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科技》2014,(5):1-1
群众是大地,党是种子,扎根群众,才会硕果满枝。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扎根群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会呈现蓬勃生机、硕果满枝,越用心,越茁壮。  相似文献   

2.
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价值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崭新超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是党执政观的新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执政规律的新探索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做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利益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定决心与执政为民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毛泽东群众观点的出发点,向人民负责是毛泽东群众观点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执政为民”理念的提出,是对毛泽东群众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党委、管委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2011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58%,切实把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落到实处。两项保险实现全部覆盖。2011年,乌拉盖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 一、坚持执政为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个代表”主要解决的是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如果失去了自身先进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丧失了执政的资格。党的这种先进性,应当体现于党的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即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坚持执政为民”,最集中  相似文献   

7.
执政理念是执政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党在六十年的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念,坚持依靠人民,让人民当家作主的管理理念。党的几代领导人坚持、传承着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阶段的主要矛盾,开创性的拓展了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理念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要坚持正确的执政理念,就必须牢记宗旨,正确面对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它是对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改进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时刻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鱼水之情的密切关系,解民情、顺民意,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还会影响到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会影响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严重阻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步伐。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通过学习群众路线,我谈一下村干部怎样才能得到群众信任。1党员干部下基层不仅要形成工作机制袁还要完善民事实事机制党员干部下基层,就要走屯串户了解实际情况,不摆架子,和百姓打成一片,养成这样的工作习惯,要多听群众呼声,多和群众交流,争取和群众打成一片。还要不断  相似文献   

1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应正确处理执政能力与执政地位;执政能力与“三个代表”;执政能力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只有深刻理解和正确地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内涵,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实现其执政为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发展和创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理念经历着历史的演进,取得了重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如人民群众主体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理念,这些理念紧紧围绕着"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为谁执政"这个中心展开,已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民主法治价值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等,使党的执政获得了巩固的理论基础、充分的政治保障和广泛的群众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2.
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观,经得起群众和实践检验的政绩是有效的政绩,群众认可是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出政绩和事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在这“三个坚持”中,坚持执政为民应当是反腐倡廉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不从根本上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就会影响民心凝聚,影响国家政权性质,危及执政地位,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李淑艳 《吉林农业》2011,(12):46-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现,需要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加强法制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加强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要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改善队伍结构,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深入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引领群众提高自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是执政为民的前提,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践行党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认认真真为群众排忧解难;践行党的领导方法就是要依靠民智促改革,依靠民力促发展,依靠民心促稳定;践行党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在融入群众生活、吸纳群众优点、学习群众经验中来获取真知识,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拓宽群众改革思路、破解群众发展难题中去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其个人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在"高度关注民生"的社会建设新形势下,学习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不仅能够为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迪,而且也将对我们实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宝贵的精神动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念,转变作风,解决问题,为民务实清廉。而转变作风的关键在行动。作为有着光荣传统和良好家风的北大荒党员干部更要秉承“六公”、“六民”理念,抓好六个坚持,把转作风烙进脑海,身体力行,做到源于群众,融入群众,反哺群众。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与时俱进,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