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冰、极低温是造成果树冻害的直接原因。当外界温度降至0℃以下时,引起树体细胞间隙结冰、原生质和细胞壁间结冰及原生质结冰,破坏了细胞结构,从而使细胞失去生活力。气温下降速度快,辐度大,持续时间长,或是解冻迅速,都会加重冻害程度。果树易受冻部位是根颈、枝干、皮层、细嫩枝条和花芽,导致褐变、纵裂、腐烂和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2.
一、冻害的现象与原因 油菜的组织比较柔嫩,体内含水量较多,常易遭受冻害.主要有叶部受冻、根拔和蕾薹受冻,叶部受冻较常见.当气温低于零下3~5℃时,油菜叶片细胞间隙和细胞内水分结冰,细胞失水,叶面出现如水烫一样的斑块,然后叶色变黄、变白、干枯.当气温突然下降又聚然上升,叶片组织破坏更加严重,氮肥过多,叶片柔嫩过旺,或移栽过迟的苗容易受冻.  相似文献   

3.
油菜越冬期间,植株体内含有较多水分,组织比较柔嫩,遇到频繁的低温寒潮,就易发生冻害。一、油菜冻害的原因1、低温。油菜在持续低温和突然降温的情况下,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油菜细胞间隙水分结冰,细胞内水分外渗失水,当寒流过后,气温突然上升,蒸腾加速,细胞失...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5,(11)
<正>树木发生冻害是指树体遇到难以抗拒的低温时,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当树体组织或细胞结冰时,首先结冰的是细胞壁外面的纯水膜,冰晶面积会随着温度降低而进一步扩大,使细胞逐渐失水,造成细胞原生质浓缩状态,使胶体物质沉淀;同时会增加压力,导致细胞膜变性及细胞壁破裂,严重者导致树木走向死亡。1影响树体抗寒能力的因素树木冻害的发生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包括树品种不同、树年龄大小以及生  相似文献   

5.
宁夏春季气候变化大,易发生霜冻,很多果树遭受冻害而损失。2014年4月上旬灵武市气温偏低、霜冻频发,5月10~16日对灵武市枣树冻害进行全面调查,对该次冻害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处于萌芽期,由于低温使枣芽细胞间隙的水分结冰,细胞因受冰晶的挤压而损伤,冻害是造成枣芽无法萌动、展叶后叶片形成大量破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主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在冬季,生长过嫩的油菜叶遇到寒流叶片容易发生冻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油菜安全越冬。叶片受冻类型目前栽培的甘蓝型油菜,遇到低于-3℃的低温时,叶片容易发生冻害。表现出4种症状:一是叶片冻僵。在早晨叶片全部冻僵,叶色油绿,脆而易折,其主要原因是细胞间隙结冰。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时,冰粒消融,叶片复原。二是叶片发白、干枯。当气温降至-3~-5℃时,叶片细胞内部结冰,气温  相似文献   

7.
<正> 日光温室是指利用太阳光作为能源进行加温的农作物栽培设施。发展到现在,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花卉越冬的要求。植物可能在冬季,甚至春秋季节受到低温的伤害。受到冻害后,植物细胞间隙或细胞内结冰,原生质脱水,伤害生物膜,破坏叶绿体;受到寒害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8.
<正>油菜在越冬期间,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会出现生长异常,造成减产,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僵化苗即在寒冷的早晨叶片颜色油绿,脆而易折,呈现僵苗状态。这是叶片细胞间隙和细胞内水分结冰,导致细胞失水引起。当中午气温升高时,冰粒消融,叶片复原。但气温在0℃以下冻融交替频繁时,叶尖、叶边常常会变焦枯,气温若在-8℃~-10℃时间较长,则油菜全株都会冻死。皱缩苗叶片表皮细胞受冻,生长迟缓,当温度回升  相似文献   

9.
玉米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子水分高,低温下易受冻害.水分在胞间形成冰晶体,并呼吸细胞中的水分,使原生质脱水,冰晶体挤压损坏胚芽,使种子遭受冻害。朝阳县仅2002年就有20万kg玉米种子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10.
<正> 1 受冻症状 1.1 叶片僵化。当气温降至-3℃~-5℃时,叶片细胞间隙和细胞内水分结冰,细胞失水导致叶片脆而易折,呈僵硬状。当气温升高时冰粒消融,叶片复原。当这种冻融交替频繁时,叶尖、叶边开始焦枯,叶片逐渐变黄再变白、干枯。 1.2 叶片皱缩。叶片表皮细胞受冻,生长迟缓,温度回升时,叶片内部细胞继续生长,而表皮生长已跟不上,造成叶片皱叠收缩,严重时自行破裂。多发生于早春受冻的油菜。  相似文献   

11.
茶树受冻原因及防冻措施福建省长泰县农工部薛秋和茶树受冻都是低温引起的细胞结冰。当温度降到零下1.07℃时,茶树细胞液开始结冰,此时如果继续降温,细胞自由水也随着结冰,细胞收缩,细胞水往间隙渗透,细胞液浓度增大,导致原生质脱水、凝固而失去活力,造成受冻...  相似文献   

