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麦26为试材,采用3年定点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秸秆腐蚀剂及精制鸡粪配施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全部还田情况下,冬小麦群体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化相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666.7m2施纯N13 kg+精制鸡粪100 kg和施纯N13 kg+腐蚀剂150 g处理情况下,其产量和千粒重与分别单施纯N 16、19 kg的处理相近。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试验地区666.7m2宜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12):35-36
研究表明,麦秸还田后机插水稻的产量以667m~2施纯氮22kg最高,为644.3kg/667m~2,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生育期推迟,后期纹枯病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两种粒径保水剂,结合不同施氮水平,研究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6.7m2施纯氮10 kg和20 kg条件下,高氮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氮肥与保水剂配施处理较不施用保水剂的等氮量处理小麦均增产显著;大粒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小粒径保水剂与等氮量配施处理。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以及灌浆末期大粒径保水剂处理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均大于等氮量的小粒径保水剂处理。施氮量相同情况下,大粒径保水剂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小粒径保水剂处理,并且在灌浆末期仍能保持高于其他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施氮量与保水剂粒径均一致情况下,每666.7m2麦田施用保水剂0.5 kg和1.0 kg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小麦灌浆期内的变化规律同光合速率变化规律一致,呈逐渐下降趋势;大粒径保水剂结合氮肥施用处理其光合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粒径保水剂配施等氮量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N20+LA0.5为最优处理,即每666.7m2施纯氮20 kg结合使用粒径1.6~4.0 mm的保水剂0.5 kg能够改善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状况,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纯氮360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2885kg/hm~2,以施纯氮270kghm~2处理较高产、经济;(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籽粒含油率、油酸、棕榈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亚油酸、亚麻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没有规律;(3)增加施氮量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呈下降的趋势;(4)油菜苗期、蕾薹期绿叶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颈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宁夏枸杞施氮量与甜菜碱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之间的关系,明确适宜甜菜碱含量条件下科学施氮量.【方法】选择5年龄宁夏枸杞,运用随机区组设计,设N_0(0 kg/666.7 m~2)、N_1(20 kg/666.7 m~2)、N_2(30 kg/666.7 m~2)、N_3(40 kg/666.7 m~2)、N_4(50 kg/666.7 m~2)5个不同施氮量水平,在枸杞生长期间测定其冠幅、枝条数和产量、甜菜碱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含量变化.【结果】不同施氮量下枸杞甜菜碱含量、相关酶、净光合速率以及产量均存在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菜碱含量、相关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在30 kg/666.7 m~2施氮量水平下枸杞果实中各指标达到最大值,其中甜菜碱含量达2.90 mg/kg,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达3.71 ng/100μg,单加氧酶活性达4.36 ng/100μg,再增加氮肥施用量反而会使各指标下降.【结论】适于枸杞甜菜碱及相关酶累积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 kg/666.7 m~2.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三亚热带生态条件下,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和苗头组合两优0293、GD—1S/RB207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纯氮0(N1,CK)、150(N2)、300(N3)、450(N4)、600(N5)kg/hm2,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和GD-1S/RB207在N3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两优0293在N4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N3处理下的产量相近.初步认为,在海南三亚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水稻的适宜总施氮水平为纯氮300kg/hm2,且氮肥(纯氮)用量每增加150kg/hm2,始穗期和齐穗期均相应推迟3-6d,最后全生育期延长3~6d.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伤流量增加,施氮量大于450kg/hm2后,随着施氮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伤流量不增反降.施纯氮0~450kg/hm2,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表层根所占体积比下降,中层根所占体积比上升,施纯氮450~600kg/hm2,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表层根所占体积比上升,中层根所占体积比下降.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0293的剑叶张角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剑叶表现出变长、变宽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配方施肥对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早稻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实际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施纯氮13kg/666.7m^2、纯磷4kg/666.7m^2、纯钾9 kg/666.7m^2时,水稻农艺性状较其它处理好,且实际产量比CK增加55.2%,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配方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氮量与抛植密度对水稻玉丝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品种玉丝6号最适宜的抛植密度及施氮量,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施氮量(N1:纯N 150kg/hm2、N2:纯N 180kg/hm2、N3:纯N 210kg/hm2)和抛植密度(D1:24万穴/hm2、D2:30万穴/hm2、D3:36万穴/hm2)处理组合对玉丝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抛植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不断增加,在施氮量和抛植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同的抛植密度需要不同的施氮量来配合,30万穴/hm2抛植密度需要纯N 210kg/hm2和36万穴/hm2抛植密度需要纯N 180kg/hm2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抛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可以影响玉丝6号产量,适当加大栽培密度和增施肥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其中以施纯氮210kg/hm2、抛植密度30万穴/hm2最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量对花生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品种山花108为材料,探讨了5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CK)、N37.5(施纯氮37.5 kg/hm~2,下同)、N75、N112.5、N150对花生叶片活性氧产生途径米勒反应和光呼吸、H_2O_2含量、叶片衰老、叶斑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在N0到N75处理范围内,米勒反应、光呼吸、H_2O_2含量、叶片衰老和叶斑病发生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产量呈升高趋势;在N75到N150处理范围内,产量呈降低趋势,以上其它指标呈现增加趋势。施氮量可通过调控活性氧的清除和产生对花生衰老和叶斑病的发生以及产量进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豫东沙壤土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豫东沙壤土小麦施氮量的研究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生育期推迟,冬前分蘖变化不大,最高蘖和有效穗呈抛物线型变化。回归分析表明,666.7m2最经济施氮量为纯氮21.35 kg,产量为522.38 kg,最高产量施氮量为纯氮23.59 kg,产量为524.57 kg。  相似文献   

11.
