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因为龟苗进入新的环境有一段适应过程,持续时间为一二个月。龟是变温性动物,进入秋冬季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龟也逐渐生长缓慢。秋冬引种的好处就在于抓住此时龟生长缓慢的时机,让它适应新环境。开春后,气温上升,龟可立即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一般情况下,秋冬引进的龟苗比春季引进的龟苗能提前一二个月进入生长期。品种质量选择好与差,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我国现有淡水龟类25种。引种前需对龟类市场作一番  相似文献   

2.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优品种将成为丰富我国品种资源、补充品种类型的重要途径,引种驯化是加速所引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 引种驯化的内涵 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条件,任何一个作物品种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包括人工选育和人为发现)。因此,作物的生长发育就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物、当地生产水平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气候因素。引种驯化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把所引进的品种进行适应性种植,使其能够在当地应用。所以,引种必须经过驯化也就是适应性试验,才能够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通宝库林场1981年引进红皮云杉,通过5a时间的观测调查发现,红皮云杉适应本区环境条件,具有速生抗病虫害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的引种是成功的。1986年开始上山造林试验,并被引种到大通植物园、西宁植物园。经过20多年的引种驯化试验,初步证明:红皮云杉在引种区生长正常,能安全越冬,没有发生病虫危害,比乡土树种青海云杉生长快1~2倍,是一个很有栽培前途的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8,(11)
正进入秋冬季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凉,老母鸡进入产蛋后期,新母鸡陆续开产。为了确保新母鸡高产、稳产,老母鸡加速换羽、早日恢复产蛋,必须根据秋冬季气候变化特点和鸡群情况科学饲养,加强管理。1.更新鸡群蛋鸡的利用期限一般为72周左右,进入秋季,如果老龄母鸡不准备再继续饲养,且有新母鸡更新,最好在更新前1~2个月淘汰老龄、低产鸡。  相似文献   

5.
1引种不合理引种时只注重了对品种优良性状的选择,没有考虑本地的环境气候、草料结构等因素能否适应引进品种的生长需要,使引种羊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影响了其优良品质性能的充分发挥。2近亲杂交造成品种性能低下许多农民靠杂交生产种羊,由于羊群规模较小,羊的近亲杂交繁殖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水曲柳引种栽植20年后的适应性、生长表现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水曲柳的引种和立地环境选择、引种地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内引种栽植20年的水曲柳散生个体、水曲柳纯林、水曲柳混交林及其他阔叶林、沟谷草甸进行调查,分析水曲柳个体适应性、生长表现和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结果】(1)水曲柳在不同环境或群落类型中的成活保存率Sp均大于90%,能够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2)水曲柳个体胸径、树高、冠幅、干性及冠长率等形态指标在不同群落或环境中存在差异,活力度值B排序结果为水曲柳散生个体>水曲柳混交林>水曲柳纯林;(3)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低于其他阔叶林和沟谷草甸群落类型。【结论】(1)水曲柳在引种栽植20年后进入中龄阶段,仍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存活率较高,在林缘及道边散生个体的生长表现最好,在混交林和纯林中受林分郁闭度过高影响,水曲柳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水曲柳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和竞争力,进入中龄后在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混交林中形成较高的乔木层郁闭度,导致灌草层物种减少,不利于当地物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每年清明节后,气温升至18~28℃,适宜蛇类交配和生长,是养殖户引种的最佳时期。种蛇引进后,经过几个月的育肥饲养,年底就可以销售。这种方式简单可行,饲养也相对简单,投资少,周期短,蛇类生长快、成活率高,最适宜初学者、专业户产业化养殖。为了使养殖户正确引进种蛇,养好蛇,少亏损,少走弯路,现提供科学的引种方法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每年清明节后,气温升至18~28℃,适宜蛇类交配和生长,是养殖户引种的最佳时期。种蛇引进后,经过几个月的育肥饲养,年底就可以销售。这种方式简单可行,饲养也相对简单,投资少,周期短,蛇类生长快、成活率高,最适宜初学者、专业户产业化养殖。为了使养殖户正确引进种蛇,养好蛇,少亏损,少走弯路,现提供科学的引种方法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养龟业的兴起,引进好的龟种及龟苗显得十分重要。曾经一些养殖户在高利润诱惑下,利用金头龟冒允金钱龟出售,将臭龟(草龟的一种)说成香龟和麝香龟,把热带龟充当温带龟,健康龟里面混入病龟;更有人甚至出售用激素养大的龟,还有的把吞下鱼钩的野生龟作为驯养龟卖给养殖户,造假者以涂颜色、修尾巴、整裙边冒充良种龟,使购买者蒙受损失。目前世界上有近300个龟种,我国饲养也有近50种,外貌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  相似文献   

