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我国7个肉羊主产省2008—2016年肉羊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对其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趋势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主产省的成本和收益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肉羊的收益和成本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收益增长幅度。从静态角度看,我国肉羊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各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规模效率,且接近最优状态。从动态角度看,不论是我国肉羊产业在2008—2016年时序变动还是各主产省份的空间分布方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均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改良肉羊品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方式来推动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劳动成本的不断上涨,植棉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国际棉花价格的冲击,我国棉花产业发展面临挑战。利用2004—2013年棉花成本收益数据,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11个主产棉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期间,我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0.7%,技术效率平均下降0.4%,技术进步效率平均增长1.1%。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比较大,近几年呈下降趋势,技术效率的下降是主导因素。通过分析提出: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提高技术经济效益;调整棉花种植规模,适当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我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1991—2014年苹果种植效益的基础上,选取全国苹果种植7个主产省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模型对苹果种植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成本利润率和产值利润率自2010年以来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近几年苹果种植的效益不高,苹果种植投入与产出效率整体较低;技术进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建议增强技术能力,提高苹果种植效率。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提高稻谷的生产效率对于保障我国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9-2015年全国籼稻和粳稻主产省的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各省份各年度稻谷生产效率的DEA-Malmquist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测算得出反映稻谷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sit指数,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结果表明:①稻谷主产区区域布局方面,水稻产业可以结合地区优势布局。②技术进步在稻谷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广水稻种植中,农业部门应充分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率,提高稻谷生产效率。未来稻谷产业仍以去库存、绿色发展、规模化经营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势在必行。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得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通过空间SAC模型探索玉米种植结构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三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年均上升1.1%,技术效率提高0.5%,技术进步提升0.6%,但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玉米播种面积和种植比例的提高会导致"效率损失",从而降低了粮食的全要素生产率;玉米种植结构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通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实现,而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仅通过规模效率发挥作用。推进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可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5—2016年面板数据,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羊毛生产成本、收益和利润均低于澳大利亚,且在成本结构上存在差异,中国羊毛生产成本以饲料成本和人工投入为主,澳大利亚则主要在机械使用成本、人工投入、草场建设和服务费用方面;两国羊毛生产的生产效率表明,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已接近最优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中国羊毛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已相对稳定,受技术进步率下降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未来,中国羊毛生产效率的提高,除需加大科技投入外,还需着力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大饲草料补给。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方法的广东农产品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almquist指数的DEA方法,运用收益成本数据对广东省2004—2007年间农产品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农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管理水平的下降和和规模不经济降低了技术进步的贡献。农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差异显著。政策建议是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和逐步放开土地流转制度以取得规模经济,保持广东农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对2004~2012年山东苹果种植成本、收益和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山东与其它主产区的苹果种植成本和收益做了比较。研究表明,山东苹果种植的总成本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产值、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年度波动剧烈,近两年明显下降。山东苹果种植的总成本、产值和净利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及对照产区,但成本利润率不占优势。可通过合理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果品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拓展市场和营销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促进山东苹果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国苹果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2~2013年全国苹果种植成本、收益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国六个苹果主产区的种植成本收益做出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苹果产业逐步进入了一个"高投资,高收益"的阶段,全国平均苹果种植总成本呈现出直线增长的态势,但增长幅度仍然低于净利润增加的幅度,成本利润率呈现出M型的波动趋势。应通过合理降低种植成本,拓展市场和营销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来促进苹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户养猪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吉林省1989-2005年农户饲养生猪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对生猪生产效率进行分解分析,获取各指数的时序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饲养生猪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由于规模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而呈递增趋势,各市(县)生猪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其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一致,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1—2020年烟台市苹果产业的面板数据,借助DEA中的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烟台市苹果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规模效率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烟台市苹果产业生产效率呈波浪式动态波动,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平均1%的速度增长,增长过慢。烟台市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来推进整体苹果产业的技术及管理的革新,促进苹果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水稻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关联系数法,采用2002-2013年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数据,对福建省与全国水稻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水稻成本利润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水稻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全国水稻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源于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福建水稻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呈现波动的变化趋势,较全国平均值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苹果生产成本收益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易  陈瑞剑 《农业展望》2012,8(12):29-31,36
苹果是中国第1大水果,不仅在生产规模方面遥遥领先,而且在生产收益方面优势也非常明显。运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近年来中国苹果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苹果生产收益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具有明显优势;对主产省农民增收及苹果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在实现良好生产效益的同时,苹果生产成本也在快速攀升,特别是人工费用上涨和雇工难问题逐渐凸显。此外,研究还表明,苹果生产效益的提高需要靠大规模投入推动,同时大规模投入的回报也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8—2013年近海捕捞渔业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近海捕捞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海捕捞渔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3%,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技术效率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同步系数为0.6,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异向变化导致技术效率的下降;天津、浙江、辽宁、海南、福建、广西等6个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沿海各省市近海捕捞渔业技术效率下降是平均纯技术效率下降和平均规模效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效率及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1985—2014年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并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自1985年以来,玉米全要素生产效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幅度不大,以2006年为拐点,起初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率,而后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陕西等9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处于负增长状态;利用变异系数对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σ收敛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产效率具有σ收敛特征。要想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就应该注重玉米生产的内涵发展,适当缩小玉米种植区域,加快关键技术的推广,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东和河南花生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现代竞争力理论,从成本与价格、规模与效率、土地成本等方面,对山东和河南花生产业在加入WTO前后10年间竞争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传统经济作物,山东、河南花生生产与其他主产省相比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也具备一定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但是随着国内其他主产省对花生产业重视程度的增加,山东、河南花生生产面临着国内竞争力下降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7.
利用奶牛家庭饲养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10省奶牛家庭饲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增长方式。结果表明,2004-2009年中国10个奶业省奶牛家庭饲养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0.7%;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解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减缓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显著,同时规模效率存在损失。因此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由散养向家庭适度规模饲养转变,成为转型期奶牛家庭饲养方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据包络(DEA)模型,利用2004—2012年全国甘蔗成本收益数据,对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的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较高,甘蔗生产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且稳定;2007—2012年间,甘蔗生产成本增速远超过产量增速,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综合技术效率逐年下降;全国及甘蔗优势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不高,技术进步不足。应当加强甘蔗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与产业管理,经提高各优势产区及全国的甘蔗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巩固提升四川大豆产业,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多做贡献。本研究从种植成本、收益维度横向对比四川大豆与其他大豆主产省的差异,并根据区域种植习惯选取与四川大豆存在一定同茬争地关系的小麦、玉米、花生开展纵向比较。研究表明,四川大豆面积虽大但单位产量和产值总体偏低,亩均成本虽低但单产成本却高于大多数主产省,利润收益虽优于小麦和玉米但不计补贴情况下仍然亏损。振兴四川大豆,应着力于降成本、提单产、扩规模和促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吉林省为例,利用1991-2005年玉米生产投入产出面板数据(Panel Data),采用非参数的Tomqvist指数方法、HMB指数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吉林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呈"V字型"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主要受规模效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玉米生产中一些决策单元的无效率主要归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以及规模收益递减等方面原因.要促进玉米生产率的增长,需通过增加玉米产出、减少冗余的投入要素、适当缩小要素投入规模、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努力提高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