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控制了病虫害.为人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害处。一是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三是农作物药害:四是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再猖獗为害:五是人畜中毒;六是造成农田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副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农药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必须了解农药的性能和掌握农药的合理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使用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对保证农业丰收、保护人畜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因农药使用不当.甚至是滥用、乱用农药造成作物药害、人畜伤亡等事故。为此.及时掌握一些安全、合理的农药使用知识,非常必要,现将如何科学使用农药知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果农常把激素、微肥和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为探索混用后的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螨危与激素(2.4-D、九二0)、微肥(KH2PO4)、农药(可杀得、多宁)混用对柑桔安全,其防病作用和保花保果与螨危单用效果相同。但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问,值得生产上推广应用,推荐使用浓度:螨危5000倍液+激素+微肥+农药常规用量。  相似文献   

4.
农药混用是目前农药研究的一大热点,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用后是否有增效作用,是在筛选配方时决定取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在我国混配农药的登记工作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目前在农药混用毒力测定中,多以孙云沛所提出的共毒系数做为评价和表示联合毒力的方法,而此方法是以致死中量所换算的相对毒力系数的理论值和实际值之比表示的,是以致死中量为基础的。以共毒系数表示混剂是否有增效作用,在供试昆虫对单、混剂敏感性异质性较大的情况下则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一点,刘贤进等曾提出过这一问题(1995,农药科学与管理)。本文作者办深…  相似文献   

5.
室内生物测定表明,Bt液剂和不同比例的25%杀虫双混用对稻纵卷叶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3:1和1:1(Bt:杀虫双)混用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265和298。1:1混用的毒效为杀虫双单用的1.71倍。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1混用的防治效果接近于同剂量的杀虫双。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农药开发前景广阔高新章(河北曲阳农广校073100)微生物农药选择性强、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开发前景广阔。1.病毒农药:寄生昆虫的病毒有300多种,绝大部分寄生在鳞翅目昆虫以及果树上的叶螨类,病毒对昆虫的致病力一般都很强,病...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的合理混用不仅能有效地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进程,同时还能提高药效、扩大所治范围、降低成本。近年来,复配农药发展较快,并有大量新产品上市,尤以菊酯类与有机磷复配为巨。但有关氰戊菊酯与敌敌畏混用却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研究了氰戊菊酯与敌敌畏混用的增效性。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1.20%氰戊菊酯乳油(常州市农药厂),2.80%敌敌畏乳油(兰溪农药厂);3氰戊菊酯+敌敌畏乳油(1:5)自配;4,丙酮(分析纯);5菜青虫(4龄幼虫)。(二)试验方法采集于南昌市郊区的荣青虫幼虫在室内以小白菜饲养,按FAO在1980年…  相似文献   

8.
2%吡草醚悬浮剂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的麦田除草剂新品种。据介绍,2%吡草醚悬浮剂与10%苯磺隆WP混用.对麦田内多种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为明确2种药剂与其他除草剂混用后对作物的安全性及其综合除草效果.进行了麦田杂草田间防除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来 ,有些谈论农药使用的文章中提到农药混用要注意酸碱性。这话不错 ,但没有概括农药混用的全部问题。农药混用主要是指两种液用农药制剂配到一起 ,成为一种药液喷雾施用。合理的农药混用 ,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 ,可以提高工效。有的混用甚至可以增加药效并减轻抗药性、药害等农药的副作用。例如 ,农作物病害、虫害同时发生 ,可混用杀菌剂、杀虫剂 ,别的好处不说 ,起码可以少打一次药。当然 ,这里同时发生的有害生物防治适期要相互重叠。水稻孕穗至抽穗期是稻飞虱与稻纹枯病发生盛期 ,可用马拉硫磷乳油与井冈霉素水剂混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酮下脚料防治韭菜根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银杏酮下脚料防治韭菜根蛆,防治效果85%左右,与高毒农药防治效果相似,对人畜无毒害作用,不造成环境污染:银杏酮下脚料是研制防治韭菜根蛆无公害农药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灭多威、杀螟硫磷及其以不同比例混用对豆蚜和粘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灭多威与杀螟硫磷以1:1、1:3、1:5、1:7和1:9比例混用对蚜虫、粘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1:7混用增效最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249.03和180.30,其毒效分别是灭多威的1.61和0.93倍,杀螟硫磷的2.70和2.08倍。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灭多威与杀螟硫磷混剂(1:7)对棉蚜和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杀螟硫磷,而稍优于或接近于灭多威  相似文献   

