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木马状"姿势为特征,牛的易感性较大,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莱阳地区某养殖户饲养的2头雄性犊牛,阉割后发生急性破伤风感染,经过现场诊疗,1头治愈,1头死亡。笔者对此破伤风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又叫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特征为运动中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增强,全身肌肉或个别肌群阵发性或持续痉挛性收缩,直至死亡。本病发生一般没季节性,常以春秋多雨时多见,不分品种、不分性别和年龄都能感染,但幼畜较容易感染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甚高。  相似文献   

3.
牛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而侵害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7例,痊愈16例,治愈率达94%以上。现将其诊治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厌氧),能形成芽胞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尘土、粪便等)。牛多因去势、助产等外科手术时消毒处理不当,或遭受外伤(尤为狭小而深的钉伤、刺伤等)未能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感染了破伤风梭菌而致本病。2临床症状病初,患牛头部肌肉呈强直痉挛,采食、咀嚼和吞咽缓慢而不自然。随着病程发展,全身表现强直症状,口闭…  相似文献   

4.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了羊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强、全身或局部肌肉呈现出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由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羊破伤风病是农村养羊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给养羊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8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02例,其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将本病的诊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病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通常表现零星散发.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人和动物都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破伤风梭菌引起伤口感染,而且一般情况是伤口较深并且很脏,没有及时清洗伤口,破伤风梭菌乘虚而入,这种疾病没有季节性,一年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他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像泥土,大粪,甚至尘埃中也会存在本梭菌,它感染家畜后死亡率很高。对破伤风梭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像提前将这种病的疫苗给家畜注射,这样即使家畜受到外伤也不用担心本病的发生,也会给养殖业带来利益。另外,要及时清理家畜的伤口或是手术等留下的深伤口防止这种梭菌感染家畜。本文就家畜破伤风的治疗简单谈谈,希望能对畜牧业家畜治疗本病上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偶有发生,为掌握治病时机,提高治疗效果,本人总结我县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的一些临床经验,简介如下。1病因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菌可产生三种外毒素: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症状和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各种动物都可感染,以哺乳动物发病较多。感染途径为各种创伤,如去势、阉割、断脐、断角、断尾、剪毛、剥胎衣、幼畜换齿、马的鞍伤、牛的穿鼻以及各种自然损伤和手术创。本次  相似文献   

9.
绵羊破伤风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通常由伤口感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发本病。在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等封盖,创伤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10.
刘俊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29-129
猪破伤风是经由创伤传染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多发。本病与猪只阉割、外伤或脐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猪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猪的神经系统而发病。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有鞭毛、能运动,常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等,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猪破伤风是农村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给养猪生产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由皮肤撕裂或破裂处的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该病也可并发于烧伤、产后感染、新生犊羊脐带感染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可以广泛存在于环境土壤或者物品上的病菌。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羊被带有破伤风梭菌的尖锐物体划破皮肤而感染。羊群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有外伤发生,尤其是羔羊生产的过程,或其他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本文综述了羊破伤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镇口风、脐带风、干疤风、七日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无季节性,各种家畜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本病的特征是病畜呈“木马症”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强。该病症状明显,容易诊断,但无特效疗法。目前,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感染组织中产生的特异性嗜神经毒素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全身肌肉或部分肌群的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的疾病.本病有创伤感染,尤其有出血、污水、泥土污染造成厌氧环境,是以破伤风芽孢发育繁殖的伤口产生外毒素而致病.  相似文献   

16.
羊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本病为散发,没有季节性,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创面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达到良好效果。1流行病学病原是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阳性。  相似文献   

17.
家畜中,马属动物对本病最易感,猪、牛羊次之。 1病因本病主要因破伤风梭菌通过去势、断尾、断脐、分娩、剖腹产、针刺、开放性骨折形成的伤口而引起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是人、畜的一种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锁口风、脐带风等。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在创伤内发育繁殖、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的特性是病畜全身骨骼肌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1病原破伤风梭菌为细长的大杆菌,长2~4?m,宽0.5~1?m,大多单独存在,间有短链。周身有鞭毛,能运动。能形成芽孢,其直径较菌体大,位于菌体的一端。  相似文献   

19.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感染家畜主要见于各种创伤,牛多见于断角、去势、外科手术、产后感染、犊牛断脐、消化道损伤、蹄的创伤等。病菌到达坏死组织或一处血肿后,即可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如与其他细菌特别是化脓菌一同侵入伤口,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 传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 染病。 流行病学:破伤风梭菌广泛 存在于土壤中,形成芽胞可在土 壤里存活几十年。本病是一种由 创伤感染的中毒性传染病,不能 由病畜直接传染于健畜。无季节 性,在易感动物中,不分品种、 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幼畜较 老龄家畜更为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