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专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为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可加强信息化手段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合理利用各线上教学平台对所需课程知识进行学习,更合理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加强学生的课后学习,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对所需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
崔亚亚 《湖南农机》2012,(7):191-192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留学生所特有的心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学习任务繁重、人际交往、新的环境适应能力、个人情感等等问题困扰着大部分的留学生,本文就作者所在院校留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剖析,并探讨了积极预防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LBL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讲授模式,强调知识的记忆与系统性。本文探讨了食品分析课程引入PBL-LBL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具体的实施方法,旨在为今后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一体化的理念下,更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在教学一体化理念下,体验式教学法在物流课程中的实施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物流领域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农业机械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其学习为研究生后续课题研究奠定基础,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实践脱节、师生互动少和计算复杂等问题。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及Matlab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特点,介绍该软件的讲解重点,提出了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和企业实际问题等进行教学的改革思路及措施。实践证明,教改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育技术近年来在普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热点。为此,论述了教育技术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影响和重要性,分析了教育技术在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环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对教育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再局限在教室,移动学习正悄悄兴起。然而,由于移动学习多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易导致知识的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用思维导图将各知识点的关系清楚、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声音     
《农电管理》2013,(9):8
"碎片化"学习是班组培训应该具备的特色,它就像一个大的拼图,确定一个中心点后,逐渐拓展、延伸,积少成多,最终完成"整张图片的展示"。班组培训也要以"碎片化"培训为主,走积少成多的路线。班组可以结合例会进行培训,尽可能少地占用员工时间,这样的"碎片化"知识更便于员工尽快掌握,同时也避免了"贪多嚼不烂"的现象。——国网吉林省兴安供电公司朱晓琳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对气缸体的检测技能十分簿弱。文章以项目教学法实施对气缸体检测的教学探索,通过项目教学,学生既获得了百分表、千分尺的使用和测量知识,又提高了测量技能。学生围绕项目,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小组协作探索,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探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通过气缸体检测的同时,学生也可掌握壳体类和孔类零件的检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冯爱国  陈政  李春艳 《农业工程》2017,7(2):125-12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的计算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与之适应。针对工科类的课程,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以海南大学为例,介绍了学生计算机应用现状,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需求,提出了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肖国学 《农业工程》2017,7(4):170-173
为逐步提高茶学专业学生对《茶学研究法》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对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研究法》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将国外先进的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滕威 《农业工程》2018,8(11):137-139
农产品物流模式已成为决定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始终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形成了3种典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其成功的管理模式与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该文主要分析国内外农产品物流模式,针对我国当前国情,建议建立起中国式的农产品物流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业工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大多满足于学分的完成,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且大多研究集中在导师的课题研究和个人科研成果的完成,缺乏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该文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教材出版和课题设置等方面增加仿生相关课程及创新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实践表明,仿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兴趣,拓展课题研究创新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农业工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学生学情及课程情况,立足微生物检验岗位需求,制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目标,设计改革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结果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玲  郭承育  赵琦 《农业工程》2019,9(1):88-9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以“曝气生物滤池(BAF)实验”为例,对高校环境类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性实验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或者授课教师自行录制视频音频和制作动画等方式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通过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督促学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和习题作答,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在课堂中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即时评价系统设计问卷,并通过二维码或者网络链接的形式发布给授课学生,用于反馈本次课程教学效果。“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便学生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参与在线讨论。通过“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高校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柔性电力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该课程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因此提出了柔性电力技术的案例库教学方法。将多个案例穿插在各章节中,形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案例分析为主线,以仿真软件为工具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实现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教学、答疑辅导和实训创新等功能,从平台功能模块、网络资源建设、多层次实验教学、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懒惰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正在面临极大的挑战。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迫在眉睫。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逆序教学模式,通过上课前的课堂准备、课堂翻转及课堂效果评价等教学环节,有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农业工程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还应达到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改革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创新,初步建立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由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等系列改革内容构成的教学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