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5-196
以普通土壤栽培为对照,有机土(腐熟玉米秸、腐熟牛粪和普通土所配制)膜限根栽培与非限根栽培为处理,研究日光温室中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下的番茄生长势明显优于普通土壤,且有机土栽培的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均高于土壤栽培,最终有机土栽培的番茄产量提高、营养品质改善,且成熟期提早。  相似文献   

2.
第三讲 绿芦笋栽培 芦笋育苗结束后,要按栽培目的分别进行绿芦笋栽培和白芦笋栽培,本讲着重讲述绿芦笋的定植及当年田间管理;采收嫩茎开始年及以后每年的田间管理;绿芦笋小拱棚栽培;嫩茎采收后的各种老化与保鲜加工。  相似文献   

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及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栽培方式下CO2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与增施CO2的普通土壤栽培均在上午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使温室中CO2浓度在上午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显著高于普通土壤栽培,最终表现为黄瓜生长优于普通土壤栽培。生理分析表明: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均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增施CO2对盛果期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分别提高10.21%和7.23%;而有机土栽培下黄瓜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盛果期增施CO2增产效果明显,单株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与有机土栽培产量相当。增施CO2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在采收中后期;而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收的前中期。有机土栽培不仅改善了根区环境,还对温室CO2浓度有很好改善作用,可以不用增施CO2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有机土栽培对小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园田土为对照,研究了有机土栽培对小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土栽培的小白菜生长势强,根系活力高,光合速率大,较普通土栽培增产8.0%以上;同时有机土栽培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降幅达33.9%,且有机土栽培的小白菜的营养品质包括粗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在减少小白菜的硝酸盐残留,提高小白菜产量与改善小白菜营养品质方面有明显效果,是实现蔬菜优质高产的新型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芦笋栽培成功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芦笋和其他蔬菜不同,它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具有一次性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到大田后多年受益的植物,可以连续采笋10~15年。它既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蔬菜,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又是蔬菜中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最高的。要想栽培成功,以下因素必须有保证:1精心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芦笋种子是决定嫩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和栽培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品种差的种子或2代种子则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优良品种应该是高产优质、嫩茎肥大且粗细均匀、茎杆圆、  相似文献   

6.
以4个韭菜品种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有机基质盘栽的方法研究了移栽时间对韭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早或延迟移栽时间有利于促进日光温室有机基质盘栽韭菜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增加,11月24日移栽的韭菜生长最好,产量最高;随着移栽时间的延迟,韭菜新根数和新根长度均下降,韭菜叶宽逐渐增加,而叶片数变化较小。4个韭菜品种对不同移栽时间的响应关系与韭菜品种的休眠特性和根株贮藏养分的多少有关。与791、紫根红和新独根红相比,平韭2号生根较快、生长势较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比有机土对温室油麦菜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环保型有机土栽培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有机栽培方式,它是将农业废弃物秸秆、粪便,等进行资源化处理后与洁净土壤配制成有机栽培基质而进行蔬菜栽培的栽培系统.本试验以普通土壤栽培为对照,比较了腐熟玉米秸、洁净土壤4个不同基质配比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各处理采收期油麦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探讨了有机土栽培在叶菜应用上的可行性,提出了油麦菜有机土栽培的适宜基质配比.结果表明:与土壤对照相比,有机土栽培处理的油麦菜生长势旺盛,产量提高,硝酸盐含量下降;其中以腐熟玉米秸与土壤比例为3:1的处理油麦菜产量与品质表现最好,产量较土壤栽培提高了19.57%,而产品硝酸盐含量较土壤栽培减少了81.04%,表明有机土栽培方式在提高叶菜产量与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上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机土基质栽培对生姜产量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生姜有机土基质栽培的肥料利用效率,设土壤栽培不施肥(CK1)和常规土壤栽培(CK2)两个对照,研究了有机土基质栽培不施肥(T1)、有机土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等量施肥(T2)、有机土基质栽培与按目标产量需肥量施肥(T3)对生姜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植株生长量以T2、T3较高,T1较低,CK2居中,T1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比CK2降低27.63%、23.01%,而T2、T3则分别比CK2提高17.46%、15.36%和11.05%、13.04%|T2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T3,但经济产量则与T3无显著差异。生姜对氮(N)、磷(P2O5)、钾(K2O)利用率以T3较高,分别达35.11%、22.81%和46.25%,较CK2分别高7.31个百分点、3.65个百分点和14.98个百分点|T3的氮、钾利用率也显著高于T2,但二者对磷的利用率无显著差异。生姜肥料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均以T3较高,分别达14.46 kg?kg-1和45.34 kg?kg-1,而T2和CK2仅分别为10.26、30.86 kg?kg-1和11.25、26.75 kg?kg-1。表明生姜有机土基质栽培适量施用速效化肥有利于提高肥效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采割嫩茎供食。在芦笋有休眠期的地区,一般都于春夏季采割,嫩茎抽生所需的养分大部分依靠根株中所积累的贮藏养分。我国华南等地芦笋生长季节长,无明显休眠期,根株积贮养分少,都行国母茎采收,借母茎枝叶的光合产物来弥补贮藏养分的不足,直接供应撤茎的抽生,且全年行春、秋两季采收。 近年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浙江等地,也在推行留母茎采收。这对缩短养育根株年限,提早投产,夺取幼龄植株高产,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有些地区为了提高当年产量,也采取闽、…  相似文献   

