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定量评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以重庆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重庆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重庆市2008--2012年生态足迹做出预测。结果表明:2000--2007年,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162226hm^2增加到1.57694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87810hm^2下降到0.447831hm^2;生态赤字从0.674416hm^2增加到1.129111hm^2,生态赤字持续扩大,预测2012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1.617362hm^2。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增加科技财政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生物生产量;控制环境污染;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粹制非农律设用她规模;引导人们合理消着,提高瓷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足迹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甘肃省2009年生态足迹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658 70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9 763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198 938hm2;分析生态足迹构成要素,并将甘肃省1997~2009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能力进行比较,由此可以表明,1997~2009年甘肃省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乐山市五通桥区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五通桥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003年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赤字2.001 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己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2)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3)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庆阳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1-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庆阳市近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纵向比较分析了庆阳市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据此预测了未来5年庆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庆阳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1.12hm2逐年增加至2005年的1.34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13hm2逐年减少到1.11hm2,可见生态承载力需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供给呈反方向发展趋势。庆阳市2001年的生态盈余为0.02hm2,2002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3hm2。说明庆阳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压力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庆阳市2001-2005年万元GDP生态足迹由高向低变化,而生态占用率由低向高变化,反映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庆阳市的生物生产面积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但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逐年增大。进一步模型预测,庆阳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33和1.03hm2,其人均生态赤字可达到0.30hm2。表明庆阳市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暗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5.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点。该研究利用能值足迹模型对西安市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市2010年实际可利用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为0.228204hm2/cap,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为7.0918hm2/cap,生态赤字为6.8636hm2/cap。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生态和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三江源2000–201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三江源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配不均,其中耕地供给率最大,其后依次为林地、水域、草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按降幅由多到少依次为建筑用地40%、草地29.95%、耕地20%、林地14.81%、水域2%。另外,草地对生态承载力的贡献最大,年均贡献率达41%,其次为林地,为38%。三江源整体呈生态盈余,但盈余有下降趋势,且不同土地类型生态盈亏也存在差异,其中草地和林地为生态盈余,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生态赤字,水域和建筑用地开始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青海省同德县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同德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793 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06 4 hm2,全县人均生态赤字为1.187 3 hm2,其中生态赤字最多的是牧草地,然后依次为化石燃料土地、耕地、林地。同德县草场退化是生态足迹扩大的结果之一,草场退化的加剧减小了生态承载力,因此草原退化对同德县生态赤字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化石燃料的消耗和耕地占用的急剧增加也是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同德县草原生态处于不可持续性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玛曲县是稳定与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研究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玛曲县2007-201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及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研究区人均生态足迹显著增加,由2007年的4.26 hm2增加到2016年的5.91 hm2,增幅达到38.73%,草地在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中占98.83%;生态承载力从2007年的3.74 hm2下降到2016年的3.04 hm2,降幅达到18.72%,草地和林地占到了人均生态承载力的88.04%;该区域10年均呈现生态赤字,总体生态安全形势较弱,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草地是玛曲县主要生态足迹消耗资源,且草地消费需求和草地退化之间的矛盾突出,应加强对该区域草地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新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新疆阜康市总体生态安全以及草地生态安全状况,剖析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981年到2004年,阜康市总的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降低了13%,而总的人均生态足迹升高了180%,生态赤字逐年加大,总体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中,草地生态赤字问题特别突出,草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81年的0.2486 hm2减少到2004年的0.1374 hm2,减少44.8%,而草地人均生态足迹则从1981年的0.2456 hm2增加到2004年的1.2186 hm2,增加500%,草地生态严重赤字,已成为最主要的生态不安全因素.造成草地生态严重赤字的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必须通过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草地生产用地的面积、提高草地的质量、控制人口数量等措施最终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西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地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帮助管理部门及时而准确地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状况与变化,以1996,2000,2005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情况,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996年西藏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别为1.444和6.628 hm2,2010年分别为4.051和5.350 hm2,生态盈余迅速减少;耕地和草地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绝大部分比重;1996-2005年,耕地生态供给一直处于盈余状态,而到2010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达到其承载力的近3倍,2000年以前草地承载力明显大于足迹,到2010年草地资源人均生态赤字为0.055 hm2.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逐年下降,草地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和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草地、森林和农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却在下降.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峡库区发展肉牛养殖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有草山草坡215.18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为i91.6万hm^2,另外还有36.2万hm^2的退耕地。然而,2001年重庆市肉牛存栏165.9万头,出栏43.33万头,出栏率为26.12%,平均胴体重110.6kg.人均占有1.56kg,比1999年全国人均占有量4.0kg少61.0%。重庆市的肉牛生产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探讨三峡库区草与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张仁陟  周冬梅 《草业学报》2012,21(4):267-274
