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剑珍 《现代农业》2010,(11):57-57
北票市在大三家乡及三宝乡等种植"早大白""龙薯1号"234亩,在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1500千克,平均销售价1.5-2.0元/千克,亩产值2700元。比当地普通对照品种增产15.5%,亩增产131千克。马铃薯下茬种植秋菜、萝卜和豆角等亩产值1000元,扣除亩成本,亩纯效益实现3300元。  相似文献   

2.
上茬马铃薯下茬栽种甘蓝的种植模式,今年在根德营子乡南洼村种植面积65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500千克,甘蓝平均亩产6000千克,平均亩产值12560元,亩纯收入1145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上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种薯处理选择脱毒早大白种薯,亩用种量150千克,播前40~45天从储藏窖转入室内,在散射光下低温催芽,要求温度12~18℃,最高不超过20℃,使芽粗壮,抗逆性强。播前1~2天切  相似文献   

3.
赵凤茹 《河北农业》2006,(10):14-15
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下茬春提前西红柿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卢龙县农业局1995年开始对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现已发展到了1000多亩。该栽培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70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亩产值10500元;春提前西红柿亩产6000千克,平均售价1元/千克,亩产值600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16500元,去除成本4500元/亩,每亩年纯收入12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一西红柿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卢龙县农业局1995年开始在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现已在卢龙县发展面积1000亩。该栽培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8000千克,平均售价2.8元/千克,亩产值22400元;下茬春提前西红柿亩产65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亩产值975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32150元,去除成本4900元/亩,每亩年纯收入2725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作美 《新农村》2000,(10):12-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两旱一水”型高产、高效种植制度正在山区扩展,鲜食春大豆-中稻-秋马铃薯三熟即是其中一种。据对妙高镇黄笠宗、钟先法等农户13.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该种植制度的调查,春大豆亩产值1223元,中稻亩产500千克,产值600元,秋马铃薯亩产1500千克,产值290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4723元,扣除成本和农业  相似文献   

6.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1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1300千克~1600千克,亩产值3500元~5000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500个~4000个果穗,亩产值3000元~58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三千元的好典型。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春季种植甜椒,秋季复种西红柿,亩产甜椒4000千克,西红柿5000千克。两茬合计亩产值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镇和尚坨村,近年来推广西瓜—白萝卜栽培模式,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其中西瓜平均亩产4000千克,白萝卜平均亩产5500千克,两茬亩产值4500元,亩投入950元,亩纯效益3550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菠菜、西瓜、玉米、豆角、晚辣椒模式亩产小麦300千克,菠菜亩产500千克,西瓜亩产3200千克,玉米亩产400千克,豆角亩产800千克,晚辣椒亩产1000千克,亩产值达5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建平县是辽宁省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总播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其中中晚熟马铃薯播种面积2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建平县中北部的蹦河流域,平均单产1710千克。早熟马铃薯播种面积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南部乡镇和老哈河流域乡镇,平均单产2000千克左右,高产田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马铃薯下茬复种秋豆角、大白菜等蔬菜和小油葵等经济作物,亩效益十分可观。但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  相似文献   

13.
卢龙县卢龙镇郑庄村利用日光温室生产秋冬茬黄瓜、冬春茬西红柿,效益显著,一般亩产黄瓜5000千克,产值5000元;亩产西红柿7500千克,产值1400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9000元,亩纯收入15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夏大豆栽培的意义 1.种植效益高龙口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方式,亩产一般分别为450千克和550千克,亩产值1500元左右。改小麦收后直播夏大豆,大豆亩产300千克,亩产值近1000元,比夏玉米提高209元,肥料等节省100余元,下茬小麦增产10%以上,增值100元,合计亩增收400元左右。种植增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顺义区日光温室上茬甜瓜下茬番茄种植模式,已有十几年历史。其产量和效益一直比较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2007年全区达到2000余亩,主要集中在李遂、北务等镇。上下两茬亩产量在8000~9000千克,亩产值1.5万~2万元。如李遂镇东营村郭秀芝是北京市蔬菜科技人户五星级示范户。2007年在她的1亩日光温室中,上茬种植甜瓜亩产量2225千克,亩产值13250元;  相似文献   

16.
<正>1茬口安排及经济效益1)种植模式:温室油菜—豆角—香菜2)茬口安排:第一茬油菜于前一年12月初直播,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陆续采收;第二茬豆角于1月中旬播种,于2月中旬定植,于4月初开始采收至7月上旬拉秧;第三茬香菜于7月20日前后播种,于元旦前后陆续收获。3)经济效益:第一茬油菜亩产3 500kg,亩产值10 500元;第二茬豆角亩产1 750kg,亩产值4 375元;第三茬香菜亩产3 000kg,亩产值7 500元;三茬全计  相似文献   

17.
玉米地间作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坝海拔1600米,年均温16.2℃,光、热、水资源丰富,但人多地少.2000年,永胜县玉米地间作辣椒地膜覆盖示范栽培500亩,分类型田测产验收,亩产鲜椒973千克,以每千克1.2元计算,亩产值为1167.6元,收获玉米干籽粒416.7千克,按每千克0.9元计算,亩产值为375.8元,总计亩产值达1543.4元,较单纯种植玉米单产530千克、产值477元每亩净增产值1066.4元,扣除新增成本58.6元,每亩增纯利1007.8元.  相似文献   

18.
<正> 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订单高效农业,近两年我镇付桥、周集等村采用该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及光热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甜玉米(采玉米笋)250千克(回收价3.6元/千克),收入900元以上,西兰花每亩产1200千克(收购价1.6元/千克)收入1900元以上,马铃薯亩产1800千克收入1600元,采用该模式亩产值4400元以上。现就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冬春茬西葫芦,产量高,效益好。辽宁省朝阳县从2000年开始在黑牛营子乡荒地村示范推广,现已在朝阳县发展1000亩,该栽培模式亩产8000千克,平均售价3元/千克,亩产值25000元,此冬春茬西葫芦栽培模式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20.
董义 《现代农业》2011,(5):31-31
朝阳县柳城镇搞春茬地膜架豆角栽培已有十四年时间。2010年在下洼、小平房、牟台子、南大营子四个村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平均单产2200千克,最高可达2500千克。总产量260万千克,每千克平均售价1.00元,亩产值2200元,最高可达3000元,总产值264万元。主要销往大连、锦州、赤峰等地,旺季每天有20多辆车收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