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查理”是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引进的草莓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个大、着色好、含糖量和硬度高、耐贮运、口感好、抗病性强、管理容易、丰产性强等特点,12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上中旬可连续结果,尤其适合冬春大棚栽培,是供应元旦、春节市场的最佳新鲜水果,同时适合冬季观光采摘,其产量和效益可比一般品种高30%~50%。  相似文献   

2.
在概述玉米密植技术的增产效果及增产增效原理的基础上,从选地和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病虫害防治5方面,详细介绍北方地区耐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提高北方地区春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春大白菜的产量,以辽宁地区常见的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覆膜和播种期对露地大白菜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白菜在株高、开展度、球高、球宽、小区净菜质量及单株质量方面均有所增加,且病害减轻,商品品质提高;适宜播期为4月11日,适宜定植期为5月11日;京春99、京春白、98-6、京春绿不仅冬性强,而且抗病、早熟,是比较优良的春大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产量高,耐贮运,是我国北方人民冬春季节的主要蔬菜。黎城县栽培大白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年栽培面积在200hm2左右,占晋城市总种植面积的20%。因此,黎城县大白菜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晋城地区人民的吃菜问题。一、大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于程  胡文河 《农业工程》2012,2(4):62-64
为掌握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差异。试验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吉饲8、金刚12、吉饲9和金刚50为材料,设置5万、6万、7万和8万株hm24个密度进行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品质指标等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受密度影响,生长发育存在差异。品种内产量和品质性状也有所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也存在差异。在8万株hm2密度下,吉饲9品质和产量最高,其表现出较好的耐密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适宜镇江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和合理的种植密度。选用耐荫抗倒、耐密早熟、直立宜机收的高产品种苏豆13、徐豆25、南农47号,每个品种分别种植3个密度,比较不同品种及种植密度下玉米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苏豆13株高、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最高,但其株型细长易发生倒伏;徐豆25的株高、单株荚数、每荚粒数最低,但其茎秆粗度、百粒重最高,株型矮壮;南农47的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各因素各项指标在苏豆13和徐豆25之间,但其最终实际产量较低。根据3个品种对密度响应来看,苏豆13和徐豆25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为9 000株,而南农47更耐密植,每667 m2为11 000株仍能增产,同时要做好苏豆13、南农47号的化学调控株高,增产抗倒。  相似文献   

7.
<正>黄瓜是日光温室中栽培最普遍的蔬菜,其面积约占日光温室蔬菜的50%以上,这一栽培措施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加了菜农的收入,而且对调剂淡季蔬菜品种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冬春茬品种选用具有早熟性,前期产量高和品质优良,同时具备苗期耐寒性强、抗病性强等特性。如津优2号、津优3号、津春3号、津优20、中农12、中农202、津杂4号等。  相似文献   

8.
冬、春两季气温低,果树特别是幼旺树容易遭受冻害。轻者花芽冻伤,枝条抽干,使果树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严重者甚至整株死亡。为了防止冬春两季果树冻害的发生,现介绍几种预防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选择矮秆穗数型、中秆穗粒兼顾型和高秆超大穗型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播种流水线平盘育秧,本田设置25.0、30.0和33.0cm等3种行距,配置12.0、15.0和18.0cm三种株距,计9种组合,每穴2~3本基本苗模拟机插;比较三种类型水稻品种在9种栽插密度下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不同:矮秆穗数型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25cm×12cm;中秆穗粒兼顾型的品种,机插采取30cm×15cm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高秆超大穗型的品种,机插可采用33cm×(15~18)cm的株行距配置。扩行稀植有利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发挥,而矮秆穗型品种栽插适宜行距应对目前主流插秧30cm固定行距进行调减,根据水稻品种类型进行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塑造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而高产。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是句容市白兔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该镇草莓栽培技术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冬低春高型(90年代),产量为1000kg/667m2左右;第二阶段:冬高春低型(90年代末以来),产量为1500kg/667m2左右;第三阶段:冬春双高型(已有少数农户进入),产量为25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当今蔬菜大棚在农村中应用非常的广泛,成为春冬季节我国新鲜蔬菜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风大,吹起的尘土覆盖在大棚棚膜上,严重影响了大棚的采光度,阻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降低了产量。为此设计了一款CHJ新型螺旋线式大棚棚膜清扫机。试验表明,该机机体轻巧、结构合理、清扫效率高、经济性好,尤其适合普通蔬菜大棚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生菜清翠碧绿 ,口味淡雅 ,生熟食皆宜。种植生菜 ,生长周期短 ,经济效益高。 2 0 0 0年我们在句容市三台阁许发玉的 934m2(1 4亩 )承包菜地中进行了周年种植试验 ,年生产 8批。全年总产鲜菜 1万kg以上 ,年总产值 2万元以上 ,为叶菜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其栽培技术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培育壮苗生菜种籽小 ,苗势弱 ,畏强光 ,怕雨淋。培育适龄壮苗是实现周年种植的首要环节。1 品种选用冬春两季种植 ,结球品种、半结球品种、散叶品种均无大碍 ;夏秋高温季节必须选用耐高温不抽薹的半结球品种 ,结球品种遇高温心叶容易腐…  相似文献   

