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的普及,积累了大量病人的影像数据,这些数据是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病情跟踪、手术计划、研究、鉴别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本课题选用灰度共生矩阵对图像纹理特征进行提取,利用像素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参数构造共生矩阵,然后从矩阵中提取能量、熵等有意义的统计量来表示纹理特征,从而建立一个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有效提高医学图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视频图像中运动目标的提取技术是一个研究难点,将遗传算法用于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然而,基于遗传算法求解图像最佳阈值时,需要对每个进化个体进行适应度函数的计算,需要消耗大量的运行时间。为了降低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一种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二维熵图像分割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快速达到分割视频图像中动态目标的目的,为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3.
二维最大熵图像阈值分割法是在整个二维灰度空间上搜索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图像的总熵取得最大值的优化问题,该算法计算量大、耗时长。为此,我们将二维最大熵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中的相关技术引入到遗传算法中,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具体地,结合二维最大熵图像分割法的特点,我们对传统遗传算法中的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加快算法的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二维最大熵图像分割方法所分割的图像优于一般常用的图像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4.
家蚕与蚕座中桑叶(包括桑枝)背景的准确分割技术,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家蚕自动饲喂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是开发智能化、自动化养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以5龄家蚕(菁松)为研究对象,饲喂条桑,采用摄像机连续录制蚕座图像。首先采用Otus法与最大熵法对家蚕和桑枝(包括叶脉)图像进行处理,然后对图像RGB各分量数值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最终获得基于B分量的区分家蚕与桑枝的分割阈值。图像经此分割后,计算家蚕在蚕座中的面积占比。结果表明,蚕座图像经过Otus法与最大熵法处理去除了桑叶图像,在B分量上获得了最佳分割阈值129,去除了桑枝(包括叶脉),最终从图像中分割出家蚕,建立了家蚕在蚕座中面积占比的实时计算方法。经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开发自动化的家蚕自动饲喂系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克服了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无法保证全局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是近年来优化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当前图像分割中常用的K-均值聚类算法中的相关技术,设计了基于QPSO的聚类算法并将其用于图像分割处理问题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分割处理中,相对于K-均值聚类算法,QPSO聚类算法不仅不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而且还能得到相对于K-均值聚类算法精度更高的聚类中心,其在图像分割中的效果优于通常的K-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对蚕茧品质检测的过程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黏连蚕茧进行分割计数能够减少所需的劳动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计数精度,也是对蚕茧图像进行更高层次处理、分析的基础步骤之一。利用改进的多层次距离变换并结合分水岭的分割算法能有效分割蚕茧并计数。算法能在保证单个蚕茧不被分割的情况下逐步将黏连蚕茧进行分离,并将多层次距离变换后的图像作为种子,利用分水岭算法,将蚕茧分割开来。在针对蚕茧的目标分割测试中,基于多层次距离变换的蚕茧分割计数算法的计数精度达到99.97%,其中计数100%准确的次数占97.08%。与传统图像分割算法相比,基于多层次距离变换的蚕茧分割计数算法有明显优势,不但计数精度更高,蚕茧分割清晰,边缘锐利无毛刺,而且对较复杂光照条件的适应能力更强。但该方法在对大小差异大的蚕茧计数时会造成准确率下降,适用于大小接近的蚕茧的分割。  相似文献   

7.
针对视频版权的保护,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波域自适应的盲视频水印算法。首先基于猫映射和Logistic映射的双混沌加密对图像水印进行处理以增强其安全性;然后对宿主视频进行场景分割,通过像素帧平均法提取关键帧并提取其亮度分量,将处理后的图像水印自适应地嵌入到经过小波变换后亮度分量的低频系数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且针对锐化、高斯滤波、噪声、帧剪切等攻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展了家蚕中毒的自动识别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选择健康和中毒家蚕图像为识别对象,构建了家蚕中毒识别图像数据集,其次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尺寸缩放和阈值分割等处理以增强图像特征差异,并利用RGB和HSV两种颜色模型求解图像样本的颜色矩,提取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使用机器学习中的经典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创建出分类识别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率为93.54%。本文结果验证了使用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展家蚕中毒识别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直线检测的改进算法,对获得的边缘检测图像进行交叉点检测并将交叉点断开,使图像分割成若干条不交叉的线段以实现线段拆分,基于协方差矩阵特征根初步检测出线段所属的直线、圆、曲线类型,并对初步检测出的曲线基于各个像素点的方向变化而进一步检测其含有的直线部分,通过结合初步检测的直线和曲线中检测的直线部分实现直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直线检测算法,本算法引入线段拆分和曲线中进一步细分直线部分,可以在较准确检测直线的同时,有效地去除边缘图像中的曲线和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用来评估图像序列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失。在编码端对离散余弦变换(DCT)后图像进行水印嵌入,嵌入水印后的图像经过量化、熵编码后被传输至解码端,解码端根据提取出的水印质量来评价图像在压缩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本方法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水印嵌入强度和水印嵌入DCT系数区域的最佳取值,并通过改变不同压缩比,得到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与水印的像素错误率(BER)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此线形关系式可以较好的表征BER与图像PSNR之间的关系,对压缩图像峰值信噪比的估计误差小于4%。  相似文献   

