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亮  邢虎成  揭雨成 《作物研究》2012,26(5):602-604
针对植物纤维在发育过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源激素对纤维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上.综合阐述了激素对棉花、苎麻和亚麻纤维细胞发育的影响,以期对改良其纤维品质,提高纤维产量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是其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原生质体逐渐扩充直至解体消失的生物学过程。胞壁的巨原纤自下而上、由表及里逐段逐层积累,均经历从横向到接近纤维轴向排列的变化。基部茎形成之初5-10天,纤维细胞数增长量占收获期的60-80%,节间生长期纤维直径增长量占其总量的60%以上,节间生长后期胞壁才开始迅速加厚,并延续到收获期。苎麻韧皮纤维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和对产量品质影响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3.
苎麻茎大小与纤维细胞大小及纤维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人认为,苎麻茎越高越粗越好。为了明确高、粗与纤维品质的关系,作者从苎麻茎的大小与纤维细胞大小及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刊出,供苎麻育种和栽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苎麻韧皮纤维发育,前人已做过详细的研究,但属壮龄麻株。为了探明苎麻实生苗不同生育时期纤维的发育状况及其对产量形成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我们于1987年对苎麻四个品种的实生苗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解剖观察,以期为苎麻速成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80年代后期成熟起来的纤维产量和品质解剖估测技术研究苎麻主要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单株纤维产量和单纤维支数解剖估测值差异明显,一般全年三季平均单株产量≥3.9克的为高产资源,而全年三季平均支数>2000支的则属优质资源的范畴。这些资源可供生产和育种应用。2.纤维细胞直径小,茎横截面分布密度大是高产优质苎麻资源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1985~1986年就遮荫对苎麻大叶绿品种的形态、单茎和群体生长、有关生理特性及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苎麻茎的伸长,而不利于群体的生长和纤维的积累。长期全天遮荫显著降低纤维产量,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单蔸有效茎数。因为遮荫使地下部分的发达受阻,所以对下一、二季麻的产量也有不利的后续影响。但在强光、高温、干燥时适当遮荫则对苎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遮荫可提高纤维的支数,主要是由于在遮荫条件下纤维的次生胞壁较薄,即纤维细胞的成熟度低,而不是由于其直径小。在多云雾的山区发展苎麻及果麻间作值得提倡,但麻园选地仍应避风向阳,间作的果树宜适当稀植。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认为,苎麻茎越高越粗越好。为了明确高、粗与纤维品质的关系,作者从苎麻茎的大小与纤维细胞大小及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刊出,供苎麻育种和栽培工作者参考。试验方法本研究是1960—1961年在华中农学院农场进行的。取样分析的品种有黑皮蔸、宜章雅麻,细叶绿和大叶绿等。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1982~1986年进行,观察测定茎截面纤维细胞的直径和壁厚、茎截面上纤维细胞敷和韧皮部单宁细胞数以及植株的高度,可以一次性定量估测苎麻品种的纤维产量和纤维细度、强力、纤维大小均匀性、原麻含胶率、原麻锈脚等多项质量指标。估测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比较,正确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苎麻品质育种与经济效益苎麻纤维是重要的麻纺工业原料。苎麻的育种目标,必须考虑品质好和产量高这两个方面,运用苎麻遗传特性,选育出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过去苎麻育种偏重高产,不同程度的忽视了纤维品质,不能满足麻纺工业对优质原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纤维素纤维化学变性的成功经验,根据苎麻纤维细胞发育的基本特征,在对现有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苎麻纤维农艺变性的新构想,进而对苎麻纤维农艺变性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以及苎麻纤维素结晶与取向结构的遗传调控、栽培调控、化学调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用GA(20ppm)、BR(10~(-1)ppm)、802(4500倍液)、GA BR(20ppm 10~(-1)ppm)及 GA 802(20ppm 4500倍液)处理苎麻,结果表明:所用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苎麻茎的伸长生长,提高苎麻单蔸有效分蘖率,降低无效分蘖及死蘖率;抑制苎麻的生殖生长,提高苎麻有效株数、茎高、茎粗、皮厚、鲜皮出麻率及纤维产量;802降低了纤维细胞厚度及细胞大小,纤维支数显著提高。BR、GA BR 及 GA 802能显著地提高纤维产量,对纤维支数无大影响;GA 与 BR、802配合使用对苎麻产量有一定的加成效应。因此,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有利于苎麻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苎麻原产我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衣着原料之一,在我国纺织利用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苎麻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60~250毫米,在植物纤维中是最长的。苎麻纤维强度大,湿强度更大,伸缩性小,具有通透性,有丝光,易于漂白和染色,有绝缘性。  相似文献   

