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明确淮北狐急性、大量死亡的原因。[方法]结合病死淮北狐的流行病学材料和临床症状,对该狐进行了病理剖检、病毒检测、细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定导致该淮北狐急性、大量死亡的原因为狐狸传染性脑炎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对有临床症状的病狐紧急注射康复狐狸的血清和丙种球蛋白,并全群使用经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治疗大肠杆菌,10 d内基本上控制了疫情。[结论]广大狐狸养殖户应提高警惕,对幼狐进行传染性脑炎病毒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
狐的品种     
目前世界上饲养的狐有两个属,即狐属和北极狐属及这两个属的变种狐.狐属中有赤狐、银黑狐及各种彩狐;北极狐属包括北极狐和北极狐属系列彩狐.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工饲养的狐主要有银黑狐、蓝狐、赤狐和一些彩狐(美国红狐、大理石狐、希望狐、火光狐)等几个品种。养狐的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而提高狐的繁殖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提高养狐的繁殖率呢?  相似文献   

4.
5种狐的选择及狐群组成 凡养狐者首先应根据市场信息,确定养什么狐适合市场需要和自己今后的发展.当确定某个品种后,应选择大的场家引种较为适宜,一可避免近亲,二可有选择余地.可多走几个场家,看哪场幼狐质量好,无病(如螨病、自咬症等),就在哪个场家引种.不是所有的狐都能作种,必须达到种狐标准才能作种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狐繁殖力的因素很多,可以把它概括为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几个方面.这些因素都是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狐的精液品质、配种能力及母狐的正常发情、排卵数和胚胎的发育,最终影响到狐的繁殖性能.只有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狐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6.
蓝狐一年只产一窝,因此提高仔狐成活率是养狐经济效益的关键.饲养者必须非常细致地做好哺乳母狐和仔狐的饲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仔狐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山东省日照地区送检的病死狐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对鉴定出的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万古霉素、复合磺胺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等药物有耐药性.该研究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帝信仰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的实质是对关羽身上所体现的“忠、义、礼、节、勇”的道德规范的崇拜。它是一种被历史上统治阶级标准化了的儒家伦理规范。关帝信仰由民众自发信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内,既说明了民间信仰的可利用性,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所面临的深刻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9.
狐人工授精技术作为我国小型北极狐改良的一种手段 ,从引入我国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因为它是随超大型芬兰北极狐 (体型是我国小型北极狐的 2~ 3倍 )引入的 ,对改良当地北极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深受广大养狐场和个体户的喜欢。所以 ,北极狐人工授精改良站随之产生。从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根本。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获得了一定的合法性。然而"文化"的标签却淡化了其"信仰"的本质。丢掉了信仰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信仰就失去了活力。于今,民间信仰的境遇面临着两种尴尬,作为文化遗产,其文化的特点在商业化过程中不断减退;作为"信仰",其信仰的低俗化使其难登大雅之堂。这恰恰是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境遇写照。  相似文献   

11.
以银狐气味作为捕食风险源,对根田鼠提供花生、玉米、兔颗粒饲料3种食物项目,测定捕食风险对根田鼠觅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狐气味对根田鼠雄体的食物摄入量、觅食时间、觅食频次以及能量摄入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于雌体,银狐气味可极显著增加其24h内对食物的摄入总量(P<0.01),但对其食物摄入量、觅食时间和觅食频次均无显著影响。银狐气味条件下,根田鼠个体的最终体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随着养狐业的发展,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在各养狐场大范围流行,给养狐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技术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了该病的严重危害以及预防和控制该病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诞生于湖南省新邵县龙山地区,以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学为核心,内涵丰富,包括了孙思邈医学、孙思邈养生思想和养生术、道德思想、药王孙思邈传说及民间对药王的信仰,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传统人文精神,是传统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蓝狐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蓝狐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给蓝狐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找与蓝狐自咬症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采用RAPD技术对健康和自咬蓝狐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中扩增出差异条带的6条引物,分别为S77、S79、S88、S472、S474、S485。经个体验证,S472、S4852条随机引物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出现特异条带的个体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作为蓝狐自咬症的分子标记,为蓝狐自咬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狐狸繁殖率较低,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联合使用外源激素以及人工授精技术在狐狸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合多年来生产的实践经验,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提高狐狸繁殖率的有效措施,旨在指导狐狸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燕鹏  张素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59-4361
对石家庄市"城中村"的典型之一——槐底村的民间信仰内容及衰退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城中村"民间信仰发展状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玫瑰花抑制实验,检测蓝狐妊娠前后免疫机能变化。以确定蓝狐孕血清中是否也存在早孕因子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狐狸的早孕检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检测雌狐配种前后花抑滴度(RITs)值。结果表明:怀孕动物与发情期、非妊娠动物的RITs是有区别的。在实验中所检测发情期雌狐与未孕雌狐血清RITs值均小于或等于12,而妊娠雌狐血清RITs值一般都在18以上。据此,可以进行雌狐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利用V isual Stud io 2005,结合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为开发工具,设计出了一套适合分散养殖的狐狸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母狐管理、公狐管理、配种管理、产仔管理、狐群变动管理、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狐狸数据信息的录入、编辑、查询、打印和统计等功能,并能生成狐狸的族谱信息。该系统的建立可避免狐狸的近亲繁殖,并能提高狐狸养殖场的总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北极狐的生长激素基因(GH)作为候选基因,以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狐场提供的北极狐为试验群体,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G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针对该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并进行了GH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北极狐GH基因的外显子2、内含子2和外显子3上发现4个多态位点,分别为外显子2上的G81A突变、内含子2上的C186T和T239C突变,以及外显子3上的C583A突变;GH基因C583A多态性与公狐的体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利用以上点突变对北极狐的体重及皮张长度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可达到快速选育出优质北极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冬毛期育种核心群的蓝狐不同体表部位的被毛进行活体采样,用毛样重量比例法测定其被毛密度。结果表明:不同个体和不同部位的被毛密度差异较大。被毛密度以背中部(23 688根/cm2)最大,腹部(8 946根/cm2)最小,十字部(19 359根/cm2)和臀部(16 940根/cm2)居中。背中部被毛密度是反映个体毛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蓝狐被毛密度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平均被毛密度最高个体为20 217根/cm2,最高部位(背中部)31 919根/cm2,平均被毛密度最低个体为14 092根/cm2。公狐与母狐的平均被毛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用毛样重量比例法来换算被毛密度的方法是可行的;该场育种核心群的蓝狐毛皮品质优良,对其优异的种质资源应该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