10.
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其嫩茎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有抗癌、降血脂、调节机体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所谓绿芦笋,就是芦笋生长过程中不培土,让嫩茎见光后采收,笋体青绿色浓,条形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大棚栽培绿芦笋可以大大减轻芦笋病害的发生,促使春笋提早采收,较露地春笋667m~2产量增加40%~50%,产值翻番,实现了春笋冬季采收、春节前后上市,既丰富了春节蔬菜市场供应,又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宣城市四季康蔬菜有限公司自2011年开始引进美国格兰德F1芦笋品种,在安徽省敬亭山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研究 11种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覆土深度对子实体产量、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数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覆土越厚 ,幼蕾数越少。当覆土深度在 0 5~ 3cm时 ,子实体产量和有效子实体数随着覆土层的加厚逐渐增加 ,在覆土深度为 3cm时达到最大值 ,覆土深度大于 3cm时 ,则随着覆土层的加厚而逐渐减少。从生产的角度看 ,覆土 3cm是比较适宜的覆土深度 ,此时的子实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模式魔芋种芋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3种魔芋种芋的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探讨魔芋种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林下间作模式植株健壮,产量最高,单位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露地种植模式,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产比差异缩小。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林下间作模式的魔芋种芋经济效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杨新琴 《长江蔬菜》2013,(24):31-33
以三年生芦笋格兰德为试材,研究了单层白色地膜、谷壳和三层覆盖(稻草+鸡粪+谷壳)的增温效应及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平均可提高地温2.65℃,促进绿芦笋提前萌芽出笋,使采笋期提前18d左右,绿芦笋产量和产值比对照(不覆盖)提高40.54%和61.14%,增产增效显著;但谷壳覆盖和三层覆盖对绿芦笋的采笋期、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且地温比对照低;另外,3种覆盖方式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Removal of rhizome buds from asparagus plants grown in pot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erial plantlets from the nodes on the lower portion of shoots. A similar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in vitro in cultured plantlets derived from bud explants if left for a sufficient length of time in culture. Aerial plantlets which developed either in vitro or in vivo could be detached and established in soil. These plants were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normal asparagus seedlings.  相似文献   

15.
 长期单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生物产量不高,经济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如果不增施氮索化肥,产量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经过长期有机肥与氮素化肥施用与栽培,土壤中的钾素已经亏缺,钾肥与氮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试验中配施磷肥基本上未见增产作用,在土壤有效磷充足条件下,过多施用磷肥可能会造成减产;依据长期试验观察与分析,提出“养分一产量的1/3空间规律”,并提出增施氮、磷、钾肥的有效性标准;土壤肥力较高或高产时,土壤养分利用经济;需肥量参数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应按照土壤肥力以及产量目标来合理调整并确定这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大棚树仔菜为试材,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树仔菜嫩梢产品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改善大棚酸性土壤环境、树仔菜化肥减施增效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追肥处理的试验区土壤pH值提高了0.69个单位;试验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区的差异显著,而有机质、有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区的差异不显著;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追肥处理的树仔菜嫩梢样品可食部分节杆长度、直径显著高于对照区,叶片数和分枝数显著低于对照区,单株质量差异不显著;同年6-12月试验区树仔菜产品总产量比对照区提高了6.90%,样品中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9.7%、31.2%,镉含量比对照区的降低了25.9%。  相似文献   

17.
从气候资源、土地质量、灌溉条件、劳动力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通辽地区发展芦笋产业的优势,并对影响芦笋产业发展的笋形、定植方式、种植规模及基地与企业的对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双主干并棒(Bibaum?)树形‘富士’系苹果在中国渭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长和结果表现,以 M9-T337 矮化自根砧长枝型‘富士’系‘富姬酷’(‘Fujiko’)为试材,调查了并棒形(1.2 m × 3.5 m)与高纺锤形(1.0 m × 3.5 m)幼树树体生长、枝(梢)类组成、成花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并棒形树高、干径小于高纺锤形,砧木粗度大于高纺锤形,2016 年东西方向冠幅(行间冠幅)及平均冠幅小于高纺锤形;单株枝量及单位面积枝量 2016 年高纺锤形较高,2017 年无差异;并棒形2016—2017 年间树高、干径、砧木粗度以及单位面积枝量的年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并棒形 2016 年中枝(5 ~ 15 cm)比例、果台副梢长枝比例高于高纺锤形,2017 年营养长枝(> 30 cm)比例低于高纺锤形,同时并棒形 2018 年枝梢成花率高于高纺锤形;两种树形果实品质及单位面积产量无差异,并棒形单株果实数量、2017 年单株产量以及 2016—2017 年单位面积产量在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综合认为,矮化自根砧‘富士’系幼树采用并棒树形,可以显著削弱树体高度,减小行间冠幅,树体生长及枝量增长速度快,长枝比例低,易成花,果实产量上升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邓文明 《食药用菌》2019,(3):215-217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g和486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0.
以兴蔬春华苦瓜为材料,在长沙地区分别进行4种不同播期、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播期及栽培模式对长沙地区早春苦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2月底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的栽培模式(即A2B2模式),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早春苦瓜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