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高传统桃酥制品的钙含量及蛋白质利用率,在传统配方基础上添加黑豆渣粉、紫薯粉,通过正交设计确定高钙紫薯桃酥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紫薯粉与面粉形成预拌粉(比例为20∶80),其他成分的添加量分别为绵白糖45%、豆油40%、黑豆渣粉25%、复配膨松剂(小苏打和泡打粉比例1∶2)1.7%。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桃酥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筋粉、马铃薯、白砂糖和猪油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一种新型桃酥。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马铃薯桃酥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低筋粉与马铃薯泥的最佳比例为8:2、白砂糖为面粉含量的30%及猪油为面粉含量的40%。制作的马铃薯桃酥裂凹处淡黄色、表面为深麦黄色,底面为麦黄色,均匀一致,松酥适口,不油腻,有均匀的蜂窝状空隙。  相似文献   

3.
以紫薯和燕麦为原料研制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紫薯汁与燕麦浆质量比6∶4、柠檬酸用量0.015%、白砂糖用量5%;最优稳定剂蔗糖酯0.15%+明胶0.20%+CMC-Na 0.15%。此条件下复合饮料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紫薯和花生为主料,绵白糖、柠檬酸及稳定剂CMC-Na为辅料,研制一种高蛋白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得到最佳配方为紫薯浆和花生浆质量比6∶4、绵白糖6%、柠檬酸0.1%、稳定剂CMC-Na 0.02%。按照此配方制得的饮品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亢晓  孙翠霞  李颖 《农业机械》2012,(12):95-98
在面粉中加入花生蛋白粉、花生油、绵白糖和碳酸氢铵等制作桃酥,以感官评定和TPA分析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花生蛋白桃酥的最优配方参数为:花生油添加量30%、绵白糖添加量35%、花生蛋白粉添加量15%和碳酸氢铵添加量2.3%。用这种配方制成的桃酥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风味,油与糖的含量低于传统的桃酥,是一种新型的焙烤食品。  相似文献   

6.
陈梅香  魏俊杰  陈萍 《农业机械》2011,(32):109-11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颜色鲜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紫薯保健酸奶。通过对紫薯保健酸奶的加工工艺及操作条件进行试验,得出其最优配方:紫薯用量10%,菌种采用双歧杆菌,接种量为3%,最佳复配稳定剂添加量为CMC:海藻酸钠=0.1%:0.1%,并且由正交试验确定了产品的配方。根据结果表明,紫薯酸奶生产工艺切实可行,并且口感纯正,风味独特,是一种对人体有营养价值的保健型酸奶。  相似文献   

7.
首先研究了琼脂2%、卡拉胶2%、琼脂1%+卡拉胶1%共3种胶凝剂及45、50和55 ℃不同干燥温度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紫薯浆、胶凝剂、白砂糖及柠檬酸用量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琼脂和1%卡拉胶混合使用是制作紫薯软糖较好的胶凝剂;温度50 ℃,干燥时间16~20 h为制作紫薯软糖较好的干燥条件;各因素对紫薯软糖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紫薯浆>白砂糖>胶凝剂>柠檬酸;紫薯软糖加工的较优配方为紫薯浆210 g,白砂糖70 g,凝胶剂2.0%,柠檬酸0.4 g。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汁、胡萝卜汁、姜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配方为番茄汁40%、胡萝卜汁30%、姜汁8%、蔗糖8%.由此配方得到的饮料风味柔和,酸甜适中,汁液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紫薯全粉为辅料制作营养保健面条。通过正交试验对紫薯全粉面条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紫薯全粉添加量30%、水添加量37%、盐添加量3%、和面时间15min,此条件下生产的紫薯全粉面条断条率低、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10.
紫薯全粉广泛用作食品加工的原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紫薯全粉预处理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紫薯全粉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钙浓度60μg/mg、预煮温度70℃、预煮时间12 min、蒸煮时间12 min、乳化剂添加量2.5%,此条件下得到的紫薯全粉颗粒相对较平整完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转化糖浆、花生油、紫薯泥及白砂糖用量对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转化糖浆>花生油>白砂糖>紫薯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薯馅料广式月饼加工的较优配方为枧水1 mL,花生油5.5 mL,糕点用低筋粉21 g,奶粉1 g,紫薯泥57 g,白砂糖4.7 g,小麦淀粉1.3 g,转化糖浆14 g。   相似文献   