13.
甘蓝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目前镇江市大多数甘蓝都由外地市场调入,尤其是春甘蓝,本地虽有部分菜农种植,但由于品种老化,育苗时间掌握不当,导致春甘蓝易抽薹,品质差,产量低,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严重挫伤,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此,本所于2005年引进了5个春甘蓝品种,与常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本地区早春种植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品种选择 选择抗寒耐热,耐弱光高温,坐果率高,前期产量高,早熟性强的品种。如晋宝3号、东方红冠、佳粉1号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砖墙外贴苯板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试验实践。结果表明,该日光温室坚固耐用,保温性好,可使秋、冬、春茬番茄的采收提早1个月,采收期增加1个月,建议经济条件允许的北方地区采用该温室。  相似文献   

16.
漫谈塑料棚     
塑料棚是一种最简易的栽培设施 ,它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并可通过卷膜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塑料棚建造容易 ,使用方便 ,投资较少。在我国北方地区 ,它主要起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 ,但不能进行越冬栽培 ;在南方 ,它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 ,还可更换成遮阳网用于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的设施栽培。1.塑料棚的主要类型从塑料棚的结构和使用材料上看 ,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中、小拱棚。中、小拱棚应用最广泛 ,主要参数为 :跨度在1.5m~4m,高度为0…  相似文献   

17.
早花是油菜在冬前或越冬期间抽薹开花的现象。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如果播种过早,遇上秋冬气温高,会出现早薹早花;此外,缺肥、土壤干燥、苗床播量过大、苗龄过长、移栽质量差等使营养生长不良,迫使油菜及早转入生殖生长,也会引起早花。根据品种特性,适期播种,加...  相似文献   

18.
东单1331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以自选系XC2327为母本、自选系XB16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并于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耐密植、产量高等特点。阐述东单1331在东华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春玉米区的推广种植模式,旨在提高其推广效果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不同生育期耐盐评价指标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水平盐分处理的桶栽实验,利用Mass-Hoffman耐盐函数对向日葵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花盘直径进行了盐分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生育指标和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向日葵各生育期最优的耐盐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株高相对增长量最适合作为向日葵苗期和蕾期的耐盐评价指标,而花盘直径相对生长量在花期和成熟期比株高、叶面积的相对生长量更适合作为向日葵的耐盐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冬春干旱是云南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云南冬春干旱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减灾防灾提供依据。利用云南120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月降水量计算11月至翌年4月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值,分析各站点50 a间不同程度干旱的频率和站次比,采用EOF、REOF、M-K方法分析云南冬春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滇中是云南冬春干旱的主要发生区域,滇西北的冬春干旱频率相对较小;中旱和重旱是云南冬春干旱的主要类型,其影响范围呈缓慢增加的趋势;轻旱和特旱影响范围较小且呈减小的趋势;云南冬春干旱具有一致的特征,滇中是主要的干旱中心,滇东南和滇西北的冬春干旱互为旱涝反向对应的结构;可把云南分为滇中、滇东南、滇西北3个冬春干旱区,滇中和滇西北冬春季有向多雨转变的趋势,尤以滇中多雨趋势较为显著,滇东南冬春季则有向少雨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