10.
金银忍冬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1月,从长白山引进金银忍冬种子。经过5a多引种栽培试验,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及繁殖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忍冬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易繁殖、易移栽、无病虫害;种子繁殖采取低温沙藏处理后再用冷水浸种48h,发芽率87.3%;嫩枝扦插用1 000mg.kg-1 NAA处理插穗2s,生根率最高,为92%,属于皮部生根型树种;其主梢每年有2个生长高峰。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期2个月,红色果实可在枝条上存留一个冬季,是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1.
几种热带苏木科观赏植物的引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引种成活的10种苏木科树种在温室内生长情况的初步观察,认为引种的大部分热带苏木科植物目前基本适应南京的温室环境条件,生长良好,有2种树已经开花结果,并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对所引种的热带苏木科植物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观赏价值和引种后的生长情况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2.
吴斌  邹灿翌  郑名敏  李静威  刘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16-12418
对由云南引进的一个雪莲果品种在四川不同地区的生长发育状况、开花结果习性以及果实的品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雪莲果引种后可以适应四川当地的气候,完成完整的生长周期,其产量和品质根据各地气候和环境的不同会出现一些差异,引种栽培期间尤其要注意水涝和干旱对雪莲果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采取措施做好防旱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13.
1.不要盲目引种 经试养确认具有优良的种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又能较好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后,方可大量引进。 2.选好引种季节 春、秋季节是引种的适宜季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银川地区引进的睡莲新优耐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物候表现及引种栽培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引进的睡莲品种能适应银川地区的环境条件,生长发育正常,花期长,景观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个木兰科树种的引种试验,根据各树种在引种地的生长、越冬表现情况和开发利用价值,将引进树种划分为成功、较成功、较难成功3种类型。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种植的木兰科树种6个,并对飞黄玉兰等6个优良引进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应用价值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新引进的两个红树莓品种托拉米和Heritage在天津进行引种观察,并对它们的生长结果习性、萌蘖枝长势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生长势较好,果实性状良好,适宜在天津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洲合欢和软枝黄蝉等20余种热带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和景观用途,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引种试栽、生长管理与繁殖,使其逐渐适应温州的气候环境,逐步从暖棚转为露天,使其能够适应冬季低温期,以达到引种驯化的目地。  相似文献   

18.
从江苏省南京市引进亚当斯和高原红2个北美海棠品种在福建省沙县地区试种,通过3年引种观察,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适应性强,表现为耐旱、耐寒、耐热;在株高、胸径、冠幅、分枝量等方面,生长状态较好;适宜引进推广种植。观察发现这2个北美海棠品种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引进种植应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在酒泉市日光温室内,对引进的8个秋葵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结果表明,8个秋葵品种在酒泉市日光温室均能正常成熟。其中以酒引5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3 250.00 kg/hm~2;酒引7号、酒引4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21 104.17、21 020.83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酒引5号、酒引7号、酒引4号这3个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商品性等综合表现好,适宜在酒泉市日光温室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鳄龟稚龟越冬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鳄龟的养殖方式,在2个长1.2m、宽0.6m、高0.4m的养殖箱中开展鳄龟稚龟控温越冬养殖试验。共放养体重25~45g,只的稚龟70只,平均密度48只艋,控制温度(29±1)℃,投喂野杂鱼和玉米粉、甲鱼配合饲料等,经过150d的越冬养殖,成活70只,成活率100%,平均体重245g,平均日增重1.4g/N,生长效果显著。试验表明,在特制的越冬养殖箱进行鳄龟稚龟越冬养殖,设施简易、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管理方便,龟苗生长快,发育正常,成活率高,养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