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河南省三剑客奶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每年有1亿美元以上的销售规模,有1亿人民币左右的利润,每日有1000t左右的产量,职工全员日均产量2t以上,人均收入比同行业和同地区高出50%以  相似文献   

2.
1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目标-600kg/667m^2以上。产量构成:基本苗20万-25万株,667m^2。冬前总茎数60万~70万/667m^2,拔节前最高返青总茎数80万/667m^2。穗数达到45万~50万穗/667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3.
水稻全程氮肥持续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作者于昆山市共青丰产方组织水稻全程氮肥持续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及其优质、高产定量施肥技术示范,以水稻目标产量为依据,根据土壤养分供应平衡与非平衡状况,测算出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和比例,按需确定适宜施肥量,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在应用品种为早熟晚粳,目标产量700kg/667m^2,基础产量480kg/667m^2的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为N15-16kg/667m^2,P2O5 10kg/667m^2左右,K2O10kg/667m^2以上,并掌握氮肥重点作基肥和拔节穗肥使用,磷钾肥作基肥使用。  相似文献   

4.
黄淮冬麦区小麦亩产600公斤以上品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来 《作物杂志》1991,7(4):19-21
小麦生产自1984年以来一直在500公斤左右徘徊。80年代初江苏丰县农科所,曾获700公斤以上的高产量。但关键是要选育丰产潜力600公斤以上的品种。为此,本文对黄淮麦区选育600公斤以上的品种模式进行探讨。(一) 产量结构目前在构成产量育种目标上,尚有三种类型模  相似文献   

5.
冉祥春 《种子科技》2007,25(6):62-63
本技术适合以黄河流域棉区为代表的常规抗虫棉品种,皮棉产量目标:常规抗虫棉为1200~1500kg/hm2皮棉,霜前花率80%以上。适应山东及生态条件相近的棉区抗虫棉春直播或春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日光温室嫁接辣椒的氮(N)、钾(K2O)适宜施用量及其与自根辣椒的差异,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N、K2O用量对嫁接和自根辣椒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以N、K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嫁接和自根辣椒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对模型解析的结果表明,N、K2O用量对辣椒产量影响显著,二因子存在着交互效应,但以K2O对辣椒的产量影响较大。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嫁接辣椒产量达到49 500 kg/h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26.1~752.9 kg/hm2,K2O 630.8~1 116.0 kg/hm2;自根辣椒产量达到48 000 kg/h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411.5~606.9 kg/hm2,K2O 868.4~1 168.4 kg/hm2,嫁接辣椒适宜的氮钾配比为嫁接1∶1.96,自根辣椒1∶1.85。  相似文献   

7.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行奇  任秀娟  李新华 《种子》2007,26(9):86-87
百薯1号是由安薯07自交选育而成的叶菜型甘薯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基部分枝数25~30个,茎蔓细嫩,最长蔓长80~100cm,叶片小,全身无茸毛,适口性好,茎尖产量一般22500kg/hm2以上。薯块产量夏栽30000kg/hm2以上,春栽37500kg/hm2以上。在茎尖产量22500kg/hm2左右条件下,薯块产量可达195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不同农艺措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 50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7日,基本苗104.8~106.8万/hm2,施氮(N)量294.9~308.0 kg/hm2,施磷(P2O5)量139.2~152.2 kg/hm2,施钾(K2O)量180.1~200.3 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 hm2麦田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综合农艺措施与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 ̄7日,基本苗104.8万 ̄106.8万/hm2,施氮(N)量294.9 ̄308.0kg/hm2,施磷(P2O5)量139.2 ̄152.2kg/hm2,施钾(K2O)量180.1 ̄200.3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hm2麦田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迷你甘薯因其外形小巧迷人,迎合了消费者的食用和购物心理,深受大众喜爱。其销售价格比普通甘薯高1~2倍,每千克产地价4~6元。为提高迷你甘薯的产量和商品率,栽培全程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以实现亩产2 000~2 500千克、商品薯率85%以上的目标。一、适地选择甘薯忌连作,若是连作每年产量会下降10%~15%、商品率降低10%以上、病虫草害增加,所以凡上年栽培过甘薯的土地不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郑单958麦后板茬夏立播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性状等结果不同,6.7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9642.0kg/hm^2;3.75万株/hm^2以上,即可实现7500.0kg/h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沙县以粮食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行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粮经高效种植模式,涌现出一些典型,早芋—稻种植模式是其中之一。据调查,应用早芋—稻种植模式,早芋产量1300kg/667m2左右,水稻630kg/667m2以上,年产值3500元以上,分别是种一季芋子,或种双季稻的1倍  相似文献   

