善播种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对于旱地玉米,深松作业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为进一步推进深松作业技术,提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深松机选型意见,制定出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深松机操作规程与深松作业技术规范成了农机推广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此,山东省开展了深松作业在旱作条件下对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深松模式以及1种免耕模式对耕层土壤坚实度、容重、含水率、大土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深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四大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深松可以有效打破土壤犁底层,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防涝以及作物抗倒伏能力。机械深松技术是指拖拉机带动深松机或有深松部件的深松联合作业机具,进行疏松土壤、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耕作技术,是农业部确定的重点推广农机作业新技术。在机械深松  相似文献   

9.
1机械深松作业技术 局部深松:采用单柱式深松机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5~22%,小麦深松间隔40~80cm,深松深度23~30cm,深松时间,播种前进行,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一般2~3年深松一次,采用凿形铲式或带翼型铲深松机作业。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深松作业机具在南方大粘性、易板结及压实特别严重的土壤特性下,机具耕作阻力大、深松质量不高的问题,对带翼振动深松铲深松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机具深松部件进行运动仿真,对速度、加速度、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表明:铲翼和铲尖的切削和抬升土壤过程同步交替进行;铲尖水平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幅值很大,主要切削土壤,铲翼垂直速度和加速度幅值很大,主要抬升土壤;铲翼对土壤进行二次的破碎疏松,以较小的耕作阻力有效提高了土壤疏松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深松后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坚实度降低了54.2%和53.7%,不振动深松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坚实度降低了41.6%和48.8%;特别是在0~1 0 cm土层振动深松使土壤坚实度比深松前降低了7 0.1%,远大于不振动深松的4 2.7%;带翼深松铲振动深松相比不振动深松可以减少3.2%~27.2%的牵引力阻力,减阻效果明显。由此可为带翼深松铲结构优化和提高深松机具在南方的作业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壤深松技术不同于土壤传统的耕作法—铧式犁耕法,是少耕法的一种。为此,通过分析3种不同的深松部件对土壤的作用过程,提出了它们的松土机理,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方位深松部件与斜柱犁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利用拉伸应力松碎土壤。尤其是全方位深松部件松土范围大,深松效果好,耕作比阻小,是深松作业的首选机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触土曲面深松铲的减阻效果及不同工作参数对深松铲耕作阻力的影响,设计了5种典型准线的深松铲结构,并通过ANSYS/LS-DYNA软件对深松铲切削土壤过程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深松铲切削土壤时所受到的阻力,选择出减阻性能最好的深松铲结构。以优选的深松铲作为研究对象,对入土角、工作速度及工作深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上述因素对耕作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仿生变曲率深松铲的减阻性能最好,其耕作阻力最小(601 N);入土角为24°时,深松铲耕作阻力最小;耕作阻力随工作速度和工作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该文可为深松铲结构的设计以及工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耕作方式对砖红壤物理特性和含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横直深松、深松-浅耕和深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砖红壤的孔隙度、圆锥指数、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横直深松更有利于提高砖红壤的孔隙度,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土壤的圆锥指数,横直深松和深松-浅耕都能使土壤密度显著下降。数理统计分析表明,深松-浅耕、横直深松和深耕对含水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深松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提高砖红壤的保水能力,是合理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土壤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护性耕作被引入中国,并相继建立了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该文综述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土保持影响的研究结果,通过平均值方法对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和北方沙土区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传统耕作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水蚀、土壤风蚀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在黄土高原地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3.6%和31.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26和3.82 kg/(hm2·mm)。在东北黑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4.8%和7.1%、10.8%和8.4%及10.8%和8.4%,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32.8%和23.5%。在西北沙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著降低土壤风蚀速率,当风速为10 m/s时,土壤风蚀速率分别降低了90.2%和85.0%。   相似文献   

16.
1SZ-460型杠杆式深松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松作业可以打破犁底层,在不翻动土壤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为植物根系提供更大的伸展空间.本文针对普通深松机械作业中存在的牵引阻力大、土壤松碎效果差等问题,研制出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振动式深松机.深松铲形式为窄凿型,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样机在30cm耕深时振动作业与无振动作业的牵引阻力对比试验表明,振动深松作业可有效降低机具牵引阻力,降阻幅度可达13%~18%.  相似文献   

17.
崔可嘉 《农业工程》2018,8(5):23-24
阐述了目前山西省市场上常用的深松作业机具的结构、优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单项深松作业机具与深松整地联合机具结构、油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地过度开垦致使土地沙漠化、干旱等自然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提出了基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技术。以深松技术代替铧式犁翻耕,是利用深松机具的部件在土壤不被翻转条件下疏松土壤、打破坚硬犁底层、加深耕作土层,以此来调节土壤3相(固、液、气态)比,改善土壤内部结构,降低土壤被侵蚀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达到高产、少耕、环保的目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主要介绍了基于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旨在为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机械的制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深松耕法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其有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的作用。针对东北地区常年作业土壤耕层较浅、土壤板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行间深松机,并运用Solid Works软件对其深松铲进行三维建模。同时,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深松铲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析、模态分析、等效应力和全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深松铲的应力主要集中在铲柄与机架连接的位置,而且最大应力为38.72MPa;模态分析表明:振动频率间隔较大且不会发生共振。研究成果为深松铲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