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聘     
《茶世界》2010,(11)
一、湖北随州神农茶业集团拥有茶园8万亩。核心园区1.3万亩已通过欧洲、美国、日本有机认证。并具有出口基地备案、QS认证、出口厂卫生注册、自营进出口等资质。  相似文献   

2.
招聘     
《茶世界》2012,(5)
正一、湖北随州神农茶业集团拥有茶园8万亩。核心园区1.3万亩已通过欧洲、美国、日本有机认证。并具有出口基地备案、QS认证、出口厂卫生注册、自营进出口等资质。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日前,贵州省凤冈县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年考核复审。至此,凤冈县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据了解,凤冈县自2014年11月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始终严把茶叶质量安全关,茶叶出口量大幅提升,金额累计逾9000万元。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50万亩,投产茶园面积27万亩,经认证的有机茶园3万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6,(3)
正2016年3月8日,在"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广西首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广西昭平县的19万亩茶园全面进入开采,万名茶农忙于赶采春茶。茶叶是昭平县农业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昭平县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荣誉。2015年,昭平县茶园面积达19.3万亩,干茶产  相似文献   

5.
正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茶叶一直是山区人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南涧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扶持的无公害优质茶生产基地,全国118个茶叶区域发展重点规划基地县之一。现有茶园10.8万亩,其中全国茶叶标准园1个1500亩,备案茶叶出口基地1万亩,通过有机茶认证1.1万亩,有种茶农户2.66万户,茶场77个,精制加工企业8家。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4320吨。全县茶园多分布在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岭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远离城市的生态环境,彰显了高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  相似文献   

6.
序言     
《茶世界》2010,(4)
蒲江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6.5万亩,投产茶园12.8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GAP认证面积达10余万亩,良种优质率达96.8%。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十二五"期间,云南临沧市茶叶产业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及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等战略机遇,抓基地、扶龙头、拓市场、创品牌,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优质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全市茶园总面积139.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27.1万亩,茶园平均亩产88.7公斤。全市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80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认证的茶园各12万亩。茶叶产量、产值大幅提升。"十二五"末全市毛茶产量  相似文献   

8.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06,28(3):35-36
浙江省武义县现有茶园11万亩,是浙江省产茶重点县和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试点县之一。2001年获“中国有机茶之乡”称号,全县有机茶颁证企业16家,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企业14家,认证面积3.5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1.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茶业已成为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一、松桃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全县发展茶叶生产规模 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县情,积极编制全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历经五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叶发展面积在原来1.32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茶叶面积14.095万亩。总面积达15.41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5.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采制名优茶面积5万亩。生产茶叶总量2625吨,实现茶叶产值2.86亿元。  相似文献   

10.
晴隆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蔚蓝 《中国茶叶》2009,31(2):35-36
贵州省晴隆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端,是贵州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坯主产区。晴隆县种茶历史悠久,世界惟一的1颗茶籽化石就在该县境内笋家箐发现。全县茶园总面积逾3.25万亩,投产面积1.21万亩;其中,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茶园认证的有2.47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2.20万亩。据统计,2007年全县产茶超过300t,其中大宗茶245t,产值700余万元;名优茶55t,产值1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1.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13,(3)
<正>广西:2013年2月5号开始,灵山县大部分的茶园投入生产。由于灵山县头春茶采摘较早,今年头春绿茶的售价稳定,进入春茶生产后期茶叶价格为88元/kg,当地茶青的采摘成本为8元/kg。灵山县是广西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县,2012年茶园面积6.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5.6万亩,绿色食品认证茶园0.3万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年产值两亿元左右,仅次于棉、麻,烟、果,居第五位。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72.4万亩,其中良种茶园11.5万亩,年产茶155万担。茶叶又是我省传统的出口商品,曾列为我省四大出口拳头商品之一。历年来,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出口货源,为出口换汇,作出了较大贡献。建国以来,共提供出口货源32.89万吨(包括调拨出口,下同),平均每年0.89万吨,换汇49330万美元,平均每年换汇1334万美元。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茶叶产量增长更快,年提供出口货源,大大高出历年平均出口水平。更可喜的是,开创了自营出口的道路,加快了自营出口的  相似文献   

14.
抓基地 调结构 壮龙头 促发展——歙县茶产业发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歙县是全国茶叶生产大县,是国家绿茶出口的重要基地。现有茶园面积26.7万亩,其中通过"三茶"认证的有24.17万亩;拥有各类茶叶生产经营企业200多家,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的2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获得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4个,"中茶杯"特等金奖1个;常年从事茶叶经营人员4000多人。上海、北京、济南及北京等各大城市,是歙县名优茶叶的主要集散地,茶产品还畅销日本、非洲、中东及欧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0  相似文献   

15.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许映莲 《中国茶叶》2008,30(6):38-38
江苏省金坛市通过建立茶业三大体系,全市茶叶亩产值比3年前提高了44%;无性系良种茶园持续发展,连续4年换种茶园比例保持在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全市3.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只茶叶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7400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1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800亩茶园通过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相似文献   

18.
<正>一、松桃茶产业基本概况松桃属黔东武陵山区,位于武陵主峰梵净山东麓,土壤肥沃,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茶树得天独厚的生长区。自2007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07)6号文件以来,松桃县即把发展茶叶产业列为全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首,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全县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县已有茶园面积20余万亩,其中:成园面积10.8万亩,投产茶园8.5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99.9%。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7.8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全县有茶叶生产企业28家,专业合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娄底地区的主要农副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区三个支柱(锑品、茶叶、瓷器)出口产品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叶生产、销售、出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茶园面积减少,茶叶产量下降,出口滑坡。据统计,1988年娄底地区有茶园面积18.5万亩,产茶1230万 kg,居湖南省第3位,出口1000多万 kg,外贸供货额3688万元。1990年茶园面积减至17.5万亩,产茶降至976万 kg,出口跌至859万 kg,外贸供货额仅2808万元。分别比1988年下降5.4%、20.7%,21.2%和23.9%。茶叶作为娄底地区的支柱型出口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