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外公开课的兴起,其字幕翻译良莠不齐,对于公开课字幕翻译研究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1年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以"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为出发点,坚持"译者为中心"。本文是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公开课字幕翻译,以期给今后的字幕翻译者提供借鉴和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2.
翻译生态环境制约和影响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策略及各种方法技巧的选择,同时也是译者进行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前提和依据。作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英译作为案例,对该小说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探析。研究表明,《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原作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以及译入语的文化传统、接受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翻译困难,却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为实现文学作品翻译的交际功能,令译入语读者同样能够理解文学原著的文化内涵和原文的形美意美,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文化关联、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去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交际功能的基础上创作出文化翻译意义上的成功译本。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交际手段,更是文化传递的工具。翻译目的论"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因此,旅游景点简介的译者不仅需要传递源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还要把与景点相关的旅游文化传递给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英汉习语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更涉及到不同文化的输出。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习语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应正确、恰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的原则处理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因素,使译文在传达源语语义的同时,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在报刊新闻标题由汉文翻译成维吾尔文的过程中同样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汉文报刊新闻标题维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具体实例,从语法调整、修辞运用、文化取舍三个方面阐述汉文报刊新闻标题维译中交替使用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体现不同文化的载体,也是对于文化的直接展现。在翻译活动中,如何将英汉语之间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文化词语翻译成地道的、能使译入语读者清晰明了的文字,成了译者和英语语言学习者的一大学习重点。本文试从汉语成语、歇后语和英语习语三个方面举例说明该翻译技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围绕权力和翻译的关系探究翻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并试图证实这一论点:唐朝的佛经汉译表明翻译活动,特别是宗教文本的翻译,在翻译政策、译者和翻译策略方面受制于意识形态。通过揭示翻译文本生成中的操纵机制和政治动因,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翻译,特别是宗教文本翻译的本质。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交际活动,而是权力控制下源语和译语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图式理论揭示了翻译的实质,即译者充分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对原语文本进行解码,再通过目的语对原语信息进行再编码。本文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三方面探讨该理论在英语新闻翻译中应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翻译,属于应用性文体,形式多样,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有丰富多样的文体类型。同时,旅游翻译也具备强烈的跨文化特征,可以说,旅游文本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译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进行交际转换。正是在这样的不同的文化接触中,归化和异化译法获得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在旅游翻译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旅游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