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金冠苹果的合理区划、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随机取川藏高海拔地区四川茂县、小金、盐源、康定及西藏林芝5个重要产地的金冠苹果果实,测定其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及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同时收集5地2012和2013年金冠苹果果实发育主要时期各月(5-8月)及年主要气象资料(均温、平均昼夜温差、≥10℃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优质金冠苹果生产需要的主要气象因子最适值。【结果】金冠苹果在5个产地品质差异显著,在小金表现较好;8月均温、5-8月及年均昼夜温差、年降雨量、6-8月及年日照时数是影响该地区金冠苹果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8月均温19.1-21.3℃,5、6、7、8月及年均昼夜温差分别为10.6-12.3,11.0,9.7,11.7-13.3和12.8℃,7月≥10℃积温约636.5℃,6月及年降雨量分别为169.4和637.1-787.9mm,6、7、8月及年日照时数分别为154.3,174.6-200.8,153.5和2 405.6h是金冠苹果在川藏高海拔地区表现优良的适宜气象因子。【结论】确定了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优质生产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白水县为例,针对陕西省苹果膨大期高温热害风险灾害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区划,为县级政府规划苹果产业发展及建立防灾减灾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白水及周边县气象站1971-2010年6-7月逐日日最高气温以及28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2年6-7月逐日日最高气温,建立白水县苹果膨大期高温热害危险性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其高温热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白水县东北和东南地区处于高温热害重度风险区,县中东部和西部大部地区分别处于中度和轻度风险区,这与客观事实较为一致,说明该风险区划结果能准确反映白水县苹果膨大期高温热害风险。【结论】利用区域气象站资料及高温热害危险性风险评估模型,可得到较为准确的高温热害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苹果幼树园中寻求一种既能增加早期收益又不致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的间作模式,2002-2006年我们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短枝型苹果样板园,开展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苹果新品种秋香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于1957年以金冠为母本,红玉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原代号I.9-5.1963年开始结果,经多年系统鉴定研究,于1975、1978、1980年多次参加陕西省苹果品种(系)鉴定会,均位居金冠系苹果品种之首.在宝鸡、扶风、洛川、淳化、铜川、延安等地多点区试和试栽推广,均获群众好评.1990年通过农业部75-01-5-1项目专家组验收鉴定,1989、1992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预审和审定,并定名为秋香.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苹果幼树园中寻求一种既能增加早期收益又不致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的间作模式,2002-2006年我们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短枝型苹果样板园,开展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29个苹果生产基地县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其年平均气温、四季平均气温、负积温、≥10℃积温等对苹果生长发育有关键影响的热量资源的变化情况,发现陕西苹果种植区除夏季气温变化不明显外,全年、各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负积温呈下降趋势。利用此结果,结合陕西苹果产区特点,从苹果种植区北扩、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机率增加以及会诱发果树病虫害暴发和流行三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暖对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咸阳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咸阳市12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资料及全市68个区域自动站2008-2010年气温、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咸阳气候特点,通过与全国苹果气候区划气象因子对比,结合咸阳地区富士苹果实际生产调查结果,确定出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制作出咸阳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图,以期为咸阳富士苹果产业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宝鸡市苹果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研究,充分挖掘苹果生长的气候资源优势,为宝鸡市苹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30年观测资料及130个区域自动站2007-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进行苹果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确定区划指标;采取专家打分法进行打分分区。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完成了宝鸡市苹果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制作出区划图。  相似文献   

9.
洛川苹果病害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洛川苹果病害发生规律及其动态监测,对渭北黄土高原果园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具有指导意义。为此,2002-2010年,在洛川苹果园,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病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苹果腐烂病有逐年加重之态势,而白粉病的发生表现不同程度的减轻,苹果褐斑病相对平稳,斑点落叶病发生程度为多数年份中度-中偏重,黑红斑点病发病较轻,锈病2010年发生面积较常年增加。该地区果园病害不同年度的发生期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只有根据当年监测结果并结合常年发生情况,才能为该区苹果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苹果矮化砧木抗寒性,为选育、鉴定和推广应用抗寒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2-396、BP-176、Y-1、KM23 4种苹果矮化砧木1年生枝条为试材,进行不同低温处理,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不同参试休眠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结合冻害分级、恢复生长试验和田间冻害调查,研究苹果矮化砧木的抗寒性。【结果】在低温胁迫下,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62-396、BP-176、Y-1、KM23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2.56、-37.52、-43.79和-40.77℃;低温处理后各枝条的萌芽率高低依次为Y-1>62-396>KM23>BP-176;田间调查结果显示,BP-176抗寒性最差。【结论】4种苹果矮化砧木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Y-1>62-396>KM23>BP-176。