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綦江县因地制宜,根据养牛历史悠久,草资源丰富等优势,狠抓优质杂交肉牛养殖,促进了肉牛产业的较快发展。然而从整体而言,全县肉牛产业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存在规模养殖“户少量小”、销售信息不畅、饲养管理与营养技术研究进展缓慢等问题,据此提出的依靠优势,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对策一是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快肉牛饲养科技推广普及;三是成立肉牛合作社,畅通销售信息。  相似文献   

2.
《湖北畜牧兽医》2009,(6):46-46
据悉,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按照“农户抓繁殖、小区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走“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采取整乡整村推进的方式.累计建成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86个,其中千头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0个,百头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08个;建成4万头以上养牛乡镇5个。建成养牛专业村社192个。  相似文献   

3.
转变养殖方式 促进岷县肉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抓草产业建设、抓养牛产业化发展、抓养牛安全化生产、抓养牛合作社经济组织建设等配套措施,从而促进肉牛产业饲养方式、饲养模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岷县肉牛产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肃畜牧兽医》2019,(4):80-80
今年以来,临洮县为加快完善肉牛产业发展体系建设,进一步延伸肉牛产业链条,继续加大力度推广“六位一体”肉牛产业扶贫模式。根据临洮县肉牛产业发展实际和近三年来投放肉牛养殖情况,县畜牧中心组织康美集团和全县运行规范、制度健全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侶开座谈会。就“六位一体”肉牛收购事项协议和标准的制定,经过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征求各养殖专业合作社意见,协调康美集团就各养殖合作社提出的意见,完善并出台了《临洮县“六位一体”肉牛收购协议》和《康美集团肉牛屠宰标准》。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山区农村山多、地多,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极适合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草食动物以牛为首,发展肉牛产业大有前途。1996年以来,三明市政府把宁化列为肉牛养殖示范县。目前,该县肉牛养殖专业户有152户,饲养肉牛1400余头。但基于山区农村历来“养牛为耕田”的旧习惯,养殖户对肉牛饲  相似文献   

6.
无棣县是传统的养牛大县,广大群众历来就有养殖肉牛的习惯.近几年来,该县的肉牛养殖业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底,全县肉牛存栏8.7万头,出栏10.12万头.涌现出了一大批规模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高的肉牛养殖场.  相似文献   

7.
<正>柴达木福牛(原称柴达木三元杂交牛)主要是以牦牛和柴达木黄牛杂交生产的犏牛为母本,优质肉牛(如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而培育出的一种优质商品肉牛。是海西州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农牧业百亿元产业,发展柴达木福牛产业有利于合理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养殖增收。乌兰县作为发展柴达木福牛产业主产区,通过向全县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宣传发展  相似文献   

8.
宁南山区肉牛养殖“石羊模式”初探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同发展饲养模式密切相关,国内外养牛的模式很多,有小区养殖模式、规模养殖模式、公司加农户养殖模式和农户散养模式。为发挥肉牛生产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宁南山区摸索出一条适合宁南山区养牛小区标准化饲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甘肃畜牧兽医》2014,(5):19-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产品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肉牛生产逐渐向肉用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养殖方式由农户小规模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为推进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从源头上保障牛肉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专题从肉牛全混合日粮调制饲喂技术、青贮、黄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方面遴选部分关键技术介绍给读者,希望广大养殖场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秉赋和经济转型实际,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作为调结构、增收入、保供给的重要举措,制定优惠政策力促肉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建设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62个,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园区10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23万头。为西吉县肉牛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对肉牛产业在宏观调控,政府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对肉牛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农村规模养牛经济效益不高,制约着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农村规模养牛效益,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和规模生产,本文就现阶段制约农村规模养牛效益的因素作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武宣县依托资源优势,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以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在全区率先大力引进夏南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规模优质肉牛养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武宣县已有规模肉牛养殖场56个,2012年全县出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甘肃省农牧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畜牧业生产形势调研的通知"的要求,笔者于2015年3月9日~18日重点对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实地察看了甘肃博峰肥牛开发有限公司、张掖市华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张掖市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泾川县盛腾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大中型肉牛养殖企业,走访了高台县牧童肉牛养殖场、高台县建兵肉牛养殖场、泾川县陇鑫肉牛养殖场等30个规模养殖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部分农户,并与市、县(区)畜牧部门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调研,笔者总结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钟东林 《福建畜牧兽医》2003,25(4):31-31,32
1996年以来,三明市政府把宁化县列为肉牛养殖示范县。目前,全县肉牛养殖专业户有152户,饲养肉牛1400余头,但基于山区农村历来“养牛为耕田”的习惯,养殖户对肉牛饲养缺乏科学的认识,科技含量低,养殖效益也低,农民养殖积极性不高,肉牛产业发展缓慢。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我县近几年发展肉牛产业的经验和教训,就山区农村中、小型牛场和散养户肉牛饲养技术作一探讨。1牛舍建设要标准化一般牛舍建设要遵循“科学、实用、舒适、环保”的原则。选址要远离疫区、与居民生活区保持500m以上距离,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电、交通方便,且离饲料地、放牧场…  相似文献   

15.
地方行动     
合水县发展肉牛产业助农持续增收合水县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牛”身上打算盘,全面推进肉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合水县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和带动群众通过参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增收致富,为全县肉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基础,力争形成种草、养殖、育肥、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格局。合水县德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借助全县发展肉牛产业的利好政策建立的,如今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文水县保贤村通过肉牛养殖来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保贤村逐步形成了以养殖与加工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目前,全村养牛数量达4万余头,养牛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5%以上,大型肉牛养殖场户逐年增加,并向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该村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吉县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养牛规模较低、经济收入低的现实,分析了该县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是饲草资源丰富、传统养牛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清真”食品的品牌优势以及健全的服务保障和政策优势,提出了今后发展肉牛产业需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提高肉牛养殖规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等六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1发展概况 2003年,新野县畜牧公司成立黄牛协会,整合资源,组建肉牛“联合舰队”。吸收养牛小区、养牛户和屠宰加工企业加入协会。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饲料供应、屠宰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服务,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统一产品质量。打造绿色肉牛安全品牌,扩大销售市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养牛协会组成主要有11个养牛小区,150个规模养殖场。200多个牛经纪等加入协会。黄牛协会以此为依托.  相似文献   

19.
张生 《当代畜牧》2012,(4):62-64
<正>为了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充分学习和借鉴外地肉牛饲养规模、品种改良、饲草加工、肉制品加工、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全县肉牛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宁夏同心县组织有关人员赴甘肃张掖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吉林省皓月集团就发展肉牛产业进行了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泰和县1982年列为全国首批商品牛基地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该县县委、县政府把肉牛产业列为产业富民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江西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的机会,深入部分肉牛专业合作社、养牛大户和加工企业,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全县肉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