以高产优质小麦济麦20为试材,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施氮量和基本苗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基本苗条件下,施氮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施氮量增至300 kg/hm2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当施氮量为180 kg/hm2(N1处理)和300 kg/hm2(N3处理)时,666.7m2基本苗在10万(M1处理)至15万(M2处理)范围内,随基本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当施氮量为240 kg/hm2(N2处理)时,666.7m2基本苗10万和15万两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并且获得了最高产量,前者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后者。本试验中,过量施氮和过多基本苗均导致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籽粒产量、经济系数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以M1N2和M2N1处理较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麦稻两季秸秆还田条件下,麦季不同氮肥用量(纯N 180、225、270 kg/hm2)和水稻不同氮肥用量(纯N225、300、375 kg/hm2)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氮肥用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在每公顷施氮(N)180~270 kg范围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水稻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每公顷施N 225~375 kg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增穗效果明显,3个施氮量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对每穗粒数的影响不大,但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施N 375 kg/hm2的处理与225 kg/hm2、300 kg/hm2两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但施N 375 kg/hm2与300 kg/hm2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绍兴市农校实习农场,研究了4个施氮量对小麦新品种浙麦8号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少,叶面积指数偏低,前期灌浆速度加快,后期易早衰;施氮量多,叶面积指数后期居高不下,无效分蘖增加,成熟推迟。产量以施纯氮量250kg/hm^2为最高,品质以施纯氮量150kg/hm^2处理最差,纯氮量在200-250kg/hm^2有利于提高浙麦8号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4.
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迟播稻茬小麦适宜的播种量、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方法]研究不同处理的基本苗及产量构成,比较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结果]不同的播种量、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对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播种量每增加15 kg/hm~2,成穗数增加10.65万穗/hm~2、千粒重减少0.22 g、产量增加150.45 kg/hm~2;施氮量每增加15 kg/hm~2N,实粒数增加1.07个、产量增加450.75 kg/hm~2。氮肥运筹方式的影响随播种量、施氮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最高的氮肥运筹方式是播种量480 kg/hm~2时"轻施返青肥,重施基肥和拔节肥"方式、施氮量240 kg/hm~2N时"氮肥后移、返青肥和孕穗肥等量"方式。[结论]该研究为超迟播稻茬小麦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给高产型小麦品种"云麦53"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于2011—2012年在云南省易门、隆阳、弥勒3个试验点进行氮素单因子肥效试验,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分别用N0,N75,N150,N225,N300表示)对该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隆阳试验点的小麦产量持续增加,但N225与N300之间差异不显著;易门和弥勒试验点的小麦产量在N150处理下最高,随后开始下降,N300下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增加,易门和弥勒试验点在N225处理下达到最高;千粒重在弥勒试验点以N0最高,易门和隆阳试验点以N75最高,随后增施氮肥千粒重降低;株高和穗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综合来看,"云麦53"在施氮量150~225 kg/hm2条件下,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提高穗粒数,从而获得较理想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6.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4次等量追施(4T)2种方式,测定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微喷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N2处理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显著提高千粒重;2)拔节期一次性施氮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而分次施氮处理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延缓灌浆中后期旗叶的衰老,从而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但过多施氮导致粒重下降,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3)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以N2处理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处理。综上所述,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比,微喷灌采用分次施氮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微喷水肥一体化N2处理下分次施氮为最佳的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用氮量水平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37.5kg.hm-2(120%OptN)用氮量水平以下,茶叶芽头密度、鲜叶产量、枯枝落叶量、修剪枝叶量和生物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多的趋势,即施纯氮337.5kg.hm-2(120%OptN处理)>281.25kg.hm-2(100%OptN处理)>168.75kg.hm-2(60%OptN处理)>70.35kg.hm-2(25%OptN处理)>CK(不施肥),但施氮量进一步提高到421.95kg.hm-2(150%OptN处理)后,则不升反降。茶叶感官品质表现为25%OptN>60%OptN>100%OptN>120%OptN>CK>150%OptN,但处理间的差异不大,总体品质有随着用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机插水稻开展氮肥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机插水稻的产量以施纯氮330 kg/hm2最高,为9663.8 kg/hm2,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生育期推迟,后期纹枯病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强筋小麦西农979高产高效生产需水需肥规律,为其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品种西农979在不同水氮耦合条件下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变化,灌水和氮肥利用率以及最终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表现.结果表明,中水中氮(W2N2)和中水高氮(W2N3)水肥耦合有利于小麦花后维持较高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较长时间保持高叶绿素含量和高光合速率;在0~300 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效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W2N3(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为8 648.49 kg·hm-2,W2N2处理(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150 kg·hm-2施氮量)产量为7 944.14 kg·hm-2,相比最高产降低8.87%,差异不显著,但W2N2处理下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W2N2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为高效的施肥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杂交晚稻的影响,结果表明:益阳市赫山区杂交晚稻基础地力产量为4084.1kg/hm2;在施纯N0-180kg/hm2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递增的趋势,但氮肥过量,产量则会下降,施氮量以施纯N18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