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外出务工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重任落在留守妇女身上,农村"三留守"问题已然成为贫困地区十分头疼而又难以化解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解决留守妇女问题是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的关键,提出国家及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加强社会支持网络重构等,以更好地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241-242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规划安排的现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普遍缺乏对老年期的养老规划和准备,在少数进行过规划和准备的人群中,现金储蓄仍是其最主要的经济准备手段。传统的养老观念对农村留守老人影响较大,对于养老规划存在方式单一等问题。要逐步转变农村留守老人的传统观念,加强新模式的养老方式的宣传力度,丰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由于农村经济较落后于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动力。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难以靠农村自身解决,需要将外部行为准则嵌入其中,与本土化、个体化和流动化的农村社会相结合。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生活支持困境、心理依赖困境、健康医疗困境、代际关系困境为表现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通过经济嵌入、社会嵌入、制度嵌入、文化嵌入等方式去应对目前农村社会的养老困境,以保障农村留守老人收入增加、情感依赖、健康保障、代际支持等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群不断庞大,在他们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文章基于在四川省三台县开展的社会调查,结合当前农村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发挥学校、妇联、共青团的作用呵护留守儿童,成立"代理家长"联络指导站;制定关爱政策帮扶留守妇女,加强对她们劳动技能和维权意识培养;成立留守老人组织,完善医保制度,创办"服务时间储蓄银行"等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支持的角度研究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以江苏省南京市M村的留守老人为调查对象,对该村15位留守老人进行深入的个案访谈。概括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从正式支持、非正式支持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即政府层面加强法律支撑和社会保障;组织层面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照顾;个人层面加强文化宣传,倡导家庭责任回归。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出现了所谓"留守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前两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却知之甚少.本文以安徽桐城合心村的个案调查为起点,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增加,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城镇化的短板,亟待解决。总结山东齐河农村城镇化发展给予的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答案,并分析其目标与特征,提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应以坚持以人为本,以老人满意度为基点、因地制宜的确定养老模式、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最后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O2O"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输出,农村人员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成为当今制约农村稳定、发展、繁荣的重要阻碍,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极为迫切。通过研究空巢老人代理家长这一桥梁,发挥空巢老人的主动适应性,将其与留守儿童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使两个特殊群体情感互依、经济互补、生活互助,为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简易可靠的方法选择,为保障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留守妇女是指农村地区丈夫长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在外(指本县之外)务工就业,自己留守家乡的已婚农村妇女群体。据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妇女达4700万。她们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本研究选取了江山市3个乡镇作为样本,对留守妇女不同层次的社会支持需求和各个群体对留守妇女看法进行分析,呼吁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困境取得一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国内对农村留守人员的研究中,留守丈夫和他们的生存状态往往被忽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安徽省某县的W行政村为个案,试图分析农村留守丈夫留守的原因和生存状态。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虽然农村留守丈夫没有像留守老人、孩子和妻子那样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但是,这个群体不论从留守原因看,还是从生存状态看,都经历着许多艰难冲突和压力,和留守老人、孩子与妻子一样,留守丈夫的生存状况也有不容乐观之处,他们也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困难日益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部分留守老人医疗问题的解决,但同时也由于制度设计和留守老人自身的特殊性而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留守老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子女外出务工对改善留守老人经济状况的作用有限,却使老人的劳动负担加重,生活照料情况变差,这些因素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使得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幸福感指数偏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致富.致使农村剩下数量庞大的留守群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据尤溪县初步调查估算,全县农村“三留”人员数量达5、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3%。其中卜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1.2万人.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大约在3万左右,留守妇女的数量也有0.9万人左右。留守群体中大部分存在着不懂科技、生产技能缺乏、生活艰辛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样本分布来看,83%的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17%感到不满意。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接受和认同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大;家庭生活水平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社区支持网络对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正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剧转移的关键阶段,及时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和原因及应对策略,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缓解而留守老人问题凸显;户籍"瓶颈"缓解而土地"瓶颈"凸显;"侯鸟"问题缓解而"蜗居"问题凸显等重大变化.分析了残缺的土地产权制度;排斥性的城镇住房制度;歧视性城市就业政策等产生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园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田奇恒  孟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08-13009,13086
对2009~2013年的农村留守老人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农村留守老人福利服务支持首要的是经济支持,其次是医疗、精神和照料支持,并指出第三方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共同供给农村养老福利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潘丽 《乡村科技》2020,(6):45-47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均等现象颇为常见。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儿童留守相伴的社会问题。梳理国内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有利于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农村留守老人的高质量养老,基于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和老年人保障服务调查及相关政策支持体系研究项目(2016年)数据研究了全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并对其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养老困境,因此提出了党和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家人亲戚多元主体在乡村振兴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发展不健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入手,对进一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加速,农村出现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是一个社会问题,老年人不能很好的安度晚年,不能老有所养,这不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通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以期有助于留守老人能够渡过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