12.
蔬菜低温障害包括冻害和冷害。冻害是当温度低于0℃时,蔬菜细胞间水分结冰,致使细胞破裂、死亡引起的伤害,冷害是温度虽未达到冰点,但蔬菜生理机能受阻而引起异常表现。一、低温障害症状萎蔫。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蔬菜体内的水分结冰,使植株细胞破裂,引起蔬菜萎蔫,严重时则植株死亡;当遇到连  相似文献   

13.
1 茶树冻害的发生原因 茶树经过冬季的“生养休息”,为翌年春茶新梢生长储备了充足的养料,一旦大地气温回升,茶树生理机能异常活跃,细胞组织原生质浓度降低,水分增加,糖分减少,新梢一经萌发,芽叶含水量迅速提高到75%以上。如突遇降雪、暗霜、“倒春寒”等气候变化,气温大幅下降,导致茶树已萌发新梢,细胞内水分结冻,原生质遭到机械损伤,茶汁外溢,  相似文献   

14.
<正>果树体内的生物膜对低温最敏感,低温可使生物膜活性降低。表现在细胞间隙出现冰晶体,引起细胞内失水,造成冻害。一、栽培管理生长后期(8月份后)禁用氮肥,多施磷、钾肥。氮肥促进营养生长,不利于枝条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一、油菜受冻的症状 1.叶片僵化寒冷的早晨,油菜叶片颜色油绿,脆而易断,呈僵硬状. 这是因为叶片细胞间隙水分结冰,细胞失水所致.当气温回升时,冰粒消融,叶片渐渐复原. 2.叶片皱缩叶片表皮细胞受冻,生长迟缓或停止.温度回升时,叶片内部细胞继续生长,而表皮生长跟不上,故造成叶片皱缩,严重时表皮自行破裂. 3.叶片发紫由于受低温的影响,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引起生理缺素,叶绿素的形成数量减少,花青素大量形成,使叶片呈紫红色,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糖分积累少,生长缓慢或停滞.  相似文献   

16.
低温的危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温危害,又称冷害,主要发生在秋大白菜结球的中后期,当气温低于10℃时,大白菜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低于5℃时生长几乎停止.在北方地区由于寒流提前,温度迅速下降,热最不足,常会造成结球不实,产量和质量不高的现象.二是冻害.发生时期:北方地区在11月上中旬;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在10月中下旬;长江中下游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在秋大白菜收获前两周,突然有寒流或降雪,如果温度降至0~3℃,此时大白菜尚未来得及适应,再加之含水量较高,较低的温度往往使细胞间隙结冰.当温度缓慢回升时,水分还可以回到细胞质中,使细胞恢复正常的膨压.如果温度突然降至0℃以下,叶片受冻则难以恢复,会造成严重的冻害.像长江中下游大白菜可以露地越冬的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大,温度变幅小,其受害程度往往比北方轻,通常温度降至-8℃时才形成严重的冻害.  相似文献   

17.
正植物主要是通过根毛表皮细胞突起的部分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根毛细胞的浓度会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水分自然也就会从土壤中通过根细胞原生质向细胞液渗透,完成生理吸收代谢。而如果是因为人为的施肥不当,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内的水分则就会向细胞外扩散,进而是形成反渗透作用,使得细胞原生质失水,与细胞壁的分离。造成植物细胞的干枯,生命活动的停止,以及植株的凋萎和死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8,(11)
正植物主要通过根毛表皮细胞突起部分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因此,正常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会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细胞原生质向细胞液渗透,完成吸收代谢。而如果施肥不当,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向细胞外扩散,形成反渗透作用,使得细胞原生质失水,与细胞壁分离,从而造成植物细胞的干枯,生命活动的停止,以及植株的凋萎和死亡。这即是所谓的肥害。在日常园林花卉、苗木的生产及管护中,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鲍彤华  时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00-5101
[目的]研究不同冻结温度对山药片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速冻山药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山药片分别在不同速冻温度(-20、-25、-30、-35℃)下进行速冻,研究速冻前后山药细胞结构、质构、维生素C含量和失水率的变化。[结果]不同冻结温度对山药片细胞破坏程度不同。-20和-25℃冻结的山药片,其细胞内形成的冰晶较大,破坏了细胞的结构,解冻后细胞形态受破坏;-35℃冻结的山药,冻结速度较快,形成的冰晶小,对细胞结构的破坏较小。解冻后产品不仅硬度损失少,而且维生素C的损失以及失水率都最小,营养品质变化也最少。[结论]-30℃速冻是冻结山药片较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荔枝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在冬季如果受到强度较大的低温威胁,将发生冻害,轻者表现为秋梢顶芽生长点死亡,较重者则叶片干枯脱落,树皮开裂,枝干枯死,严重者整株冻死.在广东地区发生的荔枝冻害主要是霜冻和冰冻,是在无风无云的寒冷之夜,气温大幅度下降,在果树叶片,树干表面形成一层干霜,甚至地面结冰,造成荔枝的枝、叶、树干和根系受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