苹果矮化砧木Y-1和62-396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以作为苹果抗寒矮化砧木在伊犁河谷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春季流行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1-2005年对苹果黑星病研究的田间和室内试验结果,结合1997至2005年的气象资料,构建了累积温度、苹果叶片面积、叶片数量、叶龄、子囊成熟概率、子囊孢子释放、子囊孢子着落、苹果叶片表面湿润时间、子囊孢子萌发、子囊孢子侵染概率、病斑数目、病斑面积等12个子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Borland Delphi 5.0开发出了"苹果黑星病春季流行模拟系统(SSASS)",测试了2006年该病害在渭北旱塬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灵敏度高,能较好地模拟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春季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0年以来中国苹果消费量数据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特点,建立了关于苹果消费量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14-2016年中国居民的苹果消费量。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苹果消费量在这段时期内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07-2013年,在河南省口市西华县皮营高效园区进行中秋王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试验,采取选用乔砧长枝型健壮芽苗,合理密植、科学栽植,年生长周期中前期促发新枝,后期控长促花,主干形整形,采用点、刻、拉修剪手法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苹果定植当年成形、成花,第2年结果。经过7年的观察研究,中秋王苹果果个大,色泽红润,果形高桩,肉质硬脆,香甜爽口,口感好,品质极上;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产量大幅度提高,第4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达5 176.5 kg,收益30 559元,实现了苹果栽培早果、丰产、品质优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的遗传变异及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与苹果品种杂种F1群体童期、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并进行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与‘寒富’等苹果品种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868株实生苗及从中选育出的4个优株为试材,以国外引进的红肉苹果‘德红脆’及苹果栽培品种‘金冠’为对照,检测童期、果实单果重、硬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皮与果肉总酚、抗氧化能力以及类黄酮含量与组分,讨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结果】新疆红肉苹果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在定植第3年的开花株率均在15%以上,童期仅2.33-4.33年,而对照‘金帅’ב寒富’苹果杂交组合在定植第4年的开花株率仅为8.0%,童期3.33-5.33年;果肉花青苷含量等各性状均出现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进一步选择的潜力很大;果皮与果肉总酚及花色苷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均在85%以上,遗传能力较强;新疆红肉苹果的5个杂交组合均出现了红-绵肉及红-脆肉等株系的分离现象,其中红肉和脆肉株系分离比率分别为26.2%-37.5%和23.9%-27.5%;红肉面积较大的红脆1号和10号总酚与花青苷含量、抗氧化能力及类黄酮含量和种类数极显著地高于果肉略带红色的红脆8号和白脆1号及其对照‘德红脆’和‘金冠’。【结论】新疆红肉苹果与苹果品种杂种F1结果年龄早,果皮与果肉总酚含量等功能成分遗传能力强,从杂种F1代群体中能够选育出抗氧化能力强、类黄酮含量含量高的功能型红肉脆肉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哈密瓜、红富士苹果、库尔勒香梨、木纳格葡萄冰点的多次测定结果的分析,基本确定哈密瓜的冰点是-1.5~-1.2℃,红富士苹果的冰点是-3.0℃,库尔勒香梨的冰点是-2.0℃,木纳格葡萄的冰点是-1.0℃.  相似文献   

16.
新型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抗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荣志祥  伊凯  谷大军  刘志  杨峰  张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83-7684
[目的]为选育抗寒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依据。[方法]用枝条电泳和区域栽植的方法,对新型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进行抗寒性试验。[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辽砧2号半致死温度比M26低-7.7℃,比抗寒性极强的山丁子仅低-2.2℃。在辽宁省新宾县、铁岭县年平均气温为6.1~7.0℃的寒地苹果栽培区栽植,4年生的辽砧2号砧木存活率达95%,比寒富苹果品种的存活率高15%,表现出很强的抗寒性。[结论]枝条电导是检测果树抗寒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8-2018年气象资料和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对河北省苹果种植适宜区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热量、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对苹果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各个苹果主要种植县的气象条件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利用陕西省29个苹果生产基地县2011年和1971-2000年4-10月≥10℃.d积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源以及2011年气象灾害,对比分析2011年陕西省苹果主要生育期气候资源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11年陕西省苹果果园越冬期管理措施建议。结果表明,2011年陕西苹果果区日照偏少、热量良好、降水丰沛;越冬期果园管理应重视早施基肥、蓄水保墒、保护叶片和增强树势几方面,以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芮城国家一般站1960-2017年58年的逐日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及农业气象物候数据,研究分析58年芮城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对苹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芮城县1960-2017年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除4月份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月份为下降趋势,四季中春季为上升趋势,其余为下降趋势,其中夏季下降最明显,其次是冬季;日照时数与苹果开花盛期呈负相关,即日照时数多,苹果花期提前,2-3月日照时数是影响芮城县苹果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寒富’苹果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寒富苹果的抗寒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适宜栽培的区域,本文以苹果1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对3种不同品种的苹果休眠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苹果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苹果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幅度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即“S”形曲线增长。寒富苹果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5℃左右,对照苹果普通富士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9℃左右,黄海棠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8℃左右。结合冻害分级情况,寒富在伊犁州的逆温带可安全越冬,部分平原区也可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