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加速发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可行性,提出了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实现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目标的机械和资金需求情况,提出了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小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长期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和教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种植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绿色小麦种植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且能够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性,关键在于能够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需积极引入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种植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进而提出了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最后就相关推广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种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种植类机械推广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经验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在基本实现了耕作和收获作业的机械化后,实现种植机械化正在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点领域,尽管国外种植机械已经从手动种植器、半自动种植机械发展到了示范推广全自动种植机械的阶段,然而半自动种植机械仍然是目前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种植机械,而我国正处于推广使用种植机械的初始阶段,半自动种植机械理所当然是我们今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金攀 《河北农机》2011,(4):10-12
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经验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在基本实现了耕作和收获作业的机械化后,实现种植机械化正在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点领域,尽管国外种植机械已经从手动种植器、半自动种植机械发展到了示范推广全自动种植机械的阶段,然而半自动种植机械仍然是目前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种植机械  相似文献   

5.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芽播机械化的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简述了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探讨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目前水稻种植模式应以插秧为主、以抛秧和直播为辅,分析了水稻芽播种植的特点,并对其种植机械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在基本实现了耕作和收获作业的机械化后,实现种植机械化正在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点环节。尽管国外种植机械已经从手动种植器、半自动种植机械发展到了示范推广全自动种植机械的阶段,然而半自动种植机械仍然是目前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种植机械。而我国正处于推广使用种植机械的初始阶段,半自动种植机械理所当然是我们今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所以在农业种植中科学合理地推广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将农业技术成果和农业新产品积极转化为农业种植的主要力量,以此来促进现代化农业种植的整体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整合,促进现代化农业种植的实现。本文简单分析了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的推广现状、推广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促进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促进农村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灌溉频次与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与节水的矛盾,需寻求一种兼顾产量与节水的种植模式。试验设置了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拔节期1次灌溉120mm,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以及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溉40mm三种灌溉处理,研究了种植模式和灌溉频次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宽幅精播种植模式的分蘖消亡显著减少。宽幅精播较常规种植的产量显著提高。减少灌溉频次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消耗量和耗水量。和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宽幅精播种植模式下拔节期1次灌溉120mm处理和拔节期与抽穗期各灌溉60mm处理的WUE均显著提高。统筹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WUE,在总灌溉量为120mm条件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下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是一种适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秸秆覆盖的麦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0和0.6 kg/m2 2种秸秆覆盖方式,以研究种植模式和玉米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阶段耗水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虽然显著减少了冬小麦耗水量,但是也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穗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显著降低了冬小麦产量.玉米秸秆覆盖条件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通过显著增加穗数而对产量损失起补偿作用,且宽幅精播种植模式的耗水量显著低于常规种植模式,故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模式.在山东地区,为了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宽幅精播种植与玉米秸秆覆盖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媛媛 《河北农机》2024,(3):145-147
油菜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油菜还可以籽榨油,种植油菜能够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目前,油菜种植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对相关的种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油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除了要掌握好种植技术要点以外,还需增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依据油菜种植的实际情况,全方地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油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围绕着油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便于在油菜种植中能够把握好要点内容,不仅能够保证各种植环节的科学性,而且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并要始终坚持不断优化种植技术,确保油菜种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解决农业种植效益落后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农业种植效益落后的原因,指出传统的种植方式的落后性以及农户资金和技术短缺是影响农业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潜在优势,提出了引入设施农业技术、加强科技普及、实施补贴政策等改善农业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抵御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节约资源和改善农民的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是近几年晋西北地区农民摸索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传统谷子种植劳力投入多,费工费时的弊端,同时高产高效。在比较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和传统露地谷子种植技术差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增产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覆膜和种植密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和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开展了玉米露地与覆膜6个种植密度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表现在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育期的提前,如抽穗期(即最大高度出现时)比露地种植提前了11 d。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露地玉米株高具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覆膜玉米则无显著差异。无论是覆膜还是露地种植,玉米叶面积指数都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玉米的蒸散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覆膜种植降低了玉米对水分的消耗,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因种植密度增加而导致的蒸散量增加与降水不足之间的矛盾。覆膜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种植分别提高52.79%和60.55%。露地与覆膜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获得最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应的种植密度不同:露地种植在密度为52 500株/hm~2(D2)时获得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覆膜种植增大了单位面积土地可支撑的群体,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在密度为82 500株/hm~2(D4)和67 500株/hm~2(D3)时获得,但D3与D4下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所以在试验气候年型下,黄土高原东部露地和覆膜种植的春玉米适宜密度分别为52 500株/hm~2和8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种植有助于提高设施园艺作物精准化管理水平、缓解日益凸显的劳动力紧缺问题。草莓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园艺作物,研究对比采用不同AI种植策略和关键技术对草莓温室生产的调控效果,可对园艺作物种植的AI技术改进和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个不同AI种植策略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果,并以人工种植管理为参照,对AI种植的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视觉识别、作物模型和作物生长仿真器等技术在草莓AI种植中各有优势。其中,AI-1组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将专家经验、作物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建立了标准化草莓种植知识结构和智慧种植决策方法,对作物生产发育的调控较为稳健,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了最高产值。与人工种植管理相比,AI种植策略组的平均产量提高了1.66倍,平均产值提高了1.82倍,最高投入产投比提高了1.27倍。针对高产优质的目标,在配备较完善的智能化设备和控制组件的温室生产条件下,AI辅助种植能有效提高草莓种植管控的精准度,减少水肥和劳动力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也存在对人工管理扰动的模拟难、作物本体信息采集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已经逐渐被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取代。近年来,经过不断地实践和运用,我国水稻的种植和机械化种植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节水压采区水资源紧缺、种植结构不合理、灌溉定额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以衡水市为例,以种植结构和灌水量为优化变量,以经济效益最大和总灌溉水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NSGA-II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出了不同灌溉水价水平下对应的种植结构和灌水量调整方案。结果表明,小麦种植面积比现状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玉米、花生等耗水量小的作物面积有所增加。通过优化,合理提高灌溉水价可促进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扩大低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张华 《河北农机》2023,(20):142-144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蔬菜的产品质量与种类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运而生。辣椒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蔬菜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大棚种植技术的出现为辣椒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因此,要充分重视大棚蔬菜辣椒种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效防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从而实现辣椒产品与质量的双提升。基于此,文章将对大棚蔬菜辣椒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辣椒种植的技术要点,并对病虫害出现的根本原因和防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马铃薯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切块种植,这给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虽然有了初步定型的种植机,但性能指标并不理想,主要存在重播和漏播严重、株距不均等问题.为此,设计了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阐述了其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从而为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黎城县种植胡萝卜习惯于用平畦条播或平畦撒播,这种传统的种植方法严重影响了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而采用起垄种植技术,可大大提高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黎城县种植实践表明,起垄种植比平畦种植增产10%左右,商品率可提高40%-50%,收入可提高600-700元/0.067hm2。  相似文献   

20.
贾晶霞  李雷霞 《农业工程》2015,5(5):124-126
介绍了世界木薯主产国和中国的木薯生产概况,包括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3个主要指标。以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1的尼日利亚为例,分析了世界木薯种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中国木薯种植情况的分析,找出我国木薯产业发展落后的原因,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