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林业资源是保障我国林业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构建我国绿色生态屏障的基础。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值稳步提升,林业生产也取得长足进步。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林业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苗木是林业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必须加强苗木种植栽培技术运用,使苗木更加茁壮地成长成为树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在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林业,这不仅对林业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还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助力良多。文章就计算机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具有土地辽阔、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因此,我国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众多,尤其是对森林保护方面,由于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我国森林病虫害事件频发,这对林业的发展而言极为不利。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科技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先进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得到使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也成为当前林业推广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认识到了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林业技术人才,满足市场对于林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林业专业关注的重点。所以文中将从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分析。目的是培养出符合林业生产一线需求的综合型高技能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郭玉梅 《河北农机》2022,(1):159-160
林业建设工作对我国生态环境维护、国民经济增长有极大的益处,可以使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增长维持平衡状态.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此背景下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是良好的手段.因此,林业工程也在此背景下得到各方的关注,在政府大力扶持下积极开展.在林业工程建设期间,为推动林业工程发展需要提升营造林质量,本文分析相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推进,对当前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而林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性,在新形势下对林业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当前林业技术对林业生产发展的有利影响,同时,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这样才能保证在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社会各领域都实现了发展与突破,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中大范围的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林业工程建设属于重要的建设内容,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就当前的状态而言,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生态平衡的维护方面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因此,针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以及发展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存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论述,文章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隆红兵 《河北农机》2022,(5):103-105
当下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林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被重视,保护林业生态资源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对关于林业病虫害遥感监测对生态资源保护的影响分析展开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林业资源缺乏,林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文章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介绍,希望提高人们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前期的发展中,主要以提高国家经济总量为整体性目标,以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当前生态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重视,而且人们在物质条件提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环保理念。林业工程是提高水土保持率、净化空气质量、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生态举措,其中的林业资源管理环节直接影响到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只有严格执行技术流程和操作标准,才能促进植树造林工程工作的效率提升。针对林业资源管理进行分析,探索推进林业工程高效优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越来越完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距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也是越来越近了。随着坚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策略的提出,国家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传统林业有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林地测绘方法的效率相对较低、在生产方面需要的时间较长等缺点,而无人机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林业工作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林业工作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土地沙化、酸雨等问题更尖锐,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发展进行有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合理优化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大力提倡生态经济的背景下,我国近些年在林业建设方面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林业面积也在逐渐增加,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确处理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关系,对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文章就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雷 《河北农机》2022,(7):106-108
随着我国科技和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林业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我国林业资源集中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林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低,所使用的林业种植与种植技术较为落后,与国内林业科技发展脱节.为了推动我国林业发展,提高林业科技与种植技术应用的效率,本文就我国林业科技和种植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林业科技与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在对林业资源索取的同时,盲目地追求林业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会严重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以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林业种植科学化发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方面出发,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林业问题的建议和相关科学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为林业生产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马凤 《河北农机》2023,(1):100-1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部门对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我国林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因此对林业树种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辽宁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林业常用树种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树种栽培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林业栽培管理质量的措施,为促进林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的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承载力逐渐衰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林业建设以及整体的生态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成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求园林绿化及时转变工作,为构建良好的居民生活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态林业建设是社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生态林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推动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林业资源也是保持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因此,我国的林业管理部门应当重视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文章结合实际,探讨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阶段,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但由于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为切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研究可持续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可持续林业管理和有效保护环境,促使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林业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