利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2003年的1 696.35 hm2增加至2007年的1 925.26 hm2,增长幅度为13.5%;总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19 714.23 hm2增加至2007年的32 236.35 hm2,增长幅度为63.5%;而生态赤字从2003年的18 017.88 hm2增加至2007年的30 311.08 hm2,增长幅度为68.2%。水资源负载指数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大。未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适度移民、加强民众的节水意识教育,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不适宜再扩大种植业面积。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方法。采用此方法计算出的重庆1997-2007年的结果显示:在这期间重庆市的生态尚处于赤字中,并有增大趋势;但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资源利用效益提高。这说明重庆总体上经济发展方式正逐步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但今后仍需注重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提倡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模式,减少其生态足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焰  张军  张仁陟 《草业学报》2016,25(2):10-17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处于干旱内陆区的石羊河流域更是面临着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巨大矛盾。利用生态足迹法构建了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5个二级水资源账户,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结果表明,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均为1955.5 hm2,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为43531.04 hm2,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石羊河流域生态赤字平均为41575.55 hm2,呈现“先增后降”趋势,与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一致。未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不适宜再扩大种植业面积,进一步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区域可持续性的评估也逐渐成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典型的高寒牧区之一,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能值理论,运用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2005-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各县、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改进模型的关键在于采用区域能值密度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状况。结果表明,1) 研究区生态足迹组成中,畜牧业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并保持稳定;电力和燃料煤比重逐年上升,而种植业产品和野柴草比重有所降低。2) 甘南州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由2005年的4.77 hm2/人增加到2013年的7.09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保持在4.64~5.65 hm2/人之间。3) 甘南州生态足迹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年间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4) 甘南州万元GDP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2.60 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4.86 hm2/万元,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其中合作市最高,迭部县次之,其他各县无明显区别。5) 甘南州以畜牧业为主的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均大于农牧交错区的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和迭部县。9年间,迭部县、玛曲县和碌曲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夏河县、卓尼县和舟曲县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合作市和临潭县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研究区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生态经济学中测度人类社会资源消耗的经典方法之一,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是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和改进。本研究采用区域标准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能够更好地体现区域的真实供给能力和人类对资源的实际消耗,其方法和数据优于普遍采用的全球标准。研究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地分析了2005–2014年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发展能力指数,分析了青海省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青海省区域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指数小于0且不断下降。2)青海省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在不断扩大,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市区及其周边的县域,2011年之后呈现由北向东的带状分布。3)结合能值生态足迹和多因子耦合分析表明,虽然青海省的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发展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但主要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水土流失、生态功能恶化、地区承载力下降、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严峻。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青藏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婧  魏珍  周华坤 《草地学报》2024,(1):284-296
本文基于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黄河上游4个省区2012—2021年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12年的2.089 9 hm2·人-1上升至2021年的2.536 5 hm2·人-1,10年间仍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研究期间黄河上游各省区的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均超过1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在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值偏高,2021年达到3.87 hm2·人-1;5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为青海省和甘肃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黄河上游地区自然资本驱动力整体受人口、社会消费、生态建设、科技和环境污染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未来需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清晰地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本文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定量研究了西藏2005-2014年的可持续性,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西藏及其各地级市2015-2024年的可持续状态。结果表明:2005-2014年,西藏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38.30 hm2减少到33.81 hm2,人均生态足迹从6.83 hm2增加到11.59 hm2,生态盈余空间缩小,但生态足迹指数一直高于65%,当前的可持续性较强;万元GDP生态足迹、发展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表明西藏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产业结构单一;在未来10年,西藏及其各地级市(除拉萨外)的可持续性持续降低,但整体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拉萨在2020年将变为严重不可持续。本研究定量地评价了西藏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以期对高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平塘县大闸蟹养殖始于2011年,初次引种1万只,养殖面积1.13hm^2,当年试验即取得成功。2012年开始规模化示范养殖,目前大闸蟹养殖总面积48hm^2,年产商品蟹50t,最大养殖商品个体重量达0.25kg。现将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部。全县辖7个乡镇、45个行政村。县域土地总面积138.8万hm^2。在土地总面积中,农业用地0.2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5%,草原总面积117.61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9.5%。可利用草原面积100.59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85.5%,其中夏秋草场50.01万hm^2,冬春草场50.57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