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等特点。近年来,猪蓝耳病的发生日益严重,特别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在我国广大的养猪密集区的传播与蔓延愈演愈烈,给养猪业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做好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将关系到养猪业的效益和发展。1发病原因猪蓝耳病在我国发现已有一段时间,但由于"高热病"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养猪场在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由南向北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对降低养猪风险、稳定控制猪场疫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为猪蓝耳病,主要是由一类病毒引起的传染类疾病,该疾病的致病性非常高。一旦感染上猪蓝耳病,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以及呼吸道的病变,而母猪则会出现流产、死胎等问题,同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食欲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疾病甚至是死亡等现象。猪蓝耳病会造成大面积的猪类感染,造成养猪产业的经济损失。猪蓝耳病最初在欧洲国家出现,随后蔓延至全球,我国的养猪业较为发达,因此受灾严重,猪蓝耳病给我国的养猪业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业迅速发展,密集养殖使得猪病复杂化发展,如猪伪狂犬病、蓝耳病(PRRS)、猪胸膜性肺炎等疾病已经成为困扰着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作为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猪肉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在猪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病会使猪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给养猪专业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阻滞了整个养猪业的发展,因此,这种病状的防治策略成为相关人员研究的内容,本文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21~24日,由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猪蓝耳病高峰论坛在福州隆重举行。11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养猪教学、科研、生产的教授、专家、企业家出席了会议。众所周知,猪蓝耳病是目前养猪业危害最大、最让人束手无策的疾病之一。我国重视蓝耳病的防控由来已久,无论是业内对蓝耳病的免疫意识,还是猪群蓝耳病的免疫密度,都在逐年增加,但蓝耳病却依然猖獗如故。对此,业内有识之士通过总结蓝耳病防控实践经验认为:对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变化认识不足以及缺陷疫苗和劣质疫苗滥用是导致猪场蓝耳病问题不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猪蓝耳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世界养猪业和经济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仅美国每年因猪蓝耳病给养猪业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到5.60亿~6.64亿美元。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俗称,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猪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世界养猪业和经济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自1987年蓝耳病首次在美国暴发以来,该病已经在世界各国养猪企业肆虐30个年头,虽然世界各地的兽医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养猪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体养殖场的存栏量越来越多,同时,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以及行业内高素质人才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以来,养猪企业在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硬件以及生物安全的执行标准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虽然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猪蓝耳病依然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在美国,猪蓝耳病病毒每年造成猪场损失大概在6.63亿美元;而在中国,猪蓝耳病暴发后带来的经济损失平摊到每头母猪身上为1 424.37元/头,可见猪蓝耳病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的防控思路,以期给各养殖企业在防控猪蓝耳病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饲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0%左右。猪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严重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甚至对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如2006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2010—2011年猪流行性腹泻等的流行,均造成严重损失。自2018年8月,我国暴发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至2019年4月22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29起,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和养猪业向西部的战略转移,我县规模化养猪场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对我县养猪业生产的危害日益加重。老病(猪瘟)继续肆虐,新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等)不断发生。因此,有效控制疾病,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业内人士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上养猪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猪肉产销量非常可观.我国人口众多,对猪肉的需求量很大,这也促使养猪业发展较快.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种猪病逐渐成为阻碍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隐患.近些年来,猪瘟、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传染病日渐对我国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国家和社会有必要采取有效来措施控制各类疫病.  相似文献   

12.
近年,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总体平稳,但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和危害依然很大。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控制也越来越困难。一些疫病,如仔猪流行性腹泻持续发生和流行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的散发性疫情等均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猪蓝耳病已成为全球猪群中广泛流行、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疫病。我国自1995年发生本病以来,特别是2006年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后,一直常年不断地在全国各地猪场发生与流行,严重威胁着养猪生产的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面对目前蓝耳病的流行状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应采取何种对策防控本病的发生与流行,以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减少经济损失。为此,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蓝耳病(即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PRRS)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二种传染性疾病。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是胸膜肺炎嗜血杆菌。这二种传染病一旦发生多导致较高死亡率、增加治疗成本、降低饲料报酬、造成猪群体重均匀度差、出栏时间延长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重大猪病之一,免疫防控是控制蓝耳病的重要途径,但一直以来是毁誉参半。究其原因,多半与蓝耳病本身的免疫特点及目前蓝耳病疫苗的局限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蓝耳病疫苗“瑞兰安”对我国猪群田间使用的安全性和在目前蓝耳病感染现状下的有效性,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安排了一系列“瑞兰安”免疫后安全性、有效性评估试验。本文将简单介绍12个生长猪群免疫“瑞兰安”后的总体结果,也将分享本次试验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关于蓝耳病及成功免疫蓝耳病疫苗的一些启示,希望能为养猪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至今,养猪业发展几经沉浮.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等猪的传染病气势汹汹,肆虐而来。猪价大起大落.严重冲击着每一个猪场.猪场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在养猪行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至今,养猪业发展几经沉浮.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等猪的传染病气势汹汹,肆虐而来。猪价大起大落.严重冲击着每一个猪场.猪场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在养猪行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 疾病困扰养猪业发展 从1996年到现在,这12年当中,中国养猪生产者一直饱受蓝耳病的困扰,其中猪病所带来的损失是非常惨痛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单位增多,生产规模较大,养猪数量多,猪及产品流通渠道多而频繁,有利于猪的疫病发生和传播。猪病的发生与流行更加广泛,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主要包括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细小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流行。此类疫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地威胁着生猪饲养业的健康发展。把防控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蓝耳病作为当前防控工作的重要任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刘军 《兽医导刊》2007,(10):18-19
2006年夏秋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一些省份相继发生猪高热病(现已查明:主要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给养猪业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目前,此病造成的养猪风险仍然较大.鉴于此,本人就如何通过养猪保健防范本病发生,谈点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