13.
“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品种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欣 《种子世界》2009,(4):47-48
“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同常规的谷子品种相比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杂交谷子品种比常规谷子品种产量增产达30%以上,增产1500kg/hm^2以上,2007年在张家口下花园区武家庄村种植的张杂谷5号,平均产量达9750kg/hm^2,武尚金家种植的最高产量达12150kg/hm^2(已经下花园公证处公证)创造了国内谷子高产记录。如按平均产谷量9000kg/hm^2计算,产谷草1.2万kg/hm^2。  相似文献   

14.
江松 《种子》2000,(4):58-58
兴糯 1号 (原名 :兴糯 92 5)是黔西南州农科所育成的粳糯新品种 ,1993年以来先后参加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表现产量高 ,糯性好 ,抗性强 ,适应性广。1999年 7月 2 6日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到 2 0 0 0年止 ,在全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以上。1 育种目标及选育经过我省绝大多数地区仍种地方粳糯品种 ,虽抗病耐寒性强 ,糯性好 ,但植株偏高 ,株叶形态差 ,一般株高12 0 cm左右 ,易倒伏 ,产量低 ,一般公顷产 3750 kg左右。因此 ,我们把选育株高 10 0 cm,产量 4 50 0 kg/ hm2以上 ,比贵辐糯 (生产主栽品种 )增产 8% ,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高产(15 t hm-2以上)群体产量进一步提高难度大,产量挖潜途径不明确的问题,采用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产量性能参数分析相互验证的方法,在4年52点次高产(15 t hm-2以上)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品种密度试验,研究增密对不同品种群体产量性能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增产途径和栽培调控的主攻方向。结果表明,穗数和穗粒数是决定高产(15 t hm-2以上)群体产量的主要因素。实现15 t hm-2以上群体的产量结构为:穗数(7.08~9.60)×104穗,穗粒数477~654粒,千粒重324.7~388.7 g,穗粒重168.9~234.0 g。其合理群体结构衡量指标是LAImax在6.5以上,平均LAI在5左右,收获期LAI在3.5以上。高秆大穗型品种理想的产量结构是:67 500~75 000穗 hm-2,每穗610~640粒,千粒重380 g左右,单穗粒重220~240 g,产量大于15 t hm-2;株高适中的中小穗型品种,理想产量结构是: 75 000~97 500穗 hm-2,每穗520~600粒,千粒重340~355 g,单穗粒重180~220 g,产量在16.5 t hm-2以上。密度增加促进平均作物生长率(MCGR)和单位面积总籽粒数(TGN)的增加进而提高产量,但增密后平均净同化率(MNAR)降低导致穗粒数显著降低并限制了TGN的提高潜力。通过增密为主的结构性挖潜,使得群体功能的增益大于个体生产性能的降低,实现高产(15 t hm-2以上),属于“得失性补偿增产”;在优化群体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个体生产能力,突破个体库容降低的限制,进行功能性挖潜,实现群体结构和个体功能协同增益的“差异性补偿增产”,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方华  马中义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6):60-60,62
1 选育目标 选育适于承德市中北部的中早熟(黄417熟期类型)玉米杂交种.目标要求抗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抗倒伏、抗逆、适应性广;产量较黄417增产10%以上.或产量接近,但在某一性状有明显改进的玉米新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连粳6号在苏北种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粳6号由江苏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2006~2008年在苏北多点试种产量一般在9000kg/hm^2以上,高产田块产量在10500kg/hm^2以上,2008年在淮安市稻麦科技展示基地新品种品比区、大区展示区及高产攻关区中产量及综合抗性都表现突出,0.96hm^2的高产攻关区实收产量达10815kg/hm^2。根据在淮安及苏北多点较大面积试种结果,连粳6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水稻应用平衡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2000年,采用目标产量法,开展了平衡施肥的试验示范,平衡施肥目标产量达标率为100.1%,比常规施肥新增水稻产量64kg,增产14.8%,投入1kg养分增加水稻产量2.9kg,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7.7个百分点,节省肥料成本16.73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直播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直播玉米密植通透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直播玉米超高产产量结构 产量目标:产量为1.2万~1.5万kg/hm^2; 产量结构:保苗7.0万~7、5万株/hm^2,最高不超过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克新19号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垄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密度处理对马铃薯的单株薯重、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4168株/667m2为最佳,平均产量达到3759.7kg,5个密度处理下,667m2产量均在3200kg以上,商品薯率都在71%以上,这表明克新19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