11.
边缘是图像最基本的特征,是图像中特性(如像素灰度、纹理等)分布不连续处,图像周围特性有阶跃变化或屋脊变化的那些像素的集合。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的抗噪声性能都较差,本文提出了改进的Sobel算子边缘检测方法,介绍了数学形态学在边缘检测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快速地识别一张完整的考核测评表的特征目标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表格图像处理的特征目标自动识别的算法。根据表格图像的特点,对考核测评表图像进行灰度化等预处理,并利用感兴趣区域检测方法定位考核表单元格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像素统计方法和角点检测方法识别特征目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水岭算法对颅脑CT图像进行分割,针对算法所产生的图像过分割问题,首先将原图像转换为形态梯度图像,并对形态梯度图像定义一组形态开闭滤波器进行处理;然后采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形态学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通过形态学开闭运算,得到图像的内部和外部标记符集合,然后依据此标记对梯度图像进行分水岭分割实验,以减少过分割现象,分割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工筛选蚕茧工作中漏检率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蚕茧分类方法。该方法以黄斑茧、烂茧、印头茧、薄皮茧和上车茧等5种蚕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采集的蚕茧图像进行边缘检测、连通域提取等步骤以实现背景分割与正、反面连接,然后提取蚕茧图像HSV颜色空间模型下的颜色直方图和颜色矩作为颜色特征,并将5种蚕茧的HSV三通道像素分布详细划分、量化,最后对蚕茧图像颜色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设计4种分类器构造方案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将颜色直方图和颜色矩组成颜色特征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使用支持向量机构造分类器对5种蚕茧分类效果最好,其中主成分变换最优累计贡献率为999%,分类准确率达91%,单粒蚕茧图像识别时间为012s。本方法为蚕茧智能化分选设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图像配准算法无法刻画图像像素之间关系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和混合高斯的两两图像配准算法,首先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和混合高斯对图像进行建模,然后采用了最大期望算法对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求解,通过迭代,使得所建模型的最大似然函数达到最大,从而达到图像配准的目的。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的算法比当前的主流图像配准算法有较好的配准结果。  相似文献   

17.
边缘检测与图像缩放是图像处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广泛地应用于图像模式识别、分割和图像增强中。随着新兴技术和相关理论的发展,新的边缘检测和图像缩放方法仍在不断出现。基于软件的图象缩放和边缘检测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并被大量使用于图象处理的研究工作中。本文着力探索基于FPGA的,使用简单处理算法(如最近邻域插值算法)的图像缩放与图像边缘检测的硬件设计。并希望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能在将来开发出实用的本文设计的硬件图象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图像的不同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图像像素间的差异。本文在Contourlet变换下,利用D-S证据理论的聚集性,将图像不同邻域特征的作为基本概率赋值的依据合成融合系数,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综合图像的多个邻域特征,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轮廓线的目标分割是近十几年来图像领域的研究热点。活动轮廓线模型可以将待处理问题的先验知识和各种图像处理算法有效结合起来,更具有实用性。改进的Snake算法可以精准地把颅骨部分和脑内杂质部分分离,提取出不连续的颅骨最外层轮廓线。  相似文献   

20.
对应用于图像分割的局部二值拟合(LBF)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加权全变分局部二值拟合能量泛函分割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在加权全变分分量中加入边缘停止函数,使得模型对边缘信息更加敏感,解决了指静脉图像对比度低、不易分割的问题.同时模型中采用正则化约束项,避免水平集函数的重新初始化,缩短了演化时间.对合成图像和真实指静脉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比LBF模型具有更强的边缘细节分割能力,且不易陷入局部收敛,更加适用于指静脉图像的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