13.
苎麻纤维是重要的麻纺工业原料。苎麻的育种目标,必须考虑品质好和产量高这两个方面,运用苎麻遗传特性,选育出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过去苎麻育种偏重高产,不同程度的忽视了纤维品质.不能满足麻纺工业对优质原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遮荫对苎麻生长、发育及纤维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1986年就遮荫对苎麻大叶绿品种的形态、单茎和群体生长、有关生理特性及纤维广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苎麻茎的伸长,而不利于群体的生长和纤维的积累。长期全天遮荫显著降低纤维产量,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单蔸有效茎数。因为遮荫使地下部分的发达受阻,所以对下一、二季麻的产量也有不利的后续影响。但在强光、高温、干燥时适当遮荫则对苎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遮荫可提高纤维的支数,主要是由于在遮荫条件下纤维的次生胞壁较薄,即纤维细胞的成熟度低,而不是由于其直径小。在多云雾的山区发展苎麻及果麻间作值得提倡,但麻园选地仍应避风向阳,间作的果树宜适当稀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鉴纤维素纤维化学变性的成功经验,根据苎麻纤维细胞发育的基本特征,在对现有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苎麻纤维农艺变性的新构想,进而对苎麻纤维农艺变性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以及苎麻纤维素结晶与取向结构的遗传调控、栽培调控、化学调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苎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群众经验丰富,无论面积或总产仅次于毗邻的大竹县和达县,历居全省第三位。随着麻纺工业均迅速发展,苎麻主要用途为衣着原料,对苎麻纤维品质,特别是单纤维支数(即纤维细度)要求很高。因为纺织54支纱以上的高档产品,要求单纤维支数在18.00支以上;纺织36~45支纱  相似文献   

17.
冬闲地套种蔬菜及蔬菜废弃物还田对苎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榨菜、莴苣和豌豆与苎麻套种后,不同套种模式及蔬菜废弃物还田对苎麻的主要农艺性状、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种蔬菜可以显著提高苎麻的纤维产量,但蔬菜废弃物还田对苎麻生长有影响,对苎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降低作用。不同蔬菜套种对苎麻影响不同,产量表现为苎麻/豌豆〉苎麻/莴苣〉苎麻/榨菜。套种对不同季别的苎麻影响也不同,对头麻影响最大,二麻次之,三麻影响最小。套种和蔬菜废弃物还田对苎麻纤维断裂强力和纤维支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苎麻是我国重要纤维作物主一。随着用途的广泛和利用价值的提高,对苎麻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苎麻生产上,苎麻病害仍是阻碍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过去国内对苎麻白纹羽病、根腐病、炭疽病和褐斑病等进行过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发麻苎麻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运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是其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回最、原生质体逐渐扩充直至解体消失的生物学过程。胞壁的巨原纤自下而上、由表及里逐段逐层积累,均经历从横向到接近纤维轴向排列的变化。基部茎形成之初5-10天,纤维细胞数增长量占收获期的60-80%,节间生长期纤维直径增长量点其总量的60%以上,节间生长后期胞壁才开始迅速加厚,并延续  相似文献   

20.
苎麻纤维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苎麻原产我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衣着原料之一,在我国纺织利用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苎麻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60-250毫米,在植物纤维中是最长的。苎麻纤维强度大,湿强度更大,伸缩性小,具有通透性,有丝光,易于漂白和染色,有绝缘性。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各种细麻布、夏布、蚊帐布等,通风透气,美观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