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鹅的养殖能够为人们提供肉、蛋及绒、毛等产品,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也使得近年来鹅养殖的规模出现了增加的趋势。雏鹅生长的健康性及成活率对鹅养殖业是非常重要的。雏鹅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中毒导致的一种雏鹅疾病,在鹅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雏鹅感染后容易出现较大范围流行,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如控制不当,将对鹅的养殖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因而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般把0~28日龄的小鹅称为雏鹅。雏鹅保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病性、抗逆性较差。消化力不强,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雏鹅较为难养,对育雏条件要求较高。生产实践中常常成活率较低.雏鹅生长速度较慢,为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雏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五河县农民养鹅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好,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从雏鹅育雏前的准备、雏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鹅育雏期注意事项等方面叙述雏鹅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21,(1)
正肉鹅饲养周期短,食性广,耐粗饲,耗粮少,增重快,一般经2个月左右饲养,每羽体重即可达4~6千克出栏上市要求。1.雏鹅饲养刚出壳的冬鹅苗,应严格做好保温保暖工作,放入垫有软干草的筐、篓或纸箱内,其上加盖保暖,注意留一个小孔通气。1~5日龄雏鹅,白天可放垫有软草的围栏中饲养,晚间做好保温工作。5日龄后雏鹅,除放牧外,可昼夜放入垫有软草的围栏中饲养。如发现雏鹅聚集一角挤压,叫声低而长,  相似文献   

5.
养鹅专业户程国惠,从2007年养鹅到现在5年整,年均养鹅1500只,收益良好。五年来,她从实践中摸索出了养鹅的成功经验,即是养鹅有“六怕”。一怕凉着。程国惠总结了第一年养鹅死亡率高的教训,在第二年,她该投入的不怕多花。每年5月份开始。程国惠在没育雏前先巧用砖头搭火炕。在育鹅室内取暖。还用木料做成框架,花上2000多元买来网制作育雏床。即通风又保暖。为了不让雏床地面水泥凉气影响鹅的育成温度。她还用稻壳铺到地面。既保证了鹅雏生长的温度,又清理了鹅雏的粪便。幼雏时期,她把室温控制在29℃左右。随着鹅雏的渐长,再适当降低温度,以接近室外温度为宜。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南方地区冬季雏鹅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雏鹅的运输及雏鹅进舍后的饲养管理等方面,为鹅养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般把0~28日龄的小鹅称为雏鹅。雏鹅保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病性、抗逆性较差,消化力不强,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雏鹅较为难养,对育雏条件要求较高。生产实践中常常成活率较低,雏鹅生长速度较慢,为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雏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
饲养白鹅能充分利用饲草资源,是投资少、效益高、周转快、节粮型的养殖项目。但是冬季气温低,雨雪天气多,对育雏十分不利,必须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开水 雏鹅出壳36小时左右即可开食,开食时用切碎或剪碎的菜叶撒入木盘,将雏鹅放入,时间10分钟左右。低龄鹅每日喂食5~8次,随着日龄的增加渐至4次,通过1天的开食训练,第2天雏鹅的采食量明显加大,以后可在菜叶中加入碎米饲喂。2日龄以后,可用饮水器或其他容器盛温水,在饲喂雏鹅时让其自由饮用。雏鹅饲喂时不要在竹篮内进行,以免菜叶撒落浪费并潮湿垫草。  相似文献   

9.
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的成败,是大鹅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笔者从事畜牧业实际工作多年,本文就如何提高雏鹅成活率提出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鹅的品种及鹅苗选择、育雏前准备、雏鹅饲养管理、青年鹅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肉鹅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20.
6月份 做好夏蝗、一代玉米螟、一代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1)6月上旬是夏蝗防治的最佳适期,在蝗情侦察准确的基础上,进行及时防治可确保蝗虫不起飞危害.各区县除了国有荒地为区县植保站进行蝗虫监测及防治外,农田蝗虫监测及防治由农民自觉进行,若发生蝗情应及时向当地植保部门汇报和咨询,以取得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