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遗传资源对现代科学育种的影响所谓遗传资源,或称种质资源,即指决定生物各种性状、特征的核内和核外的基因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由于基因资源往往来自特定的品种(本地和外地的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因此一般习用“品种资源”这一术语。其实,在育种实践中有些极其宝贵的基因资源,往往还来源于未经人工选择和加工改良的原始群体或亲缘植物。而且,随着遗传育种新技术的发展,来自非亲缘物种的基因资源也正显示出导入作物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4):F002-F002
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是以遗传教研室、作物育种教研室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及相关教师和科研人员为基础组建成的。1997年列为北京市教委资助的重点建设学科,现正在申报硕士点。  相似文献   

3.
王鹤卿教授简介王鹤卿.女,作物遗传育种暨植物学教授,1931年11月生于河南温县,1957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为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大麦研究室主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导师。全国作物学会、大麦学会会员。湖北省农学学会、植物学会会员。199...  相似文献   

4.
作物遗传参数包括遗传力、配合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遗传响应),以及选择指数等。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是作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而作物的经济性状为植株高度、成熟期、种子粒重、产量以及产品的品质等,一般都属于数量性状,它是育种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探讨作物遗传参数的计算法,对作物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遗传参数的计算比较烦锁,再加上数据处理量之大,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手工计算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为研究作物遗传育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作者编制了计算作物遗传参数的专用 FORTRAN 语言程序。它具有较广泛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作物航天诱变变异的主要遗传特征及遗传性状将有效指导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实践.概述了作物经航天搭载后发生变异的各种特征,包括细胞结构、染色体的遗传特征,DNA和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特征,同工酶等生理生化特征,主要遗传性状变异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物航天诱变育种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遗传标记主要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类型。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PCR、RAPD、AFLP和SSRs等,均主要用于辅助育种。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遗传标记系统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4):F003-F003
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紧紧围绕食用豆类种质资源、豆类遗传育种和粮饲作物品质遗传育种三个方向,融合师资,积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力争在2005年将本学科建成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北京市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8.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物遗传育种是农业科学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不断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研究、利用,拓展和改进作物育种途径,深入开展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了作物遗传育种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作物的遗传改良取得重大成就,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激光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综述了激光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发展和成就,激光的种类、剂量及辐照处理方式对作物遗传育种的影响;以及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激光诱发遗传变异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遗传标记是作物遗传育种的前提,遗传标记的发展意味着作物育种的新进展.由于DNA分子标记的独特性和优越性,DNA分子标记的出现使作物遗传育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以前无法进行的工作现已能开展,如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DNA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 山东农学会于1989年8月12日至15日在烟台市召开了山东省九十年代作物遗传育种展望学术讨论会.目的是总结我省作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经验,学习国内外育种先进技术,研讨九十年代全省作物遗传育种工作的方向、任务、技术路线和对策.与会代表全面回顾了我省粮、棉、油、果、菜等作物遗传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经验;特邀省外三位知名专  相似文献   

12.
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导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何蓓如教授何蓓如,男,汉族,1944年7月生,陕西省陇县人。1981年西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系遗传教研室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杂交小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  相似文献   

13.
生物育种是农业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为我国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生物育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整体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康春林1928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49年考入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农业经济系,第二年转入农艺系,主修农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作物育种教研室主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农学系副主任、湖南农学院院长;中国种子协会理事、湖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种子协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育种专业同行评议组成员等职.几十年来,康春林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是我院作物育种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先后为我院农学专业本科生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主讲《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水稻栽培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和《高级作物育种学》等课  相似文献   

15.
数量遗传理论在作物育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也就是研究生物个体间数量上以及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质量上以及种类上的差异的。对于这些数量性状差异的遗传的了解,在生物进化的研究和把遗传学应用于动、植物的育种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量遗传理论对作物育种的重要意义表现于以下两方面:(1)所有作物的经济性状如水稻的穗数,小麦的千粒重,棉花的纤维长度,大豆的荚数以及他们的产量、化学成分和  相似文献   

16.
同工酶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工酶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石太渊(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自从Markert及Moller等在1957年首先提出同工酶这个概念以来,同工酶被迅速地应用于植物遗传育种、物种起源与分类、杂种优势预测和植物生理生化等研究领域。生物体内的大多数酶都存在多种...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130-130
2007年安徽省科协年会———作物分会场《安徽省农作物遗传改良及分子设计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29日在合肥省农科院科技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专题活动由省科协主办,安徽省作物学会承办,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协办。来自全省作物学会及兄弟学会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种业公司、农业院校师生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围绕作物遗传改良、杂优利用、作物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基因操作、作物基因组学、离子束生物工程、核技术与生物工程育种、品质分析检测、转基因生物产品检验测试技术等内容进行交流。全…  相似文献   

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2):F0002-F0002
<正>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科学研究所(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食品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作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大豆遗传改良、生理生态、食品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四个研究方向。涉及大豆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态、植保、生物技术、营养加工、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配子所必需的生命过程。重组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之一,既增加了同源染色体间遗传信息的交换,又保证了其在减数分裂后期Ⅰ的正确分离。因此,减数分裂重组不仅增加了后代遗传多样性,还是作物遗传育种的基础。通过提高重组频率或改变其分布可以加速农作物育种进程,而降低或抑制重组可以固定杂种优势。近年来对植物减数分裂重组的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重组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重组的遗传操控技术、固定杂交优势和染色体工程等方面。本文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这些内容不仅方便了读者对减数分裂重组的理论认知,还拓展了通过调控减数分裂重组操控生物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分类和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理论基础;3种水分条件下(干旱胁迫、花后胁迫、正常灌水),WUE和△分别与产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WUE和△在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利用生理遗传育种方法研究作物WUE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生理遗传育种将是今后研究的熟点,将推动生物节水和农业节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