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播期对油菜品种中双9号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80-9481
探索油菜品种中双9号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中双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随播种期的推迟,鲜重、株高、茎粗、单株总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都相应减少;单株实际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单株产量与单株总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株高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花序角果数显著正相关。单株总有效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一次分枝角果数与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一次分枝数极显著相关。春节前较长的营养生长期是中双9号高产的关键。江汉平原中双9号适宜的播期在9月15日左右。  相似文献   

2.
播种期和密度对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裂区试验设计对浙北地区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月31日播种,密度37.5×104株/hm2的处理小区产量最高;10月21日播种的处理中,小区产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10月31日和11月10日播种的处理中,小区产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产量性状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明显;株高、单株一次分枝数随着播期推迟、密度增加而减少,主花序长和主花序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期的推迟,越冬率、干物质积累相应降低。株高、茎粗、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减少;不同播期处理间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粗、角果长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和全株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因此,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冬油菜适宜播期在9月5日~15日。  相似文献   

4.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湘杂油7号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芥酸和硫苷含量等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千粒重与播期和种植密度关系则不明显;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变异因子,其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综合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以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135000株/ha最好。  相似文献   

5.
浙北稻田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北稻田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的研究表明,直播油菜的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株高等主要生物学性状随播期和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产量性状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在同一播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减少,而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大;10月21日播种的处理中,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1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10月31日和11月10日播种的处理中,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10月31日播种,密度37.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在密度优化的条件下,浙北稻田直播油菜的安全播种期可推迟到11月1日前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直播油菜大地95的适宜播期、播种量和施氮量,为其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不同播期、播种量及施氮量下大地95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表现。【结果】油菜生育进程主要受播期影响,同播期不同播种量、施氮量对油菜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目、主序长度、主序角果数、角果间距、单株角果数、角果长度、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在不同播期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分枝部位和分枝数目在不同播种量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早播可以提高油菜产量。小区产量和主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角果间距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月12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0.75 kg、尿素用量15 kg处理的油菜产量最高,较平均值高38.64%。油菜早播,适当提高播种量和施氮量,可以有效增加油菜产量;油菜晚播,低密度高施氮水平虽然可使植株生长旺盛,但不利于群体产量发挥,适当增加密度可以保证总体产量。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不同直播播种期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赣油杂5号的成熟期推迟,花期和全生育期缩短;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角果长度、角粒数和角粒重表现先增后减;10月15日前播种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10月下旬以后播种处理减产显著。因此,赣油杂5号的适播期较长,最适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鲜干重净增量、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冬油菜越冬率、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重净增量、根冠比均逐渐降低;株高、茎粗、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减少;不同播期处理间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粗、角果长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结论]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冬油菜适宜播期在9月5~15日.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优9号三系杂交油菜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油菜成熟期保持一致,油菜生育后期随气温升高,可弥补播种适当推迟的影响,播期推迟,生育期相应缩短。10月15日播种的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较前两期处理大幅降低,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茎角果数和角果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产量较前两期分别减少17.7%和13.7%。  相似文献   

