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青沟植物群落起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元润 《林业科学》1998,34(6):22-28
从古地质、古地理、古地貌、古土壤、古气候、古植被及现存植被与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的起源演化过程。采用相关系数方法、模糊聚类方法探讨了大青沟植物群落与相关植物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大幅度波动,使大青沟地区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渐退缩,仅残留于特殊的避难所;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与长白植物区系、内蒙古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是在长期气候条件影响下,3个植物区系交互作用产生的残遗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2.
混沟地区是历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中条山林区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场所。该文以历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混沟为研究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植被景观要素及其斑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内的植被景观可以为猕猴、勺鸡、金雕等提供较为适宜的生存环境;各景观要素之间面积差异较小、多样性较高、优势度...  相似文献   

3.
海螺沟位于贡嘎山主峰区东坡,距沪定县城约70公里.它以中外罕见的低海拔冰川与原始森林、雪山、温泉溶为一体,构成了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胜地.同时,海螺沟森林植被垂直梯度明显,森林类型丰富,在科学研究上亦很有价值.本文拟从森林生态及林业角度,探讨海螺沟森林植被,为海螺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保护,并为大洪山地区森林植被演替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京山对节白蜡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保护区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具有东部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落叶栎类林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对节白蜡群落、栓皮栎群落、刺楸群落和野核桃群落等保存完好,具有明显的地带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太白山保护区是由林业部门设计,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65年批准划定。设定保护区的主要因素是该地具有典型的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以宗教为特色的古文化遗产。但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活动却考虑较少。  相似文献   

6.
正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主脉中部,隶属陕西省宁西林业局,经营面积126320公顷,森林覆盖率97.32%,以原始森林、冰川遗迹、高山草甸、峡谷溶洞为主要的景观特色。森林公园海拔732-2964米,有挺拔险峻的山峰、状如水晶的冰渍、神秘绝妙的溶洞、飞泻千仞晶莹清澈的瀑布、纵横交错的溪流、清纯透明的潭水和高山平湖,以及景色壮丽气势恢宏的原始森林、次生林,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因此,被游人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大兴安岭分布着集中成片的原始森林、次生阔叶林、森林草原过渡地带,森林植被种类丰富,倒木、枯立木交错横生,腐殖质层肥厚,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等。多样的森林群落类型为不同生态习性的真菌种群提供了优越的生育条件,孕育着极其丰富的大型经济真菌资源。文章根据采集标本和调查资料对其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位是以保护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旅游景区由三合宫、药王殿、古冰川、古龙洞、白云观、斗母峰六个景区和405个景观景点组成,面积1552km^2。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重要的生态资源,而通道县万佛山森林资源丰富,植被完整。调查了万佛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及特性,对境内较典型的森林阔叶林群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群落外貌、层次结构以及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惠州市七大出口森林植被恢复后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恢复后林分的生长情况、森林群落特征、土壤养分变化等,并对惠州市七大出口森林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 ,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无性系良种 ;保护茶园生态 ,应用生物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龙头产业 ,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 ,进入 2 0世纪 ,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 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 6 8万t,出口仅2 0 .2 9万t,云南茶叶产量 7.5万t,出口仅 1.0 3万t,版纳茶叶产量 1.5万t,几乎全部内销。国茶出口不畅 ,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机制和产品质量的制约 ,如何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振兴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促进版纳茶业再上新台阶 ,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改革现行茶叶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