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森林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环境中,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森林自然景观资源,融合人文、地理、社会景观等开展的旅游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游乐、休憩、疗养,以及目前流行的森林浴、动植物观赏、越野、登山、攀岩、探险、漂流、生存锻炼.因此森林旅游就是根据景观生态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布的原理、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景观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和景观多重价值原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合理布局景观结构,发展具有知识性、参与性、审美性、情趣性的森林旅游业,从而把发展林业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剑敏  龚倾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9-1805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与此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适游期、旅游区位条件等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青山湖湿地景观保护与开发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表明,青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了河流,水库,沼泽和以池杉林为主的水上森林,具有功能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景观特异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征,当前青山湖湿地景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规划和建设青山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如招引水鸟区,水上森林区和湿地植物专类园等。可以较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景观多样性和特殊性,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68-21871
主要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入手,针对上思县现有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挖掘与筛选,筛选出旅游单体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强调通过资源普查、挖掘与分析,正确了解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与利用,提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可有利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动态,并对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综合评述。广义的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根据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表达形式及评价目的可大体分为经济评价和质量评价。其中,经济评价体现了森林旅游资源的经济属性,而质量评价则综合体现了森林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全面、系统的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必要基础,包括基本情况调查和景观资源调查。制定评分标准和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环节,一般涉及森林旅游景观资源和开发建设条件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吴丽华  廖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41-3242,3248
景观资源的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传统的森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仅研究人对森林景观的视觉感知,忽视人的听觉感知。实际上,缺少任何感知,其美学意境都不完整。该研究针对森林"声景观"被严重忽视的情况,以三爪仑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声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将声景资源分成水声景、雨声景、鸟语声景、叶声景、虫鸣声景和风声景6个大类,并界定森林公园各类声景观的定义、内涵和规律,为更全面地开发、利用和管理森林景观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旅游资源是指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与旅游功能,并能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1].为了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贵州省森林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有必要对现有森林旅游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和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决策.其中,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是现阶段亟待进行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对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诸葛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与不足,为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切合高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人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潮流,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森林区以其所具有的特殊的环境资源成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坚实基础。本文阐述了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意义,希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的创意,达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高效益的目的。一、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1.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作用,并对现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四大类型,合理地把它们应用到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使其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汇,充分人文景观的作用,对于优美景观的创造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赵亚敏  李荫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51-6752,6755
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三大流派之一,它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私家园林空间布局的研究,对分景、曲折之致和借景3种布局理景手法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典型实例论证了3种手法的深刻内涵和应用技巧,以期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14.
园林景观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最具艺术性的工程,该文总结了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综合复杂、管理协调效率低、工期控制性差、工程变更频繁、效果难尽人意等难点,并提出施工技术预见、动员全员创新、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全方位监控、改进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北京朝来森林公园规划及部分景点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朝来森林公园的造园宗旨是:以植树、种草为主,突出植物景观,紧密结合保护和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全园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文化娱乐区、花卉观赏区、天使乐园及安静休息区等 4个景区。东西大门、广场及建筑景点的设计,力求突出森林公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国敏  陶瑞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63-13465
解读了盆景与园林同源相生的涵义,认为盆景是把园林景观结合起来的艺术产物,园林是盆景的模本,而盆景又是园林的小样。探讨了盆景与园林的美学思想,解析了盆景和园林的形式美原则,并从主题与立意,布局与构图,变化与统一,主次与均衡,点题与题咏方面,总结了盆景与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水景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一些居住区的水景设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点状空间的水景、线状空间的水景、面状空间的水景在居住区中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区的"楚风小区"、"常青花园"两个居住区的水景设计作出了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为风景园林设计、人工造景、再现自然、开发更多的风景资源,作者对花岗岩、流纹岩、石英砂岩、红色砂岩、石灰岩等不同岩类自然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它们在风景园林景观特征方面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黎森 《广西农学报》2013,28(3):35-40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国家标准,对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将其与广西区内同类型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I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风景区景观结构与旅游价值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未利用地比为人类活动强度指标,对研究区域中的5个景区的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强度对景观格局和结构指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变小,景观破碎度加大,人工干预较大的景观类型如居民用地、农田的分离度变小,自然或半自然的未利用地和林地的分离度变大。景观结构指标可以用来描述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风景区的景观多样性高于一些经济更发达地区,低于一些农业与湿地景观。风景区的旅游价值越高的景区,景观多样性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