12.
强力农药增效剂害立平害立平是由河北农业大学研制出的一种强力农药增效剂。该产品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与常用杀虫剂混用,可使药液迅速渗入昆虫体内,对梨木虱、棉铃虫、介壳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害虫具有明显效果,与杀菌剂混用,可提高其铲除效果和内吸作用,常用来防...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盛期,此期施药是确保丰收的关键,为了提高防效,根据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注意以下几点: 1.稀释农药应尽量使用清洁的河水、池塘水、水库水等,不宜用井水、碱性水、污染水。 2.配药时应先向喷雾器里加入 1/3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需用的农药。 3. 如果需要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必须混用农药防治,但切不可盲目混用,不要把不宜混合的农药混在一起。如果必须多种制剂混用,应按微肥、可湿性粉剂、胶悬剂、水剂、乳油的顺序依次加入,并不断搅拌,避免各种单剂直接混合,并要随配随用。 4.注意药剂…  相似文献   

14.
豆田除草剂混用控草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田除草剂混用控草作用研究潘洪玉,丁利,陈建华,吴藕堂,王迎春(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总后嫩江基地)(白城地区芦苇研究所)除草剂混用是豆田杂草防除的一大趋势,已引起北方部队农场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对除草剂性质、作用特点和农药混合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丙酯草醚和胺苯磺隆混用配方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袁军  陈杰  徐小燕  王永华 《杂草科学》2004,(1):27-28,29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测定了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和胺苯磺隆混用后对油菜田4种主要杂草的除草活性,同时采用Collby法评价丙酯草醚与胺苯磺隆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混用后除草活性提高,但不同组合的除草活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混剂大部分组合对供试杂草有加成作用,某些组合对猪殃殃具增效作用,各混剂组合均未表现拮抗作用。综合考虑杀草谱、除草活性和使用成本,以丙酯草醚45ga.i./hm^2 胺苯磺隆7.5~9ga.i./hm^2为好,故推荐两者复配时有效成分的比例为30:(5.6)。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克星──特制诱虫灯近些年来,农药市场发展迅猛,尤其是农药的复配、混用情况普遍,不但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时大量的害虫抗性也明显增强。试验证明,柿铃虫对氰戊菊脂和久效磷的抗性从1990年到1993年增长91—328.5倍和2.6—3.9...  相似文献   

17.
1 农药混合使用的目的 将2种或2种以上农药或将农药与植物营养物质混配在一起施用,通常称农药混用。混用的农药品种可以是杀虫剂之间的混用,也可以是杀虫剂与杀菌剂、杀虫剂与除草剂、杀虫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用。也可以是杀菌剂之间、除草剂之间、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混用等等。  相似文献   

18.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抗灾商品.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我市广大农村,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农药不合理使用。科学用药水平低.药害和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为摸清我市农村农药使用现状,提出农药减量使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室内平板拮抗作用测定,短小芽孢杆菌A3菌株对泡桐黑腐皮壳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菌圈直径为3-4cm。在林地3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单用A3菌侏的发酵液,防治效果为97.8%;与多菌灵混用为99.4%。均比常用农药福美胂(89.3%)好。A3菌株拮抗物可使泡桐黑腐皮壳菌丝及分生孢于膨大畸形,进而胞壁破裂,内含物外流。  相似文献   

20.
卞绍庄 《植物保护》1983,9(1):20-20
一、要重视农药的混用问题,混合剂型必须有足够的试验数据做依据,使其正常发展。 据国内外资料:一些农药通过混用可以增效,达到兼治,或者混合以后对农药的物理性状有所改进,有时可以提高稳定性。目前在农药混合制剂的研究、生产上有些问题值得注意、有的混合制剂缺少必要的毒性试验数据,有的药效试验数据不够充分,有的已大量出售、使用,但尚未制订产品的技术标准,缺少科学的分析方法等。这样的农药混合制剂生产、销售后会造成新的农药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