12.
对以马铃薯、甘薯、紫薯为原料的共线规模化生产全粉技术和装备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生产技术流程以及各工作环节的工艺、装备特点。可实现多种原料加工一机多用、产品多样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甘薯花生酸性禽乳饮料,以甘薯、花生仁等为原料,探讨花生仁的烘烤条件及乳化稳定剂的选择与复配.并对饮料糖酸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参数。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酶解液50%、花生乳30%、白砂糖8%、脱脂乳粉3%、柠檬酸0.2%;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为1:2)及稳定剂(0.2%CMC—Na、0.1%黄原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5%和0.3%。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甘薯收获机薯土分离机构的最佳设计及运动参数,基于对4GS-1500型链杆式升运器薯土分离机构损伤机理的研究及薯土混合物料和链杆式升运器的运动特点,将薯土混合物视为颗粒流,利用离散单元软件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进行仿真分析,从其损伤机理出发,以甘薯与机具碰撞所受法向力、碰撞次数及工作效率作为指标,分析甘薯在不同条件下的损伤程度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链杆线速度与工作效率及甘薯损伤率不成线性关系,线速度为2.1m/s时工作效率较高,且损伤程度较低;杆直径为16mm、链杆间距为75mm时,甘薯碰撞受力较小,薯土分离效果良好;添加对链杆升运器倾斜角度的多水平仿真分析,并得到倾角在24°时伤薯状况较好。仿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了利用EDEM对薯土分离机构进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为今后甘薯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模拟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甘薯移栽水平,解决现有移栽机结构单一、缺少浇水部件的难题,研制了一款集精细化旋耕整地、起垄、移栽及浇水等功能为一体的甘薯裸苗复式移栽机。介绍了甘薯裸苗复式移栽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栽植频率为每行每人40株,漏栽率1.51%,栽植深度合格率93.1%,栽植株距合格率92.4%,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高品质的核桃油,利用新疆“新新2”品种核桃进行核桃破壳、壳仁分离和低温螺旋冷榨工艺中试试验。对比研究了物料粒度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低温螺旋冷榨机压榨的主要工艺参数(出饼口直径和榨轴转速)对核桃油饼粕残油率和压榨效率的影响,得出核桃油冷榨关键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核桃仁粒径10 mm、压榨温度35 ℃、入榨水分8%、榨轴转速60 r/min及出饼口直径6 mm,在此工艺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可达40%。将冷榨装置与核桃破壳及壳仁分离生产线进行集成配套,形成低温冷榨核桃油生产线,为冷榨核桃油工业化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板栗粉和小麦粉为原料,加入木糖醇,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低糖型板栗饼干.选取板栗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黄油添加量及焙烤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板栗粉添加量40%、木糖醇添加量25%、黄油添加量45%、焙烤时间14 min.低糖型板栗饼干口感清甜,酥而不焦,营养健康,老少...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款可实现甘薯施肥、起垄、镇压和收获作业的起垄收获多功能机,并阐述了整机和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在粘重土壤区试验考核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顺畅,起垄主要指标为:土垄垄形一致性为97%,土壤容重变化率为27%,邻接垄垄距合格率为90%;收获主要指标为:明薯率为97%,漏挖率为0.3%,伤薯率为1%,破皮率为1.5%。  相似文献   

19.
甘薯机械化移栽是目前甘薯机械化种植的薄弱环节,由于薯苗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茎秆弯曲及群体纠缠等物理特性,移栽过程中的分苗取苗技术已成为制约甘薯自动移栽机设计和发展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阐述国内外甘薯分苗取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投入使用的甘薯自动移栽机进行比较,得出现有甘薯自动移栽机存在人工参与度过高、甘薯分苗专用装置少和地区差异大等问题。提出设立甘薯标准化育苗剪苗规范、细化移栽过程,加强视觉识别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发展建议,为甘薯机械化移栽分苗取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