10.
棉田套播油菜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双5号为材料,调查分析了棉田套播油菜的产量表现和产量差异原因,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棉田套播油菜产量主要分布在3 000~3 750 kg/hm2,种植密度和有效角果数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②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播期推迟,密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均表现明显减少;播期和密度对千粒重影响较小。③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播期推迟,油菜产量降低,不同播期要求最适播种密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晚播和播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甘蓝型油菜主推新品种‘陕油28’(矮秆抗倒伏)和主栽品种‘秦优7号’(高秆不抗倒伏)为材料,设置3播期和5播量的二因素裂区试验,分析其对油菜成株密度、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显著降低,群体角果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随着播量增加,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显著减少,千粒质量变化不显著,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先增后减。‘陕油28’‘秦优7号’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最大值对应的播量分别为5.56~6.67 kg/hm、4.44 kg/hm。播期对‘陕油28’产量的影响小于对‘秦优7号’的影响。由此可见,晚播导致油菜农艺性状变劣、产量降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陕油28’的耐密性和耐迟播能力优于‘秦优7号’,播期9月21日和播量5.56 kg/hm是‘陕油28’播种的最佳组合,对应成株密度46.24万株/hm,可获得最高小区产量4 811.35 kg/hm,晚播条件下,播量6.67 kg/hm(对应成株密度67.65万株/hm)对产量有较强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饲料大豆黔饲豆1号半野生型大豆的适宜播期,为贵州省饲料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和6月30日6个播期对饲料大豆黔饲豆1号半野生型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饲料大豆的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对生物产量、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延迟,生物产量、茎粗和主茎节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有效分枝数差异不显著,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播期生物产量依次为4月30日播种4月15日播种5月15日播种5月30日播种6月15日播种6月30日播种,4月30日播种生物产量最高,达23 345kg/hm~2,6月30日播种生物产量最低,为3 654kg/hm~2;经相关性分析,饲料大豆的生物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茎粗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黔饲豆1号在贵阳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均相对表现较优,生物产量最高达23 345kg/hm~2,播期过晚其生物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临夏高寒阴湿区甘蓝型春油菜播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进行的春油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的最佳播期为3月11—17日,3月11日播种的油菜籽折合产量为4 416.8 kg/hm2,单株角果数为162.9个,千粒重为4.26 g;菌核病发病率为3.3%、病情指数3.3。  相似文献   

14.
秦优12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金  彭守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00-102,114
2009年秋在安徽省全椒县六镇镇白酒村进行秦优12油菜稻茬免耕直播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水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播期10月1日、密度3万株/667m2、施纯氮18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理论产量230.5kg/667m2,实收产量193kg/667m2,其产量构成为角果数390万/667m2、每角粒数18.6粒、千粒重3.5g;播期10月30日、纯氮6kg/667m2,密度1万株/667m2产量最低,理论产量47kg/667m2,实收产量40kg/667m2其产量构成为角果数为92.9万/667m2、每角粒数17粒、千粒重3.5g,主要是开花前生长量小、后期单株角果数少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裂区试验设计对桐庐县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月15日和10月25日播种的处理都取得较高产量,11月5日播种的处理未能取得理想产量。主要产量性状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随播种期的推迟而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明显,株高、单株一次分枝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应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数量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在大田试验中,设6个播期(5月8日1、5日2、2日2、9日、6月5日1、2日),调查各播期水稻叶龄、始穗期、株高、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播期对所调查性状的影响。[结果]在5月8日至6月12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扬20238主茎叶片数减少、播始历期缩短;不同播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平均产量最高(27.9g),随播期推迟,单株产量逐渐降低;各播期单株有效穗数达到显著差异、穗粒数达到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多,分别为8.2个和140.7个;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和千粒重也逐渐降低。[结论]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模拟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46 036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 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 8、0.156 0、0.780 4、0.819 8和0.792 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使其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22 463~46 036.55 株/667m2 8个密度设置)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 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 ~46 036 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8、0.156、0.7804、0.8198和0.792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 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新麦系列各个品种的适宜播期,本研究对各个品种的冬前冻害情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新麦21、新麦23、新麦28、新麦29,10月2日播种的冻害级数明显高于13日和29日播种的,13日与29日播种的冻害级数没有区别;新麦26,10月2日、13日和29日播种的冻害区别不大,且冻害较轻;(2)5个小麦品种中,新麦23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新麦28、新麦29和新麦26,与新麦21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播期中,10月13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10月2日和29日播种的;(3)新麦21、新麦23、新麦28、新麦29的最适播期为10月13日;新麦26,10月13日和29日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新麦26的适宜播期为10月13日和29日;(4)小麦产量与千粒重、穗粒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0.253,与成穗数呈负相关;成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都呈负相关,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且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直播栽培的播种期、密度和氮肥用量3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高油油菜‘浙油18’植株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浙油18’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用量对有效分枝部位,三因子对其他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根据极差和F测验,三因子对‘浙油18’产量影响依次为播种期>定植密度>氮肥用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先增后减,差异不显著.提